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项目费用管理

4.项目费用管理

第四篇费用估算与控制1 工作程序和职责1.1费用估算与控制的基本程序1.1.1费用控制的基础。

费用控制的基础是项目的估算。

开口价合同项目的估算分为报价估算、初期控制估算、批准的控制估算、首次核定估算和二次核定估算五级估算;固定价合同项目不需要编制初期控制估算。

1.1.2报价估算。

合同谈判阶段编制报价估算。

1.1.3初期控制估算。

合同签订后,合同价款及合同范围都已确定,承包商编制用于控制工艺设计价段费用的初期控制估算。

1.1.4一版控制估算。

工艺设计完成后,以初期控制估算和当时的用户变更为基础,编制一版控制估算。

1.1.5首次核定估算。

在基础设计完成后,应编制首次核定估算,用于核定项目费用是否突破控制估算。

对于开口价合同项目来说,首次核定估算也是详细设计控制投资的基础。

1.1.6二次核定估算。

在详细设计完成后,根据已经出版的施工图编制二次核定估算,再次核对项目费用是否突破控制估算,同时对工程竣工的费用作出全面的预测。

二次核定估算可以作为工程结算的基础。

1.1.7设计采购投资控制。

在设计和采购过程中,按照限额设计和限额采购要求,将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在控制估算之内,将采购费用控制在核定的限额采购费用之内。

1.1.8施工费用控制。

首次核定估算后,进行施工分包的招标工作,编制标底。

根据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合适的中标单位。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分包合同进行严格的施工费用控制。

1.1.9工程价款结算。

工程中交后,应进行工程结算。

总承包公司与分承包商进行工程价款结算,同时按照规定调整分包合同价款。

1.1.10费用汇总分析。

在工程完全竣工后,编制竣工决算,对整个项目所完成的全部费用进行汇总分析,协助业主办理固定资产移交事宜。

1.2费用估算与控制的工作要点1.2.1建立费用估算与控制流程。

控制流程贯穿于项目全过程。

要加大对项目全过程特别是对项目费用影响较大的设计和采购阶段费用控制的力度,推行限额设计和限额采购。

1.2.2建立数据共享的集成工作平台。

建立健全完整的设备材料价格库、工程量库和定额库等数据库支持系统。

1.2.3建立集成化和费用估算与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控制系统。

对项目费用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控制。

1.3费用估算与控制工作职责1.3.1组织领导固定价总承包合同项目的费用估算与控制工作由总承包方负责实施。

业主项目管理部的工程财务管理组负责组织项目估算、工程概算的审查确认工作,对总承包商的费用控制计划和费用控制进行监督管理。

1.3.2费用估算师职责(1)由工程造价部门派出人选组成估算小组,在估算师的领导下工作。

(2)负责进行项目费用风险分析,为风险预备费的估算提供信息和资料,并确定未可预见费。

(3)总承包商负责提供估算资料,供方案比较.商务评价以及招投标使用,并负责对其所编制的估算进行解释。

(4)配合费用控制人员编制业主变更和项目变更的费用估算。

(5)量和工程费用变化的数据,需要时编制最新估算。

(6)按照数据库建库的要求,收集整理已竣工的工程项目的结算和实际建设费用的资料,丰富和充实现有的数据库。

1.3.3费用控制工程师职责(1)根据合同范围,协助项目经理确定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并将批准的控制估算按WBS进行分解,经批准后作为各项费用控制的基准。

(2)编制项目费用控制计划,经项目控制经理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后发表。

(3)根据合同要求,建立项目费用控制程序,规定项目的费用申请、变更和报告的审批层次以及时间要求。

(4)负责编制业主变更和项目变更的费用估算并汇总。

(5)负责设计、采购、施工阶段的费用控制工作,负责请购单、变更、签证以及分包合同费用的确定。

(6)定期编制项目的用款计划、工程款支付计划和各种费用报告,与计划工程师共同绘制赢得值曲线,同时应用赢得值评估原理对费用偏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7)对施工进度款支付进行审核。

2 工程项目费用构成2.1设备材料费用(D)包括设备费.散装材料费.直接相关费用和采购分包合同费用。

2.1.1设备费(D1)。

分为国内采购的设备.国外采购的设备和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对国内采购的设备,指工业炉.换热器.压力容器.贮罐.机泵和特殊设备等设备原价的统称;对国外采购的设备,指装运港船上交货价(FOB)。

2.1.2散装材料费(D2)。

指混凝土、钢结构、管道、电气设备和材料、仪表和仪表类材料、保温以及油漆材料等材料供应价的统称。

2.1.3直接相关费用(D3)。

对国内采购设备,指运输、途中包装及仓库保管等方面支出的费用;对国内采购的设备和散装材料,指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海关监管手续费、车辆购置附加费;对国内采购的材料,指包装费、运输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

2.1.4采购分包合同费用(D4)。

指总承包方委托分包商承办的那一部分项目实施工作的费用。

2.2施工费用(S)2.2.1施工人工费(S1)。

指完成设计图纸中的建筑、安装工程发生的施工人工费用。

2.2.2施工辅助费(S2)。

指完成设计图纸中的建筑、安装工程发生的施工辅助材料和机械台班费用。

2.2.3施工相关费(S3)。

我国国内项目,按建设部有关建筑、安装取费的规定应包括的费用;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

