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教学设计————————————————————————————————作者:————————————————————————————————日期:2013年石景山区第十一届中小学教育教学培训与展示活动《第二节在地图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北京市蓝天第二中学刘佳佳2013年9月教学设计个人信息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刘佳佳北京市蓝天第二中学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第二节在地图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学科地理学段初中年级七年级相关领域地球地图教材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2.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在地图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第二节内容,是初中地理教学四大内容里地球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图是一种信息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
它可以把广大地区的地理事物集中呈现在人们眼前,使人一目了然。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工具,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
地图更是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学会阅读地图、使用地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地图思想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2.学生情况分析地图是重要的学习工具,但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比较遥远,基本在以前的生活中没有接触过地图。
那么学生就会对地图产生很大的兴趣,希望从地图中汲取信息,学会地图、使用地图的愿望较大。
但是由于没有任何基础,所以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放在方向的辨别和使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上,得给学生讲细、讲透,指导学生使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再加以练习。
课堂反馈用“我的家乡”活动,贴近学生实际情况。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在地图上辨别方向;(2)会使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和在地图上测量曲线距离。
方法与技能通过指图例、辨方向、计算、讨论等活动,掌握使用地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地图三要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形成在生活中使用地图的思想。
2.重点难点重点: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和量算距离。
难点:比例尺的换算和曲线距离的测量。
教学流程示意介绍教学情境听老师讲教学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反馈讲授图例、注记的定义1. 讲授三种辨别方向的方法2.带领学生做练习活动1.讲授比例尺的定义、形式、特点2.示范如何量算距离3.引导学生自己量算距离和路程教师总结提升了解“我的家乡”活动看图例、听定义、找图例、知内容1、总结比例尺的特点2、量算距离3、选择路线,量算路程完成练习,巩固地图三要素总结课上学到的内容,聆听老师寄语1、辨方向、找朋友2、在图中辨别方向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1、图例、注记2、方向看到这张繁花锦簇、色彩斑斓的照片,同学们一定都认出来了,它就是我们首都北京的天安门。
马上又要迎来今年的国庆佳节,老师家这几天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十一七天的假期去哪玩呢?考虑到孩子还小,我们决定进行一次时间较短的北京郊区游。
通过朋友的介绍和网上查询,初步选择了这四个景点。
有山水相映的京东大峡谷、一望无际的康西草原、碧水蓝天可以划竹排的十渡、还有金秋十月爬山的好去处云蒙山。
提问:1、今天就请同学们帮我选择一个最佳去处,那我们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呢?除了生活的因素还有什么因素?2、要想解决位置、方向、交通和距离这几个问题,需要使用哪种常用的工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阅读地图和使用地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第二节在地图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提问: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解决今天的问题我们应该选择哪种地图呢?给大家提供了北京市交通旅游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花花绿绿的各种符号。
提问:想要知道它们代表的意思,应该从哪里寻找答案?图例就是地图上代表各种事物的符号,图例读懂了,地图的信息就能一目了然,请同学们在屏幕上来找找不同图例代表的意思。
在地图上除了图例,有时候也会出现少量的文字,我们称它为注记,那么图例和注记就是地图的第一个基本要素。
板书:1、图例、注记现在请同学们看这四个景点的位置提问:1、可以看出它们都在北京的哪个区县吗?2、到底属于哪个区县,我们还需要什么地图?有了北京市行政区图,就能够找到景点所在的区县位置,请同学来说一下。
想要知道景点位于老师家的什么方向,欣赏照片,了解学习背景欣赏景观图片,心中产生关于四个景点的种种疑问预设答案:花销、天气、位置、方向、距离、交通等预设答案:地图预设答案:北京图、交通图、旅游图初步认识地图找符号代表的意思预设答案:图例屏幕上找图例,初步学会阅读图例观察景点的位置预设答案:1、不太清楚2、北京市政区图用地图找位置用色彩鲜艳的照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用北京的郊区景点图片引出学生想要了解它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课堂主题让学生初识地图,在屏幕上找到比较简单的图例符号,激发学习兴趣从找不到区县位置到在政区图帮助下确定景点位置,让学生感受地理的作用之一找位置3、比例尺就首先来看看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
有一句判断方向的口诀,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提问:那么夹在北和东之间的方向是?东和南之间的方向是?南和西之间的方向是?西和北之间的方向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四面八方。
在现实生活中你能判断出来吗?请同学们进行辨方向、找朋友的活动。
