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4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因和发病机制
神经发育异常的某些证据
进展性的脑结构损害(灰质减少,白质纤维 排列紊乱) 进展性的认知损害 细胞结构异常不伴有胶质细胞增生 儿童期就有认知和社会功能损害 神经系统软体征 过多的冬季出生和产科并发症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因和发病机制
神经影像学异常
大脑皮层灰质的缺失
流行病学
发病年龄一般在15~45岁 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为1%左右(0.5%~1.6%) 年患病率为0.26%~0.45% 中国四省市的流调报道月患病率 0.8%(0.7%~ 1.1%,2009) 估算我国目前有700万~800万精神分裂症患者 占精神残疾人数的70%,是导致精神残疾的最主 要疾病
杏仁核、海马、额叶,颞叶体积的减少
脑室容积增大
1. 2. 3. 4. 5.
Barkataki I, Kumari B, Das M et al. Behav Brain Res 2006(169):239–247 Harrison P. Brain 1999 122:593–624 Lieberman J.Biol Psychiatry.1999;46:729–739 Lieberman J.Biol Psychiatry 2001;49:487–499 Deakin J, J Psychiatr Res 1997;31:277–295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八章 精神分裂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赵靖平
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提纲
概
述
流行病学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和预防
人民卫生出版社
概 述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 常缓慢起病 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智能尚好,有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 功能损害 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 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因和发病机制
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多巴胺(DA)假说
60年代提出,精神分裂症与中枢DA功能亢进有关
修正的DA假说
阳性症状可能与DA功能亢进有关 中枢兴奋药物如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苯丙胺 产生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可以使病情恶化 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均与阻断多巴胺受体关 尸检发现,多巴胺受体密度在尾状核、杏仁核以 及边缘系统等脑区明显增高
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提纲
概
述
流行病学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和预防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因和发病机制
确切病因仍不清楚 是一种脑结构与脑功能存在异常改变的疾病 可能与以下病因有关
遗传易感性
生长发育期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神经发育假说 神经影像学异常
病因和发病机制
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精神分裂症与兴奋性氨基酸
PCP是谷氨酸的非竞争性拮抗剂,可产生类似分裂 症的症状 PCP 主要作用部位是与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NMDA)受体 PCP引起DA释放增加,而皮质纹状体谷氨酸通道则 抑制CA的释放 动物试验表明,PCP所致的精神症状是由于 DA的释 放引起 DA与谷氨酸系统不平衡假说 DA 系统功能强于谷氨酸系统功能,丘脑信息过滤 作用减少,导致阳性症状 反之导致阴性症状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因和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家系与双生子研究
与患者血源关系越近,患病的风险度越高 一级亲属中约10%的发病危险性 双亲患病的子女发病危险性50% 同卵双生子一个患病,另一个50%的发病危险性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因和发病机制
分子遗传学研究
多基因复杂性遗传性疾病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概 述
历史演变
克雷丕林( Kraepelin,1896,德国) 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
发生于成年早期 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 最后结局是发展为人格衰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leuler (1911,瑞士)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知、情、意的不协调,是人格分裂的表现 4A症状:
阴性症状可能与脑结构异常及DA功能低下有关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因和发病机制
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DA的中枢通道
黑质---纹状体(80%DA):和运动有关 中脑---边缘系统:阳性症状,(犒赏) 中脑---皮层:阴性症状和认知缺陷等有关 结节--漏斗:泌(催)乳素分泌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因和发病机制
神经发育假说
- 在胚胎早期影响大脑发育,导致脑出现形态和功能改变,增加个体 患病易感性
,
- 证据:母孕期因素、病前神经体征及适应不良、认知功能障碍、 脑成像、病理、生化
Arch Gen Psychiat 1991; Am J Psychiat 1998; Biol Psychiat 1999; N Engl J Med 2003; Mol Psychiat 2005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因和发病机制
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5-HT假说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对 中枢 DA 受体有拮抗作用,还对 5-HT2A 受体有很强 的拮抗作用 5-HT2A 受体可能与情感、行为控制及调节 DA 释放 有关 拮抗 5-HT2A 受体激活中脑皮质 DA 通路,改善阴性 症状和认知功能 减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association disorder(联想障碍) affective blunting (apathy) 情感迟钝 ambivalence(矛盾观念) autism(内向性)
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提纲
概
述
流行病学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和预防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
素质应激模式( stress-diathesis model ): 认为个体具有易患素质,当受某些环境因素 的作用时就有可能患病 心理、社会因素可以诱发分裂症,但尚未发 现能决定是否发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分裂人格:患者病前性格具有特征:主动性 差、依赖性强、胆小、犹豫、孤僻、敏感、 内倾、害羞、思维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