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
姓名:董帅
学号:311102020109
班级:工业1101
指导老师:段玉玲
时间:2014年7月6日
实验一物流配送中心业务实训
一、实验简介
根据立体仓库的自动存储功能,业务操作员根据库存生成的订货单与到货预报单,配送中心预检员根据到货预报单,订货单核对,预检生成预检单。

预检收货员将预检单交入库验货员验收生成入货单。

业务员根据用户的要货单生成发货单,将发货单交配货发货员。

配货发货员将发货单一联交仓库保管员。

仓库员根据发货单配货出库,配货出货员与仓库员验货,签字。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自动立体仓库的收货与发货的具体过程
(2) 了解电子标签辅助分拣系统的功能与特点,以及摘取式与播种式两种
分拣方式的优缺点。

三、主要的仪器设备
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辊道控制柜、输送链等)、电子标签分拣系统、物流装配线。

四、实验计划与安排
计划学时2学时,每15人一组。

五实验步骤
(1) 业务员根据库存生成订货单与到货预报单
(2) 预检,生成预检单
(3) 入库登帐
(4) 根据要货单生成发货单
(5) 仓库保管员根据发货单,配货出库
(6) 验货,签字
(7) 送货
六、思考题
(1)自动立体仓库收发货同人工相比的优缺点?
答: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要优点:
1、采用高层货架,立体储存,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土
地购置费用。

2、仓库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能大大节省人力,实现“无人化仓
库”,减少劳动力费用支出。

3 、改善工作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收发差错,提高作业效率。

4、采用托盘式货箱储存货物,货物的破损率显著降低;库内容易进行温
度湿度控制,有利于物资的保管。

5、货位集中,便于控制与管理,特别就是利用计算机,不但能实现全部作
业过程的自动控制,而且能进行信息处理,实现库存物品的“先入先出”,
并有利于防止货物与物料的丢失与损坏。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缺点:
1、结构复杂,配套设备多,需要大量的基建与设备投资。

2、高层货架要使用大量的钢材,货架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比较困难,
且施工周期长。

3、控制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整个仓库将处于瘫痪状态,收发作业就会中
断。

4、储存货物的品种受到一定限制,对长大笨重货物必须单独设立储存系
统。

5、对仓库管理与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方能胜任。

(2)针对立体仓库的自动收发货的缺点,如何来改进?
答:1、对仓库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要求较高,须经过专门培训才能胜任。

2、建库前的工艺设计与投产使用中按工艺设计进行作业。

3、必须注意设备的保管保养并与设备提供商保持持久联系。

(3)摘取式与播种式两种分拣方式的优缺点?
答:摘取式分拣方式准确程度较高,一般较少发生货差等差错,并且机动灵活,但就是每人每次只能处理一个订单或一个客户。

播种式分拣方式有利于
车辆的合理调配,合理使用配送路线,便于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发挥规
模效益。

但这种方式难度较大,计划性较强,容易发生错误。

实验二通过型物流中心建模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通过型物流中心内部业务流程。

通过型物流中心就是指进货后不经入库储存直接按店铺分类后出货的物流中心。

生产企业混流生产线与之类似。

(2)通过通过型物流中心的例子来学习利用部件生成器、传送带(直线、分流、弯曲)、部件消灭器、作业员、笼车等来构筑模型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某物流中心每天要分拣处理四种商品。

