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关帝文化节活动策划的五个特色
关公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至少涉及关公文化的精神核心、形式、传播者和接受者。
关公文化的精神核心是关公的思想道德观念及精神气质,如忠、义、仁、信、礼、勇等。
关公文化的形式分类:
第一类关公生前活动及其身后传说中的遗迹、遗址、遗物等文物古迹;以及纪念关公的建筑。
第二类有关关公的各种著作、作品。
其中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关公本人的少量著述;二是记述关公生平事迹的著作;三是关于关公的传说、故事、神话;四是研究、宣扬关公及其精神的著作、典籍,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包括文章、诗、词、歌、赋、楹联、戏曲、书法、绘画、手工艺品、雕塑、影视、游戏、动漫、网页、视听节目等。
第三类祭拜关公的礼仪规定、祀典制度;
第四类关帝诞辰、忌日的祭祀活动,包括举办庙会、演出关公戏剧等;以及占卜、抽“ 关帝签” 等
第五类各种纪念、宣扬关公文化的活动。
如关公文化节、关公庙会;各种研究、开发利用关公文化的座谈会、研讨会、论坛等;
第六类以关公命名的自然景观、公共建筑、街道、公园等,以及用关公命名的企业字号、商品或服务名称等。
关公文化的传播者有三类:
1.历代统治者;
2.提供各类关公文化产品的关公文化产业,以及用“ 关公” 命名其字号、商品或服务的企业;
3.以研究和弘扬关公文化为宗旨的各种协会、研究会、宗亲会、联谊会、网站等社会组织等。
关公节庆存在的问题
1、关公文化的主题不突出,持续性不强
2、“官办”模式,投入产出效率不高。
3、关公节庆“贵宾化”倾向,民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促进关公节庆的对策
1、关公节庆要搭关公文化台唱关公文化戏
有资料显示,海外有 70% 以上华人社团以祭拜关公为主神;一些国外政要专门到当地的关帝庙祈求竞选成功;而在欧美不同肤色人种聚居的地方,关公也有着不同的肤色,世界上四种肤色的人种,各有自己心目中关公的形象。
关公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其影响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均不逊于任何历史名人。
所以,在举办关公节庆的指导思想上,必须以弘扬关公文化为出发点,一定要唱好关公文化的戏。
要打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想束缚,既要搭关公文化的台,又要唱关公文化的戏。
在具体操作中,必须准确把握关公文化的核心精神,这样才能设计出丰富多彩,真正弘扬和传播关公文化的节庆活动。
只有做好关公文化本身,才能增加关公节庆活动的吸引力,进而吸引大量的关公景仰者和观光游客。
2、引入竞办机制,提高产业化程度
国内外大量的节庆案例表明,民间主导,政府协助,市场化运作,是真正办好文化节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的办法。
关公节庆应当由民间企业或社团主导,进行市场化运作,提高关公节庆的产业化程度。
因为只有市场化运作才能处理好投入产出的关系,才能积累经验和资源,可持续发展。
也只有非政府性的企业或社团才能够举办跨越国界的关公节庆,超越政治或民族的束缚。
在规划和筹备关公节庆时,需要视野开阔,把海内外优秀的关公文化传播资源整合到关公节庆之中,不应该重复过去办得多办得滥的老路,应该创新一个少而精的关公节庆精品。
对于关公文化接受者,不应局限于关庙所在地的民众和外来游客,应该将分布在全世界的所有关公景仰者和关公文化的潜在接受者均考虑在内。
只有动员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关公文化的影响,才能使关公节庆担负起弘扬关公文化的重任。
应成立一个民间的关公节庆组织或协调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联络海内外著名关公文化产业机构和关公文化社团机构,研究关公节庆的组织、筹资、主题活动、项目设计等,积累举办关公节庆的经验与教训,直接组织或授权各地举办关公节庆。
而在主办地的选择上,应当引入竞办机制。
3、活动设置应大众化、艺术化,突出主题
关公节庆的主题活动可以划为五大板块,即晚会活动、广场活动、论坛活动、展销活动和外围旅游活动。
关公文化丰富的表现形式,决定着关公节庆的活动设置也应该丰富多彩,能够满足处于不同欣赏水平,不同消费水平的人们的需求。
活动设计时,不仅要围绕关公的忠、义、仁、智、信、礼、勇精神核心,还要擅于设计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
海内外拍摄的以关公为主要内容的电影和电视片有数十种之外,加上涉及关公的作品就更多。
在举办关公节庆期间,可以在主办城市以“影视周”的形式播放关公影视作品;在论坛活动中,可以增加三国文化知识有奖竞答、三国人物辩论赛等;在展销活动中,应当组织海内外优秀的以及性价比较高的关公文化作品,以及
