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三中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十)省五校联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30小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2分)1.下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 和b 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运输方式中一般不需要消耗能量B .神经细胞膜上识别递质的结构是①C .b 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D .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②有关,与③无关2.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 浓度(mol/L )0.15 0.2 0.25 0.3 质壁分离状况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 显著他们又测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则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A .≥0.2B .≤0.2C .<0.2D .0.15<土壤溶液<0.33.如右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 、b 、c )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据图可获得的信息是A .若a 、b 、c 表示温度,则一定是 a ﹥b ﹥cB .若a 、b 、c 表示酶的浓度,则 a ﹥b ﹥cC .若a 、b 、c 表示底物的浓度,则a ﹥b ﹥cD .若a 、b 、c 表示pH 值,则一定是a ﹥b ﹥c 4.某一细胞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Q 物质,进行实验得到下列结果,其中能作为判断主动转运依据是①当细胞中Q 浓度高于溶液中Q 浓度时,也会发生Q 的吸收②只有在氧气存在时才会发生Q 的吸收③Q 的吸收存在最大值,且吸收结束时膜两侧存在Q 浓度差④Q 的吸收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且有一定的最适温度 A .①③④B .①③C .①②D .①②③ 5.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其它膜结构。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 2浓度范围内,K +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 2浓度关系的是6.某男性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在他的下列细胞中,可能不.含显性基因的是 b a 反应时间c 反应物的量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精母细胞④次级精母细胞⑤精子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7.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可能是衰老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坏死C.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在体外可连续培养D.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粘连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8.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水解后只能产生两个磷酸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均来源于有机物的分解C.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9.下图表示一昼夜北方某作物植株CO2吸收量的变化。
甲图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乙图为春天的某一晴天。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中E点与G点相比,叶绿体中的ATP含量较多B.两图中DE时间段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含量均大大减少C.甲图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G点,两图中B点植物干重均低于A点时的干重D.植株有机物总积累量可用横轴上下曲线围成的有关面积表示,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加OA的绝对值10.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移植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受体的影响B.胚胎干细胞具有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等特点C.体外受精时采集的精子需放入培养液中培养以达到获能状态D.胚胎分割是将早期胚胎切割成几等分,最终产生同卵多仔后代的技术11.下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自变量为温度B.实验因变量为CO2的有无C.空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O2D.乙、丙两试管加入干酵母后应煮沸冷却除去CO212.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
c所代表的结构物质及基因重组可能发生的时期是A.染色体乙时期 B.染色体丙时期C.DNA 甲时期 D.DNA 丁时期13.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a转到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a只有导入到马铃薯受精卵中才能表达B.目的基因来自细菌,可以不需要运载体直接导入受体细胞C.基因a导入成功后,将抑制细胞原有的新陈代谢,开辟新的代谢途径D.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可随着马铃薯的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并表达14.右图是基因型为 AaBb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B.该动物为雌性, ②和③是次级卵母细胞C.基因 A 和基因 a 的分离发生在②细胞中D.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细胞15.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C.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D.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16.基因治疗是指A.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提供营养,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7.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16条B.图Ⅱ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能传给后代一半的遗传物质C.图Ⅱ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bD.若图I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18.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叙述错误..的是A.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实施④过程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D.实施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婴儿的获得过程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克隆B.DNA连接酶能够将任意2个DNA片段连接起来C.细胞系泛指可传代的细胞,细胞株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系D.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进入大肠杆菌宿主细胞,所有的细胞都能接纳重组DNA分子20.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B.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C.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D.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21.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F1测交子代的表现型比最可能是A.1∶1∶1∶1 B.1∶2∶1 C.1∶1 D.3∶1 22.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进化过程中,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出现了定向的变异B.普通野生稻的突变和重组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C.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不利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23. 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
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
请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假设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那么该遗传标记未发生正常分离的是A.初级精母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C. 次级精母细胞D. 次级卵母细胞24.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
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有芒感病植株的比例为A.1/48B. 1/16C. 7/48D.3/162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可用斐林试剂鉴定甘蔗中的蔗糖B.可用无水酒精或丙酮分离滤液中的色素C.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D.用蛋清液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其原因是蛋清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所致26.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Jason DeJong研究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巴氏芽孢杆菌的细菌,这种细菌能使方解石(碳酸钙)沉积在沙砾周围,从而将它们胶合固定在一起。
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向松散液态的沙砾中注射培养的细菌、附加营养和氧气,这些松散液态的沙砾就能转化为固态。
固态的沙砾有助于稳固地球从而达到预防地震的目的。
下列有关巴氏芽孢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巴氏芽孢杆菌有核膜B.巴氏芽孢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为厌氧型C.巴氏芽孢杆菌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D.巴氏芽孢杆菌无细胞器,但能进行有氧呼吸27.下图是一个含有三对等位基因(用Aa、Bb、Cc表示,且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简图。
如果分裂形成的细胞Ⅱ基因型为abc,那么细胞Ⅰ的基因组成为A.aabbccB.aaaabbbbccccC.AaBbCcD.AAaaBBbbCCcc28.某动物组织,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比为1∶3,则该组织消耗的氧气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是A.1∶2 B.2∶1 C.3∶1 D.1∶129.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可能产生变异,下列叙述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可遗传变异是A.DNA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发生基因突变B.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导致基因重组30.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表述错误..的是A.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细胞质流动,则表明细胞是活的B.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C.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溶液渐渐变成紫色,说明细胞死亡D.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密闭的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已经死亡31.如用模拟细胞溶胶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水稻叶片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