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物品或服务

公共物品或服务


对混合物品的另一分类法
有学者(伍世安)认为:混合物品包括三种
具有排他性但弱竞争性的混合物品Ⅰ:如教育、 保险、医疗和其他俱乐部产品等 具有竞争性但弱排他性的混合物品Ⅱ:如水、电、 气等自然垄断产品
外部性物品作为混合物品Ⅲ:如植树造林、围湖 造田等
俱乐部产品
俱乐部产品(该名称最早由布坎南提出)是可市 场竞争经营的公私混合物品,包括医疗、教育、 保险、公园等。俱乐部产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相 当程度的公共性,需要政府介入提供补偿和规制 服务。 俱乐部产品有两个明显特征: 拥挤性——俱乐部产品在达到拥挤临界点之前, 拥挤性 消费没有竞争性,超过拥挤临界点,就会出现明 显的消费竞争。 局部的排他性——只有交费和加入的成员才能共 局部的排他性 同消费,其他的成员被排除在外。
俱乐部产品的供给
对公益性较大 公益性较大的俱乐部物品,当采取国有国营方 公益性较大 国有国营方 规制俱乐部行 式,政府需要进入俱乐部物品市场规制 规制 为,消除垄断和内部人控制,比如国营医院。并 鼓励俱乐部之间开展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以此来显露俱乐 市场竞争 部的真实成本,即让民营企业参与俱乐部的经营。 对公益性较小 公益性较小,在垄断、风险、信息不对称方面 公益性较小 容易出现市场失效的俱乐部物品,由于其接近市 场竞争性物品,政府应该让民营企业进入和生产, 由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
D = ∑ MB
D
DC DB DA
3.3 纯粹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如果只由单一的消 费者通过市场购买, 每个人的边际效益 都低于边际成本, 社会供给量将会是 零。 因此,公共物品的 供给往往低于使资 源配置达最优的数 量。 这没有实现帕累托 效率。
MC=AC=MSC
D=MSB
DC DB DA
案例:抗台风标准海塘工程应由谁出资?
如右图。假设二楼有两 户人家,在楼梯口安装 一盏灯的成本为24元, 每户人家从每盏灯得到 的好处等价于20元。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两家进行博弈,博弈的 张 占优策略是两家都不安 家 装路灯。
李家
安装 安装 (16,16) 不安装 (-4,20)
不安装
(20,-4) (0,0)
解决搭便车问题,第三章 搭便车.ppt
但往往存在着 信息不对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共 物品 的供 给方 式
P51,小范围内, 信息充分。
出现免费搭车 者(搭便车) 的问题
公共财政
林达尔均衡
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Erik Lindahl) 认为如 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 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 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 边际效益 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 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 效率的最佳水平——林达尔均衡(Lindahl Equilibrium) 维克赛尔(Knut Wicksell)也做过类似的 经济研究,所以也有人称这一现象称之为 公共物品供给的维——林模型
本章重点把握:
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林达尔均衡和搭便车 混合物品中俱乐部物品的提供
公有地悲剧:三个和尚没水吃 灯塔的故事
3.1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公共物品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消费的非竞争性 受益的非排他性 私人物品 效用可分割 消费的竞争性 受益的排他性
纯粹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
纯粹公 共物品 效用的不 + 消费的非 = 可分割性 竞争性 受益的非 + 排他性 受益的非 - 排他性 受益的非 + 排他性
拥挤的公 效用的不 + 消费的非 = 可分割性 共物品 竞争性 效用的不 - 消费的非 = 可分割性 竞争性
公共 资源
公共物品边际成本的特点
成 本
增加消费边际 成本为0 增加生产公共 产品存在着边 际成本(此时 假设平均成本 不变)
第三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
本章逻辑
纯粹的公共 物品或服务 3.1 纯粹的公共物 品或服务需求 的特殊性3.2 从而可 以分析 纯粹的公共物 品或服务的配 置效率3.3
公 共 物 品 包 括
私人是难 以提供的
考察两种 供给方式 谁更有效 3.4
先考察 自愿捐 献3.4
会出现搭 便车现象 3.4
公共财政更 有效3.4 混合物品 或服务3.5
对公园的分析
公园足够大而市民需求相对少——免费 公园小而市民需求相对大——收取门票: 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俱乐部运营费,另 一部分为控制拥挤费(公共消费机会税)。
关于讨论的话题
第四章资 料\关于 2006年中 央和地方 预算执行 情况与 2007年中 央和地方 预算草案 的报 告.doc
D
DC DB DA
纯粹的公共物品的需求 由于所有的消费者必须同 时消费同样数量的该种物 品或劳动,因此,消费者 没有能力调整消费量。 可以用“支付意愿曲线 支付意愿曲线” 支付意愿曲线 表示消费者在公共物品供 给不同数量水平上愿为新 愿为新 增一个单位供给所支付的 货币额。 货币额 总支付意愿是不同消费者 支付意愿的垂直加总 垂直加总
成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武侯 祠、杜甫草堂、永陵、都江堰、辛亥秋保路 死事纪念碑、刘氏庄园、明蜀王陵、升庵桂 湖、邛窑遗址等。 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保公 园:活水公园。 成都现在还限期要完成熊猫生态公园、东湖 公园、凤凰山公园、金沙遗址公园及12公 顷小游园等重点公共绿地的建设。 思考:公园该不该收费?应该采取什么方式 供给?
