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编号:-5
实验编号:9
实验内容:钢尺量距与直线定向
选课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日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测量》实验任务书
实验九:钢尺量距与直线定向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钢尺量距的基本步骤,熟练掌握量距的技术要领与计算方法;
2.掌握用经纬仪直线定线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3.理解直线定向的原理,并理解直线定向的基本方法;
4.本次实验要求距离丈量的容许相对误差[K] = 1/3000。
二、计划与仪器准备
1.实验学时:2学时
2.主要设备:5″级电子经纬仪1台
三角架1副
钢卷尺(30m)1把
花杆3根
测钎4根
记录板1块
三、方法与步骤
(一)平坦地面的(水平)距离丈量
1.在较平坦的地面上选择相距大约80~100m的A、B两点,并用标杆桩定;
2.直线定线(采用经纬仪定线):在AB连线上用经纬仪和标杆进行直线定线,
分别用测钎桩定好AB连线上的各标志点(两点间距离应等于或小于钢卷尺的名义长度30m);
3.钢尺量距主要步骤:
1)后尺手持钢卷尺“0”刻度对准起点A。
前尺手持钢卷尺末端和一组测钎
沿丈量方向前进,到达直线定线时桩定好的第一个标志点,然后将钢卷
尺拉直;
2)前、后尺手同时将钢卷尺适当拉紧(钢尺应没有明显曲垂现象),第三位
组员用目测方式指挥前、后尺手调整钢卷尺的高度直至钢卷尺绷直水平。
后尺手钢尺的“0”刻度应对准A点,前尺手取一根测钎对准钢尺30m
刻度处垂直插入地面(此时,为了避免测量干扰和误测,应将之前直线
定线时桩定的测钎拔出收起);
3)量完第一尺段后,前、后尺手抬尺前进,直至后尺手到达第一根测钎处;
4)重复以上第2点操作步骤,丈量第二个整尺段,依次继续向前丈量。
测
量完一个尺段后,后尺手应收起前尺手桩定的测钎。
最后一段不足整尺
段的数值称为“余长”q
往。
第四位组员负责记录丈量的整尺段数n
往
和
余长q
往
,并及时整理和计算相关数据。
至此,完成“往测”工作;
5)然后以B点作为起点,“返测”回起点A。
“返测”时,采用上述同样的
方法和步骤,重新直线定线和钢尺丈量工作,并将返测的整尺段数n
返
和余长q
返
记入工作手簿。
至此,完成“返测”工作;
6)计算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K,并检验是否超出容许范围。
精度符合要
求时,取往、返观测值的平均值为线段AB的测量结果。
否则,需要重
新测量。
(二)倾斜地面的(水平)距离丈量
1. 在一明显倾斜的地面上选择相距大约60~80m的C、D两点,并用标杆桩定;
2. 直线定线:与平坦地面距离丈量的操作步骤一样;
3. 钢尺量距的主要步骤:与平坦地面的丈量方法基本一致。
但是,由于地面倾
斜,不容易丈量整尺段(本实验为30m)的距离,应根据倾斜的坡度决定每测段丈量的长度。
然后将各测段长度累计,即可得到往、返测的水平距离观测值。
容许相对误差及平均值的计算与平坦地面的处理方法一致。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每组同学共同完成实验报告中的实验项目,观测、记录、计算等环节应轮换
进行。
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还须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基础知识”的内容;
2.实验报告的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不宜涂改。
万一发生书写错误,请用
双实线段将错误之处划去,并在其边上将正确的文字或者数字补上;
3.组长将本组实验报告及组员的“基础知识”收齐后装订成册,统一上交给指
导老师。
五、注意事项
1.在操作之前,组长应召集组员认真学习并理解任务书的要求和实验内容,并
制定具体实验计划;
2.以组为单位领取实验仪器,各组应清点数量、检查仪器(外观和部件)是否
有损坏之处。
一旦签字领取后,借出的仪器将被视为外观及性能均完好;3.归还仪器时,应按照领取时的状况归还实验室。
如发现仪器损坏、丢失,将
会追究相关责任,并可能承担支付相关维修费用或赔偿损失的经济责任;4.三脚架应确保安置稳妥后,才能安置仪器并牢固连接于脚架的承台,防止仪
器摔落;
5.调节各种螺旋应注意力度, 仪器操作时切勿用力过猛,脚螺旋、水平微动
螺旋等均有一定的调节范围,使用时不应超出可调节的范围;
6.选择好测站和待测点的位置,尽量避开人流和车辆的干扰;
7.钢尺量距中,返测是必须重新定线;测钎要插直,测钎数不要记错;每一段
的定线要准确,使钢尺在直线内丈量;
8.丈量距离时,要注意钢尺零点和终点的位置。
以及米、分米的注记,以防读
错;
9.钢尺应注意拉平,拉力应求一致。
遇斜坡或坑洼不平地带,则利用标杆或吊
垂球直接丈量出水平距离。
这时要特别注意将测尺端点准确的投影到地面上;
10.实习区域:土木工程学院院馆附近区域。
六、实验项目
实验九 钢尺量距与直线定向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测区位置: 天气情况:_____ 日期: 年 月 日 测量时间:自 : 测至 :____
前尺手(签名): 后尺手(签名): 记录/计算(签名): 辅助人员(签名):
3. 某钢尺名义长度为30.00m ,检定长度为30.006m ,检定温度t 0=20℃,拉力
P =100N 。
现用该尺丈量某段距离为D AB =325.62m ,丈量时温度t =28℃,拉力P =100N ,二点间高-5
授课班级:________ 组别:第__________组
姓名:学号:______________
基础知识9 钢尺量距与直线定向
1.填空题:
1)钢尺一般量距所使用的丈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直线定线按距离丈量要求的精度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两种方法。
3)精密钢尺量距需要进行三项改正,他们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
1)某钢尺名义长度为30m,尺长改正数为-0.005m。
按标准拉力在20℃气
温下对平坦地面A、B两点进行丈量,丈量值为54.031m,则AB两点间
实际长度为______。
A.54.031m B.54.036m C.54.026m D.54.022m
2)丈量值比实际距离短的情况为_______。
A.钢尺比标准尺长B.钢尺倾斜
C.测量时温度比检定时低D.定线不准
3)用钢尺丈量AB、CD两线段。
AB往返较差为0.02m,平均值为120.356m;
CD往返较差为0.03m,平均值为200.457m,下面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AB丈量精度比CD丈量精度高
B.AB丈量精度比CD丈量精度低
C.AB丈量精度同CD丈量精度相同
D.无法判别哪段距离丈量精度高
3.计算题
已知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30-0.004+1.25×10-5×30×(t-20℃)(m)。
用它往返精密丈量AB连线的距离。
往测改正计算后总长为69.778m,返测丈量数据记录在下表内,试完成表内各项计算,并求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丈量的
改正后AB 往测总长= 69.7781m
(1)返测总长= __________ m; 往返较差= ___________ m;
(2)AB平均长度= __________ m; 相对误差=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