2.2.4施工分包费(S4)。

指将一完整的施工项目分包给分包商的费用。

2.3公司费用(H)2.3.1设计费用(H1)。

设计人员工资费用(H11):指项目设计人员的工资和各种津贴。

设计人员非工资费用(H12):指项目设计人员除工资以外的各项开支,如办公费.差旅费等。

2.3.2采购管理费用(H2)。

采购人员工资费用(H21):指承包公司本部和现场项目采购人员的工资及工资性质的津贴。

采购人员非工资费用(H22):指承包公司本部和现场项目采购人员除工资级以外的各项开支,如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等。

2.3.3本部管理费用(H3)。

本部管理人员工资费用(H31):指承包公司本部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组主要成员.项目经理和控制人员以及项目采购.施工和开车等工作人员)的工资及各种津贴。

同时包括承包公司本部为本项目管理所分摊的费用。

本部管理人员非工资费用(H32):指承包公司本部项目管理人员除工资费用以外的各项开支。

2.3.4现场管理费用(H4)。

现场管理人员工资费用(H41):指承包公司现场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工资性质的津贴。

现场管理人员非工资费用(H42):指承包公司现场项目管理人员除工资级以外的各项开支,如办公费.差旅费等。

现场管理相关费用(H43):如现场临时设施费,营地费等。

2.4开车服务费(T)。

包括现场开车人员工资费用(T1),开车人员非工资费用(T2)。

2.5其它费用(O)。

指应列入项目费用估算的与项目有关的其它费用,如代理及专利费.工程保险费等。

2.6费用编码在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系统中,所有项目的费用都有编码,便于统一记账.汇总.分析.预测和控制,费用的编码与项目WBS编码是一致的。

3 费用估算3.1费用估算的划分3.1.1开口价合同项目按以下顺序编制:(1)报价估算(2)初期控制估算(3)批准控制估算(4)首次核定估算(5)二次核定估算。

3.1.2固定价合同项目按以下顺序编制:(1)报价估算(2)批准控制估算(3)首次核定估算(4)二次核定估算。

3.2报价估算报价估算是在项目投标报价阶段根据工程项目的询价要求,在确定的服务范围和深度条件下估算项目报价的费用文件。

其目的在于确定合理的、能让业主接受的报价,力争在项目投标竞争中取胜并获得预期的利润。

3.3初期控制估算在总承包合同谈判后,承包公司根据合同价款及合同谈判的内容将报价估算进行分解、细化,编制初期控制估算,它是工艺设计的控制估算,也是报价估算的修正。

固定价合同项目的报价估算工作较细,深度较深,已经达到控制工艺设计甚至基础工程设计阶段费用估算的深度,不需要编制初期控制估算。

3.4批准的控制估算在工艺设计结束时编制的一版估算,此估算将作为批准的控制估算,它是基础设计阶段的控制基础。

3.5首次核定估算首次核定估算是核定批准的控制估算和随后发生的变更。

此估算在基础工程设计完成时,以基础工程设计图纸及已知的设备费用初步报价为基础编制。

是详细设计阶段的费用控制基准。

3.6二次核定估算二次核定估算在详细工程设计完成时编制,用于分析和预测项目竣工时的最终费用,并可作为编制工程施工招标标底的基础。

该估算的工程量均根据设计图纸计算,所有设备、材料均取得较准确的市场价格或厂商报价;施工费预备费均根据预算定额及建厂地点的实际情况计算得出。

3.7费用估算的编制3.7.1估算编制程序收集编制估算所需的各种资料:(1)了解建厂地点的交通运输、水源、地质、生活设施等条件;收集整理有关设备、材料价格(国内和国外)和各种从属费用,当地定额或指标以及各种取费标准,工资标准及其他工程费用计算标准等基础资料;其他当地费用规定及文件。

(2)编写《估算编制统一规定》,具体阐明与各专业或分包单位的分工和条件关系。

(3)参加设计方案的讨论研究。

(4)提出合理使用投资的建议,配合设计人员做好设计方案的经济比较工作。

(5)召开估算编制开工会议,通报各有关信息。

(6)根据各专业及各部门估算条件进行估算。

(7)按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逐级汇总并完成整个项目的费用估算。

(8)报有关部门校核、审批,批准后实施。

3.7.2估算审批程序3.7.3估算编制办法(1)分析估算。

分析估算法是一种近似估算,偏差幅最大,工艺设计初期使用。

分析估算法有几种。

常用的规模指数法,是根据已建成的.性质类似的建设项目或生产装置的投资额和生产能力及拟建项目或生产装置的生产能力及公司.行业.国家积累的工程数据.历史资料等估算拟建项目的投资额。

(2)设备系数估算法。

这种方法是以设备费为基础,乘以经验系数来推算项目的建设费用。

该方法以工程项目所发表的工艺文件中得到的已确定的设备表.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数据及工程设计中有关的设计规格说明书和各种费用系数计算,比较简单,所编制的估算偏差幅度比用规模指数法编制的小。

对应的设计阶段为工艺设计发表――基础工程设计初期。

(3)设备详细估算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编制首次核定估算。

在基础工程设计完成时依据发表的基础工程设计文件,根据各专业提出的设备、材料清单和相应的概算指标、概算定额估算单位工程估算、单项工程综合估算和建设项目总估算。

(4)详细估算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编制二次核定估算。

在详细工程设计完成时依据设备及安装材料一览表;各种设备.材料技术规格和说明书;公用工程平衡图;界外设施工艺流程图;总平面布置图等一切详细的工程设计文件以及设备材料订货资料和项目实施中的各种实际费用和财务资料逐项编制,是偏差幅度最小的估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