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理论
▪领导人 ▪联络人
▪传播者 ▪发言人
▪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2、管理者的技能 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需具备三类技能,即: 1、技术技能 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 这三种技能在不同的管理层次中分别处于不同比例关系。
第二节 管理学派
一、传统管理流派 依据哈罗德▪孔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 的介绍,可将当时的诸多管理理论归结为11个流派, 分别介绍。 (一)管理过程学派(经营管理或管理职能学派)
二、新兴管理学派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学派
1、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指通过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 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人性的、有机的、扁平化的组织。 2、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愿景;
(2)组织由多个创造性团队组成;
(3)善于学习; (4)“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
(5)自主管理;
经理职务的类型
联系人 政治经理 企业家 内当家 实时经理 协调经理 专家经理 新经理Fra bibliotek关键的角色
联络者、挂名首脑 发言人、谈判者 企业家、谈判者 资源分配者 故障排除者 领导者 信息接受者、发言人 联络者、信息接受者
该学派提出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的10个要点,即: (1)与下属共享信息; (2)自觉地克服工作中的表面性;
(3)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由两三个人分担经理职务;
(4)尽可能地利用各种职责为组织目标服务; (5)摆脱非必要的工作,腾出时间规划未来; (6)以适应于当时具体情况的角色为重点; (7)即要掌握具体情节,又要有全局观点;
(8)充分认识自己在组织中的影响;
(9)处理好各种对组织施加影响的力量的关系; (10)利用管理科学家的知识和才能。
(七)系统学派
该学派以一般系统理论为依据,系统地阐述了系统观 念、系统分析、系统管理三者的关系,分析了组织和管理 的系统模型以及系统管理中的各项管理职能(计划、组织、 控制、信息联系)。系统管理理论中许多内容,有助于自 动化、控制论、管理信息系统、权变理论等的发展。
(八)决策理论学派 该学派以赫伯特▪西蒙和詹姆斯▪马奇为代表。他们认为, 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所以管理理论应围绕决策这个核 心来建立。 该学派详细分析了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和决策过程的 4个阶段,计划和审查对决策的影响,强调信息联系在决 策过程中的作用.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信息联系.关于决策的 准则,以“令人满意”代替“最优话”;提出了“目标— —手段分析法”等决策技术以及利用计算机的“通用问题 解算机”等决策辅助工具,提高了决策质量并为了人工智 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现代企业理论》 讲义
肖东生 教授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1章 管理与管理学派
1. 管理涵义及功能 2. 管理学派
一、 管理的概念
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 2、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 标的过程。(孔茨/韦里克) 3、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 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 4、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5、管理是通过其他人的工作达到组织的目标。 6、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7、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彼得▪德鲁克) 8、管理就是决策。(赫伯特▪西蒙) 9、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有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从 而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 10、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1964)
重点
时间跨度 面临危机程度 对组织冲击
个人工作团队
长期
高
大
个人
短期
低
小
(2)彼得▪圣吉五项修炼模型 ▪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改变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
(二)人际关系学派 该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 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研究就必须围绕人际 关系这一核心来进行。这一学派把有关社会科学原有 的或新近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于研究人与人之 间和人群内部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品性动态到文化 关系,无所不涉及。
(三)群体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有库尔特▪卢因(《解决社会冲突》),皮 尔卡尼(“规范分析”)和哈罗德▪莱维特(“团体内凝 力分析”)等。 该学派关心的主要是群体中人的行为,以社会学、 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着重研究各种群体行为方 式,研究政府机构或其他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 的体系。
