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评价方案
评价目的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行为转变的情况做出确认,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的形成。
二、评价目标:
1.让学生认识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2.了解班委会的职责,班委选举有程序,班级建设人人有责,班级事务要共同商定,培养学生责任感;
3.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和地形的多样,认识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共同缔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
4.检查学生遇到问题会想办法,懂得用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热爱家乡,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三、评价内容:
重点考核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分为认知能力和行为评价能力,具体内容为“教材和日常行为表现”。
四、评价的形式:
日常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课堂参与、期末检测三个方面。
1.学习态度即预习情况包括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A、B、C。
3.期末检测:评定等级: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