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常规管理的技巧

班级常规管理的技巧

班级常规管理的技巧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的教育要想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就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与现代社会美德,就必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才能的培养。

简单说,未来的社会是“三Q”突显的社会,未来的人才应该是“三Q”并举的人才,“三Q”即IQ智商、EQ情商、CQ创造力。

“三Q”的提升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培养起来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为一个现代班主任在管理自己班级的时候,一定要将这一目标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最高追求。

班主任在把握这一主旨后,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营造出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让他们在班级这个小集体当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所有才能。

思路决定出路,鉴于以上原因,我认为一个现代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班主任应该是班级管理中的“首席”而不是的“终结者”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班主这一身份是多重身份的组合,从行政角度而言,班主任是学校任命的管理者;从社会学角度而言,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一名成员;从教师这个角度而言班主任又是一个教育者。

多重的身份就有多重的任务,作为一个班主任只有将这三重身份的任务完美的结合起来,才是一位合格的优秀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智慧的班主任。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三者的完美组合呢?这是一个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问题,不同的定位其产生的教育效果是迥异的。

王晓春老师,借鉴心理学的“角色”理论将班主任分成九类,即班妈型、班官型、鼓动家型、领袖型、导师型、科学家型、“维持会长”型、“寨主”型、“书生型”。

王老师对这九种班主任都做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

下面我将王老师的分析作一简要汇总。

班妈型,一切都围绕“爱”来推动,缺乏“教育科学”的理论指导;班官型,靠监督、检查、评比、等管理方式来工作,自己是学生的“上级”,缺点是管理压倒一切,管理代替教育,没有深入学生的灵魂,教育效果是表面的。

这样的班主任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白班主任不是“管理人的人”。

鼓动家型,靠“煽情”来工作,他们有个人魅力、知识和才能,他们给自己定位做学生喜欢与钦佩的人。

但要注意提高工作科学性,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领袖型班主任,导师型,主要靠思想影响与人格魅力开展工作,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学生的人生指导者。

缺点是容易导致迷信、封闭,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科学家型,靠科学来开展自己的工作,他们给自己的定位首先是学习者和研究者,其次才是学生的领导者与组织者。

这类班主任热心而少干预,指导而少控制,而且富有智慧。

但不一定符合低年级学生。

至于“维持会长型”、“寨主”型、“书生型”三类班主任是应该杜绝的。

从分析当中我们可看出,的确前五类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都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他们共同之处就是在班级日常事务管理花费的功夫多,在班风、学风建设方面,问题学生以及教学研究方面欠缺。

因为繁琐的班级日常事务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同时较多的插手班级日常事务,就会大大抑制班干部能力的发挥,同时也会打消班集体所有成员积极性与主人翁意识。

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

形象地说,就是当诸葛亮还是李世民的问题。

之所以将科学家型班主任单独拿出,是因为我觉得科学型班主任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类型理想类型,就目前我国的教育实际普及的可能性不大,正如网友老菜鸟所言:“我擦亮眼睛,努力照了照:50%‘班妈’,40%‘班官’,10%‘书生’。

”但科学家型班主任作为班主任成长的理想追求是有积极的意义。

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本来就是亦此亦彼的,既然我们一时无法分清彼此,我们何不暂且就按照亦此亦彼的思维来开展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但不管怎样都要师出有名,于是我想到了现代企业管理当中的一个名词“首席”即CEO。

作为CEO他既有独立开展工作的权限,又要受到董事会与战略决策委员会(各地的称谓不一样)的监督;他既要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又要尽最大可能维护各股东的最大权益。

如果对号入座的话,首席的职责与班主任的职责又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正因为如此我将“首席”这一概念引入了我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开展我的班主任工作。

总之,我个人认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将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为“首席”是既有利于主任工作的开展,又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

也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从繁琐的班级日常管理中解脱出来,去学习、研究,进而更好的管理班级。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过程当中,我模拟CEO领导下的执行班子,组建班级管理机构,班长、副班长相当于总经理与副总经理;生活委员会、学习委员会、体育委员会、文艺委员会、班级团总支,各委员会的第一负责人相当于各部门经理。

经首席批准后各负其职各施其政,各项工作都是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这样我几乎不用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具体事例讲时根据时间来确定)。

大家如果看这我的《班主任真经》就会发现我在班级日常管理方面,是比较轻松的。

只需每个星期看一看各部门给的班内事务反馈表,活动计划执行审批即可,但班级发展的方向与目标由我来确定。

当然这一做法更适合于高年级学生。

二、班级管理多一些文化熏陶,少一些说教;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什么是“水土”?水土即文化。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化矣。

”个人为训,集体为熏。

一个学校能否称得上的优秀,不完全在于学校是否有高大的现代建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在于学校是否有优秀的文化传统。

相对于一人班级而言是否能称的上优秀,其班级文化是至关重要,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风向标。