同一产品线上的其他文化产品,如中国传统国画、中国传统剪纸、人物雕塑、手工艺品、中国传统戏曲等,供关公景仰者和对普通民众选择。
在办节期间,还可以通过联营合作等多种方式,在举办地提供与关公文化有关公的服务项目。
在组织关公节庆时,各地还要打破行政条块的分割,或采取联办方式,或采取设分会场的方式,使关公文化的专项旅游线路和关公节庆活动相得益彰,如湖北荆州与宜昌当阳,山西运城与河南洛阳,河南洛阳与许昌,河北承德与北京,福建厦门、泉州与东山等。
4、既要把关公游客请进来,又要把关公文化送出去
关公文化有其不容置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作为一种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文化,不仅能将海外游客“引进来”,而且还具备将关公文化“送出去”的能力。
在关公节庆举办地点的选择上,应考虑扩展到这样两类城市:第一类是国内某些并不拥有知名关帝庙,但拥有大量关公景仰者,关公信仰群众基础较好的城市,如福州市、厦门市、广州市和沈阳市;第二类是中国大陆境外的城市,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和外国的城市。
在中国大陆境外举办关公节庆的理由有三个:一是境外一些华人华侨聚集城市,拥有高度组织的华人社团,和一直保留着敬仰关公传统习俗的大量关公景仰者;二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子女,以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以关公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汉语言、中国书画、中国戏曲、中国武术等产生极大兴趣;三是境外拥有相当数量并在当地颇具影响的关帝庙,具备举办关公节庆的基础条件。
在关公节庆举办时间的选择上,应综合考虑历史、气候、节气、交通等多种因素,以春季秋为主。
综上所述,关公文化作为一种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文化,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吸引力,关公节庆应当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今后举办关公节庆必须突出关公文化的主题,在举办数量上应少而精,应当整合关公文化传播资源,引进竞办机制,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使国际化、产业化、大众化的关公节庆,对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做出贡献。
第十八届关帝文化节活动策划的五个特色
1.凸显对台特色
邀请300余名台湾嘉宾参加活动,上百家台企参加,还邀请台湾主要旅行商和关帝文化研究专家。
2.凸显海的特色
海是东山的一大特色,本次活动多与海有关
3.凸显关帝文化内涵
本次精心策划关帝祭祀庆典活动,是在吸收全国各地关帝祭祀庆典活动的长处的基础上举办的。
旨在提醒关帝的亲历生活,凸显其阳刚之美。
4.凸显闽台交流
在八月份举办为期3个月的东山关帝神像赴台巡游与关帝庙会活动
5.凸显活动的持续效应
本次活动前提已邀请了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等海内外专家学者在东山举行“福建东山海峡经济论坛”。
活动的延伸拓展阶段是,将开展向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三个一”活动,即征集一首东山旅游主题歌、一个东山旅游形象标志,一句东山旅游广告语。
文化旅游节期间,还成立海峡两岸关帝文化研究促进会、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论坛、“史前闽台文化关系”展览、“海峡:关帝与船”展览、风光摄影展、帆船帆板表演、拉山网表演、社戏汇演、漳州市旅游风光摄影展、海峡两岸书画展、民俗文化踩街、沙滩大型焰火晚会及歌舞表演、“闽南走透透——走进东山”大型综艺广场演出等。
开幕式上再展关帝文化的精神内核:“忠、勇、仁、义、礼、智、信”
十九届
注重安全、提升、实效。
突出“对台”与“旅游”两个要素,体系与旅游、与经贸结合,体系促进东山经济发展得实效。
十七届
此次活动的目的旨在以关帝文化为桥梁和纽带,注重凸显漳州、东山的特色、优势和发展前景。
突出两岸经贸、旅游、文化的合作和互动双赢,让更多的海内外同胞能参与其中,增加两岸民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努力形成海峡两岸弘扬关帝文化、联谊交流、经贸合作的平台。
自从政府介入主办关帝节活动以来,“文化为媒”,“经贸唱戏”,讲究的是“实效性、针对性、广泛性和科学性”,本届以“缘系关帝、和谐两岸”为主题,在两岸政治关系出现重大转机的时候,有其特色的意义。
台湾道教总会等团体组织了几百人的上香大队,真的显得是“参与其中、感受其中、向往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