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复习习题目录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结构课后练习(一) (1)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结构课后练习(二) (5)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后练习(大气受热过程) (16)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课后练习(大气运动) (26)新人教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习题(一) 35 新人教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习题(二) 42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结构课后练习(一)(所用时间: 10分钟)1.关于干洁空气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氧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B 氮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地球上生物免遭紫外线伤害C 臭氧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D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2—4题:2.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3.“地球保护伞”位于()A.I层B.Ⅱ层C.Ⅲ层上部D.Ⅲ层底部4.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A.I层B.Ⅱ层C.Ⅲ层上部D.Ⅲ层底部2017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微信变动了启动画面,这幅中国位于中间的图像是由离地球36000千米高空的“风云4号”气象卫星拍摄获得的。
据此回答下列题。
5.该气象卫星A. 处于高层大气B. 属于自然天体C. 位于地月系D. 不受太阳风影响6.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风云4号”气象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A. B.C. D.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密切相关。
如图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各月多年的平均气压值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题。
7.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小的时段是A. 1—2月B. 4—5月C. 8—9月D. 11—12月8.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冈是该季节A. 植被恢复,吸收大气中CO2最多B. 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C. 全球变暖,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烈D. 雨季来临,大气中水汽含量最高9.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可能与A. 经度呈负相关B. 纬度呈负相关C. 海拔呈正相关D. 河网密度呈正相关10.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层是______ ___层,它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因此其气温变化的特点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
(2)图中B层是__________层,该层大气以___________运动为主。
该层的气温变化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
(3)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集中在____________(填名称)。
其温度垂直变化,决定了空气________运动显著。
(4)在55千米以上的高层大气中存在______层,该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逆温是指某高度大气实际温度高于理论温度的现象,河流和湖泊中有时也会出现逆温现象。
湖水逆温是指距离湖面一定距离内,湖水温度随水深增加而升高的分布形式。
读我国某湖泊不同季节垂直水温变化图,回答11-12小题。
11.维持湖水表面温度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图中能反映该湖逆温现象的曲线及其出现的月份是A.①-7月B. ②-7月C.①-1月D. ②-1月12.下列关于此时该湖泊出现逆温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夏季,湖泊水温上升过快B.处于冬季,表层湖水受外界降温影响大C.湖底在此时因为有火山喷发,从底部释放大量热能D.该季节,湖水运动频率过高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结构课后练习(二)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结合地球大气圈25 km以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完成1、2题。
1.A.占干洁空气成分的99%B.占大气成分的99%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D.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2.目前,导致二氧化碳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①植树造林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019·北京高一检测)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B.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平流层C.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D.大气组成成分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4.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 ( )A.气温降低B.气压升高C.密度减小D.湿度增大5.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的飞机,升空20分钟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 )A.迅速进行迫降B.不断降低飞行高度C.保持原有高度D.升至万米以上高空(2019·汉中高一检测)2017年8月28日,遥感卫星17号从酒泉发射升空。
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遥感卫星17号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7.下列有关Ⅰ、Ⅱ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飞机在Ⅰ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C.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现象D.在Ⅱ层中沐浴阳光时不会损伤皮肤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9.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10.我国发射的“神舟”飞船的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A.气温在-50 ℃到20 ℃之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 ℃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分)(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层中有_______________层。
_______________ 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_______________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4)人类活动目前主要使_______________层、__________ 层的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
(5)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12.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什么?(2)A层大气在气温、气流状况及与人类关系方面,各有哪些特点?(3)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指的是哪一层?为什么?该层空气的主要运动方式是什么?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如何变化?(4)电离层分布在__________(填字母);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结合地球大气圈25 km以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完成1、2题。
1.A.占干洁空气成分的99%B.占大气成分的99%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D.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2.目前,导致二氧化碳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①植树造林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1选A,2选B。
第1题,氮和氧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在干洁空气成分中,氮和氧两者约占99%,故又称地球大气为“氮氧大气”。
第2题,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原因一是森林破坏,二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2019·北京高一检测)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B.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平流层C.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D.大气组成成分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4.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 ( )A.气温降低B.气压升高C.密度减小D.湿度增大5.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的飞机,升空20分钟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 )A.迅速进行迫降B.不断降低飞行高度C.保持原有高度D.升至万米以上高空【解析】3选A,4选C,5选D。
第3题,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如二氧化碳比例的增加主要是人为原因。
第4题,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对流层气温降低,平流层气温上升,高层大气气温先降低后上升;气压降低、密度减小、湿度降低。
第5题,雷雨天气一般出现在对流层,飞机遇到雷雨天气说明还在对流层,对流层由于大气对流现象明显,大气不稳定,不适宜飞机飞行,飞机应升至万米以上高空的平流层,以保证安全。
(2019·汉中高一检测)2017年8月28日,遥感卫星17号从酒泉发射升空。
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遥感卫星17号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7.下列有关Ⅰ、Ⅱ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飞机在Ⅰ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C.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现象D.在Ⅱ层中沐浴阳光时不会损伤皮肤【解析】6选C,7选D。
第6题,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第7题,Ⅰ层为对流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Ⅱ层为平流层适合飞行;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作逆温现象;Ⅱ层紫外线强烈,会对皮肤造成损伤。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9.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10.我国发射的“神舟”飞船的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A.气温在-50 ℃到20 ℃之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 ℃【解析】8选B,9选D,10选C。
第8题,根据大气的密度、温度和运动状况,自下而上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从温度变化趋势看,①②正确,但①曲线在Ⅱ层上半部气温变化出现错误,故只有②正确。
第9题,高层大气(Ⅲ层)中存在若干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
第10题,“神舟”飞船运行于高层大气中。
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分)(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