商品进入物流中心后,卸车,上分拣线,依次通过3个分拣口,按条码分流。

商品进入对应分拣口末端,由人工搬运至暂存容器,完成分拣。

商品信息见表1。

表1
主要使用的建模元素有:部件发生器、直线传送带、右曲传送带、右分流传送带、智能人、笼车、部件消灭器。

试参照图1及教程,创建模型。

图1
三、实验步骤
(1)启动乐龙仿真软件(演示版)。

点击新建按钮,创建一空模型文档。

(2)添加3个直线传送带,并将其连接起来。

两个模型元素移近时会自动
连接。

若不能自动连接,可右击该元素,在右键快捷菜单,选择“与下一设备相连”,然后点击目标元素即可。

(3)依次添加右分流传送带、右曲传送带、直线传送带、智能人、笼车元
素。

按教程或视频演示,调节尺寸位置、连接,如图2所示。

全选,将其组合起来。

使用Ctrl+C/Ctrl+V,复制2份。

按照图1进行连接,构成分拣线。

图2
(4)添加4个部件生成器、1个部件消灭器。

在部件生成器属性窗口中设置名称、生成时间间隔、条码、颜色等项目。

将部件生成器连接到分拣线入口。

分拣线出口连接到部件消灭器。

图3
(5)取消组合,选中右分流传送带,在其属性窗口“分流”页中,分流条件选中“按条码分流”,选中分流条件复选框,见图4、
图4
(6)在时间栏中,时间模式选中“固定时间间隔”,间隔为0、1,点击“设
定”按钮生效。

(7)点击“运行”按钮,运行模型。

四、思考与探索
(1)3个分拣人员工作负荷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如何解决?
通过调整产品发生器的生产时间来平衡人员工作负荷。

(2)目前,我国快递物流分拣基本以人工为主,其推行自动化分拣(本实验模型)主要技术障碍有哪些?
物品种类、地域太多,分拣设备会无法识别。

实验三仓储型物流中心建模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初步掌握RaLC(乐龙)仿真软件建模方法,熟悉部件生成器、传送带、自动立体仓库、装货平台、卸货平台、机器人、托盘、托盘供给器、笼车、部件消灭器等建模元素的功能与特点;
(2)通过对仓储物流中心模型的构筑,加深对托盘上货物的堆码规则及控制方法的了解,并对仓储型物流中心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
仓储型物流中心就是指将进货的商品临时保存在仓库中,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出库的物流中心。

模型描述:从3处投入口进来的4种商品沿传送带流动,在合流点合流的商品在装货中转站由机器人堆放在托盘上,托盘经入库口被送入自动立体仓库。

存储在自动立体仓库中的托盘经出库口出库,在卸货中转站由作业员将商品卸下投放到分流线上去。

(1)入库:商品从不同的投入口投放在传送带上,按事先设定好的规则在合流点合流后传送到下一传送带上,当商品传送到装货平台时,由机器人将商品堆放在托盘上,托盘根据商品的特性经入库口送入到自动立体仓库中的指定位置。

(2)出库:根据需要,将存储在自动立体仓库的托盘商品从立体仓库取出,在卸货平台由智能人将其从托盘上卸下投放到分流传送带上,根据设定的商品分流规则,在分流点选择不同的流向,最后由智能人将传送过来的货物装入笼车内。

其模型如图所示。

图1
三、实验步骤
(1)打开RaLc Pro试用版,新建一模型文件。

(2)单击工具栏上的“自动立体仓库”图标,添加立体仓库元素。

设置立体仓库入库口、出库口。

见图2
图2 立体仓库
(3)添加装货中转站(装货平台)、托盘供给器、机器人元素。

见图3。

图3
(4)添加合流线。

依次添加左合流传送带、右合流传送带、右转传送带,设置尺寸、调整位置,并将其连接起来。

如图4所示。

图4
(5)在合流线各入口添加4个部件生成器元素。

设置产生时间间隔、条码、颜色,并与传送带相连。

(6)检查模型,将未连接的元素连接起来,如机器人与合流线、机器人与装货平台等,然后测试运行。

(7)添加卸货平台、部件消灭器、智能人等元素。

(8)添加分拣线。

建模过程同实验2。

(9)添加自动立体仓库控制器,设置出库间隔,并将其与立体仓库连接起来。

(10)检查模型,测试运行。

四、思考与探索
1、模型中的托盘堆码方式就是否合理?
答:合理。

托盘堆码即将货物码在托盘上,货物在托盘上码放方式可采用自身堆码采用的码放形式,然后用叉车将托盘货一层层堆码起来。

对于一些怕挤压或形状不规则的货物,可将货物装在托盘上。

由于货物堆码时就是有托盘承受货垛的重量,故托盘应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刚度。

2、模型中装货平台与卸货平台布置在立体仓库的同侧,说明其优缺点。

答:优点:便于观察,可以根据装卸货的进度进行作业缺点:装卸货空间变小,不利于装卸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