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骆驼祥子》艺术手法
《骆驼祥子》之艺术手法
《骆驼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
(1)高个子笑道:“得,我再奔一趟!按说可没这么 办的!得了,回头多带回几个饼子去!回头见了,哥 儿们!”
(2)院子很小,靠着那墙根有棵半大的小枣树,树尖 上挂着几十个半红的枣儿。
(3)虎妞在毛家湾一个大杂院里租到两间小北房;马 上找了裱糊匠糊得四白落地。
比较下面两段描写雪的句子,概括老舍写景语言的特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乙】祥子出了曹宅,大概十一点左右吧,正是冬季一天里最可 爱的时候。这一天特别的晴美,蓝天上没有一点云,日光从干凉 的空气中射下,使人感到一些爽快的暖气。鸡鸣犬吠,和小贩们 的吆喝声,都能传达到很远,隔着街能听到些响亮清脆的声儿, 像从天上落下的鹤唳。洋车都打开了布棚,车上的铜活闪着黄光。 便道上骆驼缓慢稳当地走着,街心中汽车电车疾驰,地上来往着 人马,天上飞着白鸽,整个老城处处动中有静,乱得痛快,一片 声音,万种生活,都覆在清爽的蓝天下面,到处静静地立着树木。
艺术特色
(一) “京味”特色: 1、取材:丰富的北京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 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画卷。 2、语言艺术: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成功地把语言的通 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 俗,精制而不雕琢。 (二)采用传统小说的单线索结构方式
“我不喝酒!”祥子看着酒盅出神。
“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 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 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 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比较下面两段描写雪的句子,概括老舍写景语言的特点:
【甲】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 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 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 ;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 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腊梅的蜜,我可记不 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 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鲁迅《雪》
朴实俗白
朴实,几乎不使用修辞手法; 俗白,通俗易懂,几乎是生活的写实; 深刻,尽显人物心理
善于抓住富有特征的动作、肖像描写和心理描 写来刻画人物。
(1)、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 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 己的车了。 (2)、他已经顾不过命来。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 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4)“我的车卖给了左先生,你要来的话,得赁一辆 来;好不好?”“那感情好!”祥子立了起来。
京味、幽默
“你瞧,”虎姑娘指给他一个椅子,看他坐下了,才说: “你瞧,我今天吃犒劳,你也吃点!”说着,她给他斟上一杯 酒;白干酒的辣味,混合上熏酱肉味,显着特别的浓厚沉重。
“喝吧,吃了这个鸡;我已早吃过了,不必让!我刚才用骨 牌打了一卦,准知道你回来,灵不灵?”
2、要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老舍采用经过加工的 北京口语来刻画人物,叙述故事,表达情感,富有地 方特色,不愧为语言艺术大师。
3、在当时的社会中,个人的努力不一定会得到相应 的回报,靠个人的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
围绕祥子希望--奋斗--绝望直到堕落(三起三落)这条生 活道路的主线,安排事件,展开情节,并引出其他人物,单线严谨, 不枝不蔓,既充分展示了祥子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又深刻揭示祥 子与其所处的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阅读小说后的感受、启示
1、小说让我们知道故事发生的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 的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劳动人民真实的艰苦的 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