提问:1、北方在哪里?2、请找到你东方的一个同学;3、请找到位于你西南的同学;4、位于你东南方向的同学他北边的人是谁呢?平面的方向在地图上又是如何表示的,我们来看一看第一种地图,没有特殊的方向标志,那么就是默认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提问:1、长颈鹿馆在大象馆的什么方向?2、大象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3、辨别方向的方法是什么?第二种,在地图上有个箭头标志,通常箭头指向北方,但是不太规则,我们称之为指向标,还有几种变形的指向标,大家来认识一下。
指向标指示北方,那么其他三个方向就知道了。
提问:1、城市在树林的什么方向?2、树林在经济开放区的什么方向?第三种辨别方向的方法我们之前学习过,经纬网法。
提问:1、经纬线分别指示什么方向?2、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3、看完三种类型的地图,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原则是什么?板书:2、方向:先按指向标或经纬网,没有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马上回到我们今天的交通旅游图,先判断一下属于哪种方法,标出老师的家玉泉路的位置,四个景点字母,判断出分别位于玉泉路的什么方向,完成学案1、2题。
了解了四个景点相对于玉泉路的方位,我们来看一看景点和老师家的距离大概是多少,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地图的第三看标志、说方向预设答案:东北、西南、东南、西北辨方向,找朋友,其他同学跟着思考,共同体验生活中的方向听教师讲解预设答案:西北、东北、先找参照物再画方向听讲解,认识指向标预设答案:东北、东南回忆旧知预设答案:正北做练习,体会方法,总结原则根据原则判断方法,再辨别方向,标注学案地图通过参与性较高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室内找到准确的方位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让学生总结辨别方向的方法,加深印象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自己说出辨别方向的原则用学习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小结个要素——比例尺。
什么是比例尺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5页,阅读比例尺的定义。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比例尺是实际距离的缩小程度,如果已知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和任意两点的图上距离,就可以算出地面上的实地距离。
通过观察,比例尺是个分数,所以没有单位。
比例尺有几种形式呢?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比例尺就是地图中的第三个基本要素。
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观察两幅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来讨论这么4个问题,记录下讨论的结果。
通过讨论,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反映的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越详细。
反过来听同学们总结一下。
知道了比例尺的定义、形式和特点,马上来使用比例尺计算距离吧。
提问:1、地图的比例尺是已知的,图上距离如何获得呢?2、用什么工具进行测量?3、测量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用直尺测量两点的图上距离,并且测量的是几何中心的位置。
带入公式,进行计算,最后换算成千米单位。
计算:1、玉泉路到十渡的直线距离;2、玉泉路到康西草原的直线距离。
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能走直线去十渡,我们选择的是交通方式,请同学们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线去十渡。
生活中的实际路线我们称之为路程,在图中表现出来的是曲线的形式。
提问:1、那我们如何测量它的长度呢?2、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请一组同学上台来用毛线测出玉泉路到十渡的曲线距离,其他同学分组在学案中测量,列出等式。
最后分组完成其他3个景点的路线选择、图上曲线距离的测量并列出等式。
通过学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我们了解到4个景点相对于玉泉路的位置以及合适的阅读教科书,找到比例尺定义和公式认识比例尺的价值,可量算距离听讲解、看地图、学习比例尺的表现形式小组讨论比例尺的特点思考回答,总结比例尺的特点预设答案:1、量出来2、用尺子、直尺利用比例尺计算两地的直线距离选择交通路线思考直线变曲线后如何测量预设答案:线、铁丝、胶条、瓶盖、钢镚等分组测量,选择路线,熟悉测量过程感受地图帮助解决使用教科书获取知识,强调书的作用引出比例尺量算距离的功能,为后面内容做铺垫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分组讨论自己获取知识内容再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说出用比例尺量算距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给学生示范计算列式和过程,发挥教师的指导功能,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作为测量工具课堂检测交通方式、路线和大概的路程,在考虑到其他的因素,最终老师决定选择一路高速、机动灵活的康西草原景区,相信我们一家人一定会有个愉快难忘的十一假期。
提问:那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收获了什么呢?地图不仅是地理课堂上的学习工具,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走进地图,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形成在陌生的环境里首选地图来使用的“地图思想”,相信一定会让你们的学习与生活更加的充实与美好。
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家乡各不相同,在中国政区图上完成下列三个小题:1、描出北京和家乡的轮廓;2、辨别出家乡相对于北京的方位;3、计算家乡省会城市到北京的直线距离。
问题的过程回顾课程,思考学到了什么,倾听老师总结,初步形成地图思想做练习,巩固上课所学对整节课进行小结提升,让学生形成简单的地图思想用学生的家乡作为练习题,贴近学生,体现地图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理念板书设计第二节在地图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1、图例、注记2、方向:先按指向标或经纬网判断,没有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生自评:课堂学习结束后,学生将课堂中自己的情况及问题进行整理、总结,通过完成学案,完善积累等等形式,向教师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