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及答案参考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及答案参考

七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及答案参考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Ⅰ卷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下列关于亚洲(右图)的叙述,准确的是()
A.全部在北半球 B.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全部位于东半球 D.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红红打开电视,看到男男女女在街头、海滩激越地跳着桑巴舞,各种肤色的孩子欢快地踢着足球的一幕幕镜头,她马上认定这种景象
出现在()
A.巴西
B.印度尼西亚盋.坦桑尼亚 D.沙特阿拉伯
3.下列不能说明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是()
A.两国人都喜欢喝茶
B.通讯业都很发达
C.日文中有汉字
D.用筷子吃饭
4.下列描述不属于亚洲河网分布特点的是()
A.大河多发源于大陆内部
B.河网呈放射状
C.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D.内流区面积广大
5.明明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以前与同学们一起骑摩托车从澳大利亚东海岸向西横穿大陆,一直到达西海岸,穿越过程中,他们依次经历的三大地形区是()
A.山地平原高原 B.高原平原山地
C.平原高原山地 D.山地高原平原
6.下列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A.密西西比河 B.叶尼塞河 C.莱茵河 D.恒河
读2020年日本地震示意图,完成7-10题。

7.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日本海域 B.太平洋海域
C.大西洋海域 D.黄海海域
8.图中A.B两岛分别是()
A.九州、四国 B.四国、本州
C.本州、北海道 D.九州、北海道
9.下列自然资源中日本比较丰富的是()
A.水能资源 B.煤炭资源
C.矿产资源 D.石油资源
10.日本平均每年有感地震达1500多次是因为()
A.日本位于海洋板块内部 B.日本位于大陆板块内部
C.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日本工业发达所致
11.俄罗斯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产业是()
A.种植业和畜牧业 B.核工业和宇航工业
C.建筑业和旅游业 D.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
12.下列地区,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十字路口”
的是()
A.西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东亚
13.东南亚成为世界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热量、水分充足 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世界对热带经济作物需要量大14.右图中P处地形区名称是
A.德干高原
B.恒河平原
C.喜马拉雅山
D.印度河平原
15.“绿色革命”使印度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取得的成
果绝大部分被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

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急剧增长的
人口已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印度科学家呼吁,要在加速应用更先进
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同时,尽快地大幅度降低人口增长率。

当前,给印度农业造成巨大压力的源头主要来自()
A.农村劳动力少 B.水旱灾害多
C.人口增长过快
D.劳动力流失
16.下列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A
17.近些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既是“金砖五国”成
员,又是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受到世界普遍注重。

两国发
展经济共有的社会条件是()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政策优惠④雨热同期的季
风气候
⑤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8.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A.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B.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19.相关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叙述,准确的是()
A.人口均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B.都位于西半球
C.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 D.地形都以平原为主
读“美国地形简图”,回答20~21题。

20.下列关于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美国绝大部分国土都在温带
B.美国平原面积广大,耕地广大
C.美国森林、草地、矿产资源丰富
D.美国河流、湖泊很少,内河航运不发达
21.下图中能准确反映美国中部自西向东地势起伏的剖面图是()B
22.下列属于澳大利亚特有的珍奇动物是()
A.袋鼠、鸭嘴兽 B.大食蚁兽、蜂鸟
C.卷尾猴、巨嘴鸟 D.孔雀、金丝猴
23.澳大利亚这些特有生物得以保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澳大利亚有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B.澳大利亚的地形复杂多样
C.澳大利亚大陆较早与其他大陆分离,又无大型的肉食动物
D.澳大利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陆
近年来,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
仅2004年就缩减了约2万平方千米。

据此,完成24~25题。

24.亚马孙热带面积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②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③土著居民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毁林开荒种地
④修建亚马孙横断公路等,对沿线木材实行掠夺性开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产生的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④削弱世界温室效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8分)图说亚洲。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⑴亚洲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
大洲。

()
(2)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 )
(3)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
(4)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
显著。

()
(5)生活在甲图⑦地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
游牧生活。

()
(6)甲图中③所在地区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特点,湄公河是本
区河流。

()
(7)乙图中①所在地区气候炎热干燥,这里的水资源比石油资源更
宝贵。

()
(8)亚洲南部三大半岛自西向东是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中南半
岛。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