第三种观点(列夫· 埃文森Liof Edvinson):认为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 和结构资本的耦合。结构资本是将人力资本所创造的智力资本转化为集体 拥有的财富。
(十一)经理角色学派 以对经理所担任的角色作为分析的中心来考虑经理的职 务和工作,以求提高管理效率,所以称为经理角色学派。 经理工作具有6个特点(工作量大、步调紧张、活动短 暂、多样而琐碎、把实际的活动放在优先地位、爱用口头交 谈方式、重视同外部和下属的信息联系、权利和责任相结 合),而环境、职务、个人和情境四类因素影响经理职务及 其领导效力,经理角色与经理职务的类型具有一定关系:
(九)数理学派或“管理科学”学派 该学派的主要方法就是模型,借助于模型可以把 它的基本关系和选定目标表示出来。 该学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观察和分析、 确定问题、建立系统模型、从模型得出解决方案、对 方案进行验证、建立对解决方案的控制和将方案付诸 实施)及其应用的科学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法、库存 控制模型、决策模型、关键路线法、线性规划、马尔 可夫分析、排队论和对策论等)。
(五)社会协作学派(社会系统学派) 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切斯特▪巴纳德。该学派以社会 学的观点来看待管理,把企业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 看成是一种协作的社会系统,把有组织的企业看成是 一个受文化环境的压力和冲突支配的社会有机体。在 另一些方面,如对职权的制度基础的认识,对非正式 组织的影响的认识,以及对“组织黏合剂”的一些社 会因素的认识,对管理理论都有贡献。 巴纳德的关于激励的经济性思想(牺牲诱因 组 织存续和发展)和组织理论,对管理学的发展具有一 定影响作用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 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一表述包含五点内 容:
①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③协调产生于社会组织之中; ④协调的中心是人; ⑤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
二、 管理的职能
1、古典提法 1、法约尔的观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控制 2、古利克的提法:计划、组织、人事、指挥、 协调、报告、预算 2、目前提法 计划、组织、领导、沟通、激励、控制、创新
(三)企业再造理论学派 所谓企业再造是指“根本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作业流程, 以便在现今衡量表现的关键上,如成本、品质、服务和速 度等获得戏剧性的改善”。该定义包含4个要素,即:根本、 彻底、戏剧性、流程。 企业再造的指导思想是:顾客至上,人本管理,彻底改 造。 实施企业再造的步骤有4: (1)构筑再造队伍; (2)认识并分析现有流程; (3)进行流程再设计; (4)实施运转。
(四)经验(案例)学派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鲁克、欧内斯▪戴尔和艾 尔弗雷德▪斯隆。
该学派通过分析经验(常常是案例)来研究管理,依 据是,管理学者和实际管理工作者通过研究多种多样成功和 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解管理理论问题,自然地学会有效 地进行管理。
他们认为,管理是对人进行管理的技巧,是一个特殊 的独立的活动和知识领域,要求一些特殊的技能,如作出有 效的决策,有效地进行信息联系,正确运用控制与衡量,正 确运用分析工具:在组织结构上,提出“职能制结构”, “矩阵结构”,“联邦分权制结构”,“模拟分权制结构” 和“系统结构”等理论,斯隆更是“事业部制”的首创人之 一。
创始人为法约尔,主要代表人有孔茨等,该学派的主要理论有: 1、管理是一个过程; 2、可以从管理经验中总结出一些基本道理或规律,形成管理原理 ; 3、围绕管理基本原理进行研究,确定其实际效用,并扩大适用范围; 4、管理是一种可以依靠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技能; 5、尽管管理人员的环境和任务受到文化、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影响,但 管理理论并不需要把所有知识都包括进来才能起到一种科学基础或理论基 础的作用。
(六)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该学派从系统观点出发,首先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煤矿 从手工到机械采煤的技术变化所引起的技术入手,提出了必 须把企业的社会系统同技术系统紧密结合起来,同意考虑。 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煤作业组织研究(手工采煤条件下的作 业组织 长壁采煤法条件下的作业组织),社会——技术系 统之间的关系及管理等级制度;社会——技术与该系统所出 环境的因果结构。他们对整个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组织,以及 企业同环境的相互关系,“边界事件”、“边界管理”和 “因果结构“等都作了详细分析。
(十)权变理论学派 认为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以环 境为自变数,管理为因变数的函数关系,管理的方式和技 术要随企业内外环境而改变。 权变理论: 在组织结构方面的观点,主要有伍德沃德分类法、皮 尤和希克森分类法、劳伦斯和洛希分类法等; 在领导方式方面的观点有:菲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 雷定的三因素领导效率模型、豪斯的目标——途径领导理 论,坦南鲍姆的领导方式连续统一理论以及卡曼的领导生 命周期理论和唐纳利的领导模型等。
(四)智力资本理论学派 1、智力资本的基本内涵
第一种观点(布鲁尔):“智力资本是使公司得以运作的所有无形资 产的总称”,包括:(1)市场资产,包含品牌、客户及他们的信任、销 售渠道、专利专营合同协议等。(2)知识产权资产,包括技能、商业秘 密、版权、专利和各种设计专有权以及贸易与服务的商标等。(3)、人 才资产,包括群体技能、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企业管理 技能等。(4)、基础结构资产,指公司的股价和粘合剂,包括企业文化、 管理过程、信息技术系统、网络系统、金融资产关系等。 第二种观点(斯图尔特):智力资本就是“企业里每个人所掌握的、 能带来竞争优势的内容之和,即企业组织可以用来创造财富的集体智慧。” 具体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历本和顾客资本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