作业
请所有同学下去准备,下次课讨论: 中国农村究竟需要怎样的公共投入?国家 下一步在农村公共投入的重点是什么?
3.4 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
自愿捐 献和成 本分担
当每个成员按照自己 的边际效益自愿捐献、但林达尔均衡 分担成本的合作方式,有什么前提? 可以使公共物品供给 量达到最优,即林达 尔均衡。
浙江省有6600多公里海岸线。由于地处东南沿海, 经常遭受台风的袭击。 浙江省从1998年起兴修千里海塘,经过3年,终 于建成1130公里高标准海塘。 1130 千里海塘工程投资近50亿元,80%以上由沿海县 (市)政府和民众出资,省邮电等部门捐资5亿 多元,省级机关3万多名公务员捐款3000万元, 一些地方还通过有偿转让滩涂开发权、土地使用 权等方式筹集资金。
思考: 海塘是属于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应该 由谁来出资?本案例中的出资方式合理吗? 是否所有的水利产品都应由政府出资? 海塘工程的建设可能有利于养殖业的发展, 是否可能让养殖专业户出资一部分?
作 业
请指定同学下去准备: 1、中国的医疗改革的主要内容,并请评述其 效果。 2 2、物权法出台对普通老百姓的意义何在? 3、福建石狮 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含 义、曾经的出众之处和现状。 4、布什第二次竞选总统胜利的原因何在。
公共财政提供公共物品 思考:公共财政凭什么能解决搭便车的问 题? 因而需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政府特征是 具有强制性权力,因而有可能超越“搭便 车”困难。 向社会有效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的一个基 本职能。
3.5 混合物品或服务
拥挤的公共物品: 边际成本 如公路 价格排他的公共 物品:受益可以 定价,如公园
也就是在该环境中,信息是充分的。但这种 假设与现实相比有什么缺陷呢?
相关知识链接 第三章信息.ppt
公共物品的搭便车困难
P52(理性经济人假设下) 如果靠自愿捐赠,人们会压低显示其真实支付 意愿倾向,减少出资分额; 同时,由于公共物品的消费非排他性,即使每 个人出资分额减少,获得的效益也不会减少。 导致“搭便车”困难:有人没有付出任何代价 而享受其他人提供的公共物品。
消费 者数 量
N 拥挤的公共物品
看资料思考
2004年6月,成都市首个不设围 墙、总面积约230亩的名为锦江 森林体育公园在城东破土动工, 位于城东三环路内侧、成龙路旁, 总占地面积约230亩。 其中,绿地、森林及各种景观的 占地面积将达到195亩。根据规 划,该公园内将修建2个比赛足 球场、2个青少年足球场、4个塑 胶网球场、2个塑胶篮球场、1个 健身广场。森林体育公园的四周, 将由高低错落的乔木和灌木围成, 市民可从各个方位进入公园之中。
实现林达尔均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两个假设前提: 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地披露自己 愿意准确地披露自己可以 愿意准确地披露自己 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 的边际效 益,而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 逃避自己应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 每个社会成员都清楚地了解其他社会成员 了解其他社会成员 的嗜好以及收入状况,甚至清楚地掌握任 何一种公共物品或服务可以给彼此带来的 真实的边际效益,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边 际效益的可能。
消费者数量 成 本 MC=AC
纯粹公共产 品的数量
3.2 纯粹公共物品的需求分析
纯粹的私人物品的需 求 一定价格下,市场需 一定价格下 求曲线由每一消费者 在该价格水平上愿意 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数量 加总得来的。 加总 私人物品的需求曲线 是个体消费者需求量 “水平加总 水平加总”。 水平加总
D = ∑ Q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