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总则...... ........................ (2)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5)第三章建筑设计 (7)第四章环境景观、灯饰工程与绿化设计 (9)第五章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给排水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燃气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电气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建筑消防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 (19)第十二章建筑节能 (10)第十三章防灾减灾.......................... . (20)第一章总则1.1 项目区位分析荣昌地处重庆市、四川省两地接壤处,是重庆市的西大门,有渝西第一县之称,在重庆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东西对接、双向发展的战略区位优势。
板桥工业园区位于荣昌县城以东,紧邻城区,成渝公路、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穿过园区,交通十分便利。
重庆阿诺玛科技公司厂区位于重庆荣昌县板桥工业园区西东面,成渝主干线高速公路出口旁。
规划总面积21648㎡。
1.2项目现状分析1、交通环境分析荣昌地处川渝结合部,重庆直辖以来,荣昌便成为“渝西门户”。
东邻大足、永川,西接四川隆昌,南邻泸州,北与内江、安岳接壤。
周边有经济发达的重庆主城区、成都大都市,地理区位优越。
县内公路运输发达,形成了“两纵三横”、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网络。
有功能完善的三级车站和二级汽车站各一个,铁路运营站4个,铁路专用线2条,客货运输网络完善。
即将修建的成渝高速铁路将在荣昌设站,届时交通将更加便利。
2、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荣昌作为成渝经济发展规划中的一个区县,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板桥工业园区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首批特色工业园区,是重庆对外开放的窗口,规划通过调整园区用地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突出产业特色,确定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开发控制策略和准则,力求将荣昌板桥工业园区建成重庆市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的示范园区,加速推进重庆城镇化、工业化进程。
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截至09年7月4日,工业园区入驻企业237家,其中建成投产企业178个,是荣昌工业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十一五”期间,园区按照“合理布局产业,聚集产业集群”的原则,重点完善“一区三园”工业体系。
预计到2010年,园区将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12亿元,建成面积8平方公里。
板桥工业园位于重庆市西大门——荣昌城区内,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已建成3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间将规划拓展3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机械加工,生物医药(兽药)、饲料、食品加工、照明灯饰等产业。
3、旅游资源分析荣昌县旅游资源丰富,陶都文化源远流长,安富镇被誉为中国“三大陶都”之一,安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移民文化亮点突出,盘龙镇境内客家方言习俗保存完好,是重庆市最大的客家方言岛;畜牧文化氛围浓厚,具有畜牧资源、人才资源、科技和生产资源优势,是“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古镇文化突出,路孔古镇是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旖旎的水乡风光而闻名的名胜区。
1.3 重庆阿诺玛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及不利条件有利条件:1、用地条件优势园区地势起伏变化不大,用地开阔,局部浅丘经简单开挖即可平整;区内地质状况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有利于各项建设活动。
2、区位优势板桥工业园区地处荣昌全县城的工业经济发展轴上,有地理区位优越。
3、资源优势。
园区基础建设总投资9亿元,一期投资4亿元,已实现了水、电、气、路、排污“七通一平”,架设有供水、供民、供气专线,具日供水5万吨、日供气30万方能力,有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及供电开闭所各一座。
不利条件:1、受工业发展影响,荣丰河水岸空间缺乏可达性,空间开放度不够。
2、河道周边闲置地块缺少合理规划,土地价值未充分利用。
1.4设计依据1、2002年重庆市委、市政府颁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的意见》2、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资料和双方会商意见。
3、《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4、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4.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4.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4.3《多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 (2005年版);4.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4.5《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DBJ50-052-2006;4.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4.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4.9《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4.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房屋建筑部分》;4.11国家和地方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现行设计规范、标准、法规和条例。
