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鸿门宴》课件ppt可用

《鸿门宴》课件ppt可用

制作yu
《史记 项羽本纪》。讲项羽年轻时与叔 父项梁遇见秦始皇的巡游车驾,仪仗万 千威风凛凛,路人纷纷低头避让,唯项 羽抬头,直视圣驾,叔父怕他闹事,拉 他低头。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项 羽道:彼可取而代之。这段记述,主要 是体现项羽年少志高,从小就有霸王之 气。
关于《史记》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 帝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它与宋代司马光编 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全书共一百三十卷,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 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 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 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 个方面的发展状况。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郑板桥评论:
• “《史记》百三十 篇中以《项羽本纪》 为最,而《项羽本 纪》中又以巨鹿之 战、鸿门之宴、垓 下之围为最。”
“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 作者着重写他如何叱咤风云、勇冠三军,摧毁秦 军主力,扭转反秦局势,成为众望所归、天下注 目的英雄。 “鸿门之宴”则是项羽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关键。 他以自己的坦率、磊落、骄矜、粗疏,轻纵了敌 手,以致坐失良机,为自己留下后患。 “垓下之围”写项羽最后败亡,慷慨别姬,勇敢 突围,斩将杀敌,所向披靡,虽无自知之明,但 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怆 悲壮,撼人心弦。
• 刘邦攻下咸阳后,吞并霸上,遣将把守函谷 关,不纳诸侯,欲称关中王.项羽听说后非常 恼火,立即破关直抵新丰鸿门. 鸿门宴也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举行的, 它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这次宴会隐 含杀机,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鸿 门宴”一词今天也成了隐藏杀机的政治谈 判的代名词.
鸿门宴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 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 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 的序幕。 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 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 的性格特点,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 然结局。
鸿 门 宴 之
项 庄 舞 剑
鸿 门 宴 之
樊 哙 闯 帐
鸿 门 宴 之
樊 哙 力 斥
鸿 门 宴 之
沛 公 逃 席
课文解题:
• 《鸿门宴》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陈涉 起义后,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的项梁项羽 叔侄和出身农民又当过亭长的刘邦也先后 起兵反秦.陈涉失败后,项梁等拥立楚怀王 之孙,仍号楚怀王.项,刘同为楚怀王所辖 的主力军.项梁死,刘项分别战于黄河南北. 楚怀王曾与诸将相约,谁先入关,就是关中 王.项羽在巨鹿一带消灭秦军主力,刘邦则 从黄河以南打进函谷关,攻下咸阳.
鸿门宴遗址位于秦兵马俑博物馆
北 2.5 千米的临潼区新丰镇东南的鸿 宴堡村西。公元前 207 年楚汉相争, 著名的历史事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的典故“鸿门宴”就发生在这里。 今在 “鸿门宴” 遗址立有群雕像一组, 设有 “项庄舞剑” 、 “樊哙闯账”、“沛公逃席”、“范曾长叹”等场面。再 现了鸿门宴中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作 者 简 介
司马迁,字子长,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后 人尊称为“史圣”“史学泰斗”。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 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 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 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 长安,作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 方。 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 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他父亲司马谈死后,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开始 动手编《史记》。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
鸿门宴故事
一、无伤告密 三、项伯说情 五、鸿门饮宴 七、樊哙闯帐 九、沛公逃席 二、夜访张良 四、沛公赴 六、项庄舞剑 八、樊哙力斥 十 、诛杀无伤
鸿 门 宴 之
无 伤 告 密
鸿 门 宴 之
夜 访 张 良
鸿 门 宴 之
项 伯 说 情
鸿 门 宴 之
沛 公 赴 宴
鸿 门 宴 之
鸿 门 饮 宴
在“鸿门宴”之后的5年时间里,刘项两大集 团,大战70余次,小战40余次,刘邦屡战屡败。 前205-前203年,楚汉两军在河南荥阳一带决战。 始楚军较强,后因战略错误丧失主动权。前202 年10月,项羽东撤,刘邦率30万军追击。同年 12月,项羽军被围垓下(安徽灵壁)。垓下之战,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见军心涣散,悲唱《垓下歌》, 虞姬抽剑自刎,项羽率800顽兵突围,渡过淮河 被汉兵追上,项羽剩下28人逃到乌江,他自觉无 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刘邦建立汉朝,后衣 锦还乡作《大风歌》。
关于司马迁
背景资料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 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贵族项 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在沛起 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侍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 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 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 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领军队与秦军大战九 次,最后在巨鹿彻底击溃秦军主力,章邯率领20万大军投降。秦丞 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 由于秦国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趁势顺利进入咸阳,秦王子婴 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 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 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刘邦派兵守关,驻军于霸上,想做关中王。 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 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剑拔弩张的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 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这次宴会隐含杀机,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政治 斗争,“鸿门宴”一词今天也成了隐藏杀机的政治谈判的代名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