因此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文化。

关于文化的定义尽管众说纷纭,但其基本内容内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具体到班级文化我想重在指精神财富的创造,因为作为一个班级除学校给配备的教学设备再没有其它任何的物质财富,更何况也用不着班级体成员为这个班级创造什么物质财富,充其量也就是要爱护现有的班级物质财富,但这又属于道德范畴的,应该是精神财富。

就班级的精神财富而言,似乎又可以化分为静态的精神财富与动态的精神财富两大类。

这两大类精神财富是班级全体成员所共享的,是一个不断丰富与发展的动态系统。

这个动态系统能否丰富发展就是一个班级是否具有良好班风的标志,因此作为班主作一定要努力建设自己班级的精神财富。

一个班级从形式结构上的班集体到心理意义上的班集体,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松散,第二阶段是联合,第三阶段即为集体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的过渡当中班主任的教育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形成一个成熟的班集体。

当然这个过程单凭班主任的简单说教是没有太大说服力的,它需要通过一定班级文化建设,进而形成班级价值观。

班级价值观是一个班级的精神、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是班级文化的本质与核心。

同时这种价值观又会潜移默的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为深处影响其终生。

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班级的静态精神财富具体要求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班牌、班规、班歌、标语、班徽、创意墙、值日制度、作业检查制度、班委会组织机制与职责制度等。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班级的动态文化建设,作好动态文化建设需要围绕“五个中心”开展活动。

第一中心即班风、学风的形成情况,开展各种各样的有效活动,促进班风、学风的良性转化。

如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读书经验交流会等。

第二个中心即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如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当然对于传统节日重视不能“坐而论道”,更要身体力行,为此在各传统节日不是简单的放假,而是根据不同的节日进行不同的活动,如我们经常举行“文艺晚会”,各种传统节日的征文大赛。

第三个中心即为对时代精英的缅怀,英雄是时代的创造者,对他们的缅怀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祖国的英雄,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进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

同样每到各种英雄祭奠日我们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祭奠活动。

第四个中心就是对现实生活一些丑恶的现象进行揭露与抵制,每年我们都会配合林业公安局进行禁毒宣传、防艾滋病宣传、反邪教传宣等。

让我们的学生真实体会到这些现象的丑恶本质,正本清源,远离假恶丑。

第五个中心就是弘扬传统美德做新时代的高素质建设者。

这次当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后,我们组织学生观看《爱的奉献》赈灾晚会,并举行了募捐活动。

全校师生捐款将近七万元,我班学生共50共捐1500多元,最得一提的黄伟同学平常舍不得吃,舍不得花捐出了他两个星期卖矿泉水赚来的65元生活费。

总之,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舍得花力气进行班级的文化建设,他的作用不是简单枯燥的说教所能代替的。

三、班级管理要情商智商并举,偏重情商;正如人们所说:“智商高情商高,春风得意;智商高情商低,怀才不遇;智商低情商高,尽占便宜;智商低情商低,这辈子没戏。

”智商的培养在班主任更在各科任教师,因此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培养学生情商。

到培养情商方面我主要围绕三个主题开展工作:第一、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情绪调节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提前,历史上很多成功的人士,他的成功都是源于他的情绪调节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我尝试以下三法:书法调节情绪法,我根据其不同情绪特征令其进行不同书定内容的书法练习。

如自卑者,我让其每天将“自信”二字写一百次,连着写一个星期。

情境再现法,让模仿能力较的学生模仿其失态的情境,让其观看,看后再谈感想。

一位女现学演课本剧《三块钱国币》中的吴太太。

雕刻鸡蛋法,我让那些情绪容易失控同学雕刻鸡蛋,我根据其失控的程度规定在鸡蛋上雕刻小孔的数量。

第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大凡成功的人大多数都是经历挫折最多的人。

面对90后的这一代,抗挫折的能力较弱,因此班主任必须十分重视他们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实践中我经常采用:故事熏陶法,通过名人受挫成功的例子对他们进行教育,用到最多的就是林肯的例子,亲让其反复背诵林肯的成功经历。

活动强化法,东北气候比冷一到冬天经常下雪,为了确保学生的人生安全,我们经常清扫校门马路上的雪,我让学生不带手套,拿石头往起砸被汽车碾压过的雪冰。

当然班主任的带头。

制造事端法,这一方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给其制造事端,让其在真实的假设情境中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例如我和班会成员合伙偷笔记本,假装考试试卷丢失登错分等。

当此必要的时候要征的家长的同意。

冷落法,故意冷落他,提问的时候举手也不提,不举手也不提,叫学生提问绕过他等。

但注意后两法必须有其它的人参与,最好是当事者最要好的朋友,目的是证明班主任的活动目的性,搞不好会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的。

第三、社交能力的培养。

这一能力的培养随意较大,宗旨是想尽一切办法为社交能力弱的同学创造社交的机会,让他们在交往中学会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