1.5设计范围及内容本次设计范围为阿诺玛科技有限公司厂区二期地块,面积约21648㎡1.6 项目设计理念与立意1、该规划用地中心思想是:气变则有形,形变则有生。
按照传统建筑选址的手法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出建筑空间的艺术性、建筑空间的宜居性、建筑生活性的原则。
组织设计建筑空间的逻辑思维秩序,空间远动、空间连续转换,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熔铸了一种建筑艺术的哲学精神.绿色的脊椎:-打造沿河地块绿色长廊景观通道,为提升城市发展带来重大价值。
- 创造与邻近土地利用相关且具备多样的滨水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蓝色的血液:- 蜿蜒优美的荣丰河是荣昌县重要的天然资源。
- 通过现代化的规划和驳岸景观设计提升周边邻里土地价值的潜力。
- 保证荣丰河环境可持续性,及蓝色生态江河血脉的成功开发。
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契机,推进板桥工业园进一步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荣昌县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建设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工业办公区及生活区。
2、方案立意:(1)统筹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并对工业发展用地留有余地,为资源转化为资本创造条件。
(2)生态保护原则。
厂区内规划用地建设应保护生态植被,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保护生态环境。
(3)引导与控制相结合原则。
以强制性指标为规划管理和土地开发提供实施准则,保证开发环境的稳定性和经济开发政策的连续性,以强制性指标为政策导向留有弹性。
(4)用地协调发展原则。
用地布局与板桥工业园区用地协调,在立足长远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近期建设实施。
(5)可操作原则。
规划要为建立土地贮备机制、招标、出让、土地综合开发提供可操作性,为地块的经济价值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技术依据。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2.1场地概述荣昌地处川渝两省交界处,在重庆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东西对接、双向发展的战略区位优势,是规划建设中的成渝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休闲度假胜地、城乡统筹示范区。
阿诺玛科技有限公司地板桥工业区核心区域,有地理区位优越。
基地地势起伏变化不大,用地开阔,区内地质状况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有利于各项建设活动。
交通方便,周边条件成熟,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
2.2总平面布置1、规划目标:在整体规划布局上,完全从职工的视觉、感觉和心理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厂区绿化生态系统贯穿融汇至方寸间,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2、总体布局:●用地分为四大区域,以科研楼为主题,成点线带状分布,西北面为职工居住区,东南面为职工餐饮区和绿色生态展示区。
配套设施安排在居住区与餐饮区之间,便于职工休息活动使用,主要有篮球场和网球场。
●科研楼为点式建筑,使用真空镀膜玻璃,宝石蓝配上深灰色建筑体既明快又稳重,显示出建筑的现代感和时尚感。
设置层高6层。
一层为接待厅和部分产品展厅;二层为精品展示厅;三层和四层分别为销售办公区和行政办公区;五层为科研区,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六层为会议室。
●职工宿舍一共三层,按照8人间配套设施布置,房间面积在30—40㎡。
四周构建亲水景观,以及有层次的植物配置,彼此辉映,为职工提供了一处近距离接触自然的场所;同时,将办公区和居住区将之间自然的分隔开,避免相互干扰,使职工拥有良好的休息场所。
●餐厅与宿舍由一条生态绿化景观带连接。
餐厅共一层,内部分为职工就餐区和包房区。
●绿色生态展示区建筑设计外形如波浪形,前部留有开阔通透空间,设置亲水景观平台,将河道景观相连接。
展厅内将空间分隔为多种绿色生态展示厅。
3、总体布局符合规划、消防、环保、防灾、减灾等要求。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3竖向设计整个场地地势较为平坦,设计中将场地适当挖填,场地内建筑具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并为场地内雨水、污水排放提供了便利条件,场地平整设计后最大高差为2米,道路最大纵坡2%,室外场地的连接方式采用平坡式与台阶式相结合。
2.4交通组织设计原则:“通而不畅,坡度平缓,衔接自然”。
人流主入口的选择:结合道路坡度设置人流车流主入口,对来往的人流有一定程度的引导作用,方便人流进入。
车行入口的选择:采用人车分流,车行直接从城市道路通过坡道进入地下车库,场地内部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使场地内的车行道满足车辆进出和消防扑救的要求。
第三章建筑设计3.1设计构思结合工业发展的趋势,城市交通规划,周边城市景观,合理布置各种使用功能。
同时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和可变性,建筑风格体现多样性,工业建筑风格形式应在充分体现企业文化个性,形成现代工业建筑特色。
3.2平面设计根据基地周边环境及道路状况,以科研楼为中心,建筑沿河道成带状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单体建筑由道路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周边绿化景观结合河道环境布置,与建筑共同形成一个丰富的环境空间。
3.3 空间形式与立面造型1)空间形式:具有明确的现代建筑特点2)组群分布,主次分明,富有节奏感:在路网上采取点线带状构图,把的建筑物布置在路网上,建筑则整齐地列于路网两侧。
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群落建筑,进而以群落建筑为单位组合成建筑组团。
3)讲究色彩的搭配:现代的建筑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色彩与整个厂区的色调相应协调,以深灰色或中性色调为主色调,采用青、灰、褐为主色系,局部楼体线条可采用主色调的复合色,以衬托其楼体线条。
3.4立面造型:主次分明,现代建筑造型根据总体布置、建筑规模、平面形式和使用功能,采用现代简约建筑设计风格,以满足不同方向视觉均较丰富、完整,具有良好的空间轮廓线。
加之建筑体立面错落有致,围合出丰富的空间效果,立面线条及分段处理干净和谐,视觉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