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检测题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检测题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检测题
一、判断题。

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
2.当小车刚好能运动起来时,拉力的大小相当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
3.在设计实验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要改变的的条件是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
4. 使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和空气流动的方向恰好相反。

()
5. 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

()
6、鞋底上有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
7. 气球喷气产生的力与火箭喷气产生的力是一样的,都叫做反冲力。

()
8. 小车装的重物越多越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小。

()
9、用橡皮筋带动的小车,在地面行驶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
10、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2N。

()
二、填空题。

1、手按在桌子上面,会有一个力阻碍手的运动,这是因为手和桌面之间有()。

2、摩擦力的大小与()、()等因素有关。

3、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量。

4、橡筋被()能产生的力,像这样的力叫弹力。

5、长在树上的苹果成熟后,会落到地面,这是由于水果受到()的缘故。

6、擦黑板时,为了将黑板擦干净,往往用力压黑板擦,这是为了();给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是为了()。

7、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摩擦;而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摩擦。

8、蹦床运动员在比赛时,往往是借助蹦床形变而产生的(),使运动员跳得更高,便于舒展身体做出优美的动作。

9、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约是()牛;0.1牛顿大约是()千克的物体受到的力。

10、重力是由于()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的。

重力的方向是()。

11、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

12、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放开气球的气嘴,气球里的气体就会喷出,从而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动小车向前运动。

这个推动小车运动的力叫()。

三、选择题。

1、下面关于橡皮筋的安装方法与小车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速度就越快,行驶的路程也越长。

B、橡皮筋的长度越长,小车行驶的路程就越长。

C、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车轮转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2、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产生的弹力()。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3、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当它们恢复到原来形状后,()就消失了。

A、弹性
B、弹力
C、反弹力
4、下面物体靠反冲力运动的有()和()。

A、喷气式飞机
B、火车
C、汽车
D、鞭炮
5、在同一个平面上,同一个物体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与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相比较()。

A、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要小
B、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要大
C、两者一样大
6、用小车来做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比较实验时,应改变的条件()。

A、拉力
B、车重
C、车轮的运动方式
7、下面物体已经产生弹力的有()。

A、弹簧
B、拉开的弓
C、橡筋
8、用同一气球驱动小车,气球吹得越大,小车先驶的距离越()。

A、长
B、短
9、工人叔叔在搬运重物时,往往在重物下垫几根圆钢管,这是因为()。

A、物体的滚动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B、物体的滚动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C、物体的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10、我们的小车4秒钟行驶了60厘米,如果现在我想让小车3秒钟行驶60厘米,我可以()。

A、加大拉力
B、增大载重量
C、减小拉力
11、下列各种方法能让小车运动速度加快的是()。

A、减小小车的重量
B、增大小车的载重量
C、减小小车的拉力
D、让小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驶
四、连线题。

1、汽车轮胎上绑上防滑链
摩擦力增大了轴承里加润滑油
摩擦力减小了轴承里加滚珠
举重运动员手上擦镁粉
2、
重力坐滑梯时人与滑梯表面接触产生的力
弹力使物体从滑梯上往下滑的力
反冲力橡筋被拉长后产生的力
滚动摩擦力放鞭炮时使鞭炮向上冲的力
滑动摩擦力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本子接触产生的力3、画出小车、小船的运动方。

4.指出弹簧秤的各部分名称。

()
五、分析题。

1.观察自行车,哪些地方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要减小摩擦?用什么方法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2、有时看到地面上有油,人在上面往往站不住或难以行走,这是为什么?
3、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各举两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