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处理技术
采样频率:一钞钟采样的次数。 采样精度:度量声音波形幅度的精度。 声道数: 音频数字传输率:
数据传输率=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
编码算法与音频数据压缩比
数字音频文件格式
WAVE文件格式
文件头
数字化参数
实际波形数据
MP3文件 RA文件
2.4 数字音频处理
Sound Forge的功能
围
声音格式的转换
声音的剪辑
声音的剪辑是指内容的编辑,可以去掉声音 中不需要的声音片段,改变声音的先后顺序, 连接两段声音,把多种声音合成在一起。
确定编辑区域 声音编辑
去除噪声
静音处理
声音的效果处理
淡入
声音的渐强
淡出
声音的渐弱
频率均衡控制 混响
直达声 早期反射声 混响声 数字混响:在指定编辑区域内的声音滞后一小段时间再叠加到原来的 声音上。
第2章 音频处理技术
音频信号(模拟信号)——二进制数据 音频处理
数据采样:把自然声音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
的数字音频。 编辑加工:对声音的剪辑、合成、静音、增加 混响、调整频率等。
2.1 声音的基本特性
声源——声波——人耳——声音 模拟音频信号:用一条连续的曲线表示声波, 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
声音剪辑
音量调整
频率均衡处理 混响/回声/延迟处理
降低噪声处理 声音格式转换 视频文件中的声音编辑 用FM的方法生成声音
合唱处理
动态处理 失真处理
声音的录制与格式转换
质量选择
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质量参数。
语音采用单声道
音乐采用立体声 选择质量较好的声卡和话筒
调整输入信号的强度,不超过录音设备的动态范
2. 声音的心理学特性
音调:美 响度: 音色 掩蔽效应 方位感 空间感
音频信号的质量指标
频带宽度 动态范围 信噪比
SNR=有用信号的平均功率/噪声的平均功率
2.2 数字音频
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
声音的数字化
将连续信号变成离散信号。
采样
量化
编码
PCM编码:脉冲编码调制源自1. 声音的物理特性(1)
频率:一秒内声源振动的次数。
16~20Hz
次声带 音频信号
300Hz
语音信号
3~5kHz
18~20kHz
超声带
声压(P):叠加上的压强。“听阈” 声强:瓦/米2
1. 声音的物理特性(2)
分贝:表示声压或声强的变化程度。 Lp=20lgP/P0 (P0=2*10-4ubar) LI=20lgI/I0 (I0=10-12W/m2) 动态范围:最大声压级和最小声压级产差值。 频谱:简谐振动的振幅按频率排列的图形。
合唱效果 声音的混合
采样:每隔一定的时间测量一次声音信号的幅值。 量化:将采样信号转换成时间离散、幅度离散的数字
信号。 编码:将量化后的信号转换成一个二进制码组输出。
均匀量化
采用相等的量化间隔对采样得到的信号作量化。
分均匀量化
大的输入信号采用大的量化间隔,小的输入信号
采用小的量化间隔。
数字音频的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