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智能化方案精讲
1 校园智能化项目介绍
2 校园智能化所包含系统
3 校园智能化子系统介绍
1
校园智能化项目介绍 智能化校园是现代信息、自动控制和建筑工程等科学
技术融汇集成为整体的高新科技产物,它具有多种学科互
相结合的特征。 随着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和图形显示技术日益紧 密结合和不断发展,今后通信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自动 控制等业务种类必然会不断增多,智能化校园的自动化和
计 算 机 网 络 系 统 架 构 图
5
多媒体会议系统
多媒体会议系统是一种让身处 异地的人们通过某种传输介质实现 “实时、可视、交互”的多媒体通 讯技术。它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电 气通讯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态/ 动态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 种信息分送到各个用户的终端设备 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 共聚一处,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 方式交流信息,增加双方对内容的 理解能力,使人们犹如身临其境参 加在同一会场中的会议一样。学校 多媒体会议系统主要应用于校领导 会议、学术交流会议等。
9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
学校的管理工作非常复杂,包含了学校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图书管理、体卫 管理、财务管理、办公等方面,为了便于学校的管理工作,需要建设一个学校信息管理系统, 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学校管理平台,使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均在此平台上进行,提 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目标是提供给中、小学校作为管理校园信息使用 的,教师、教工、学生、家长或其他相关人士能够通过本系统查询或维护学校的基本信息及人 员资料、获取统计数字或报表、发布特性化个人主页、增强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 与联系等。
12
校园安防监控系统
校园安防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 的综合系统,它可以通过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镜头等)直接观看学校的情况,一目了然,同时它 可以把学校的图像全部或部分的记录下来,这样就为日后对某些事件的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及重要 依据,同时学校电视监控系统还可以与防盗报警等其他安全技术防范体系联动运行,使学校防范能 力更加强大,能及时发现事故和事件的隐患,预防破坏和避免造成不好影响。
停车场管理系统原理图
18
出入口门禁管理系统
出入口门禁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 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
是解决学校出入口实现对内外部人员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通过在学校大门出入口、学生
宿舍楼出入口以及学校重要办公室和资料存储室设置出入权限,对内外部人员进行通行限制, 以技防+人防相结合的手段保障校园安全。
灯光照明管理系统架构图
24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中心机房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 部分,为保证计算机系统和通讯网络 的安全正常运行,与之配套的机房动 力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保安 系统必须时刻处于稳定正常受控状态 ,否则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 机房进行实时集中的监控,及时发现 存在的隐患,做到少人直至无人值守 极其必要。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是指机房 动力环境及图像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其监控对象主要是机房动力和环境设 备等设备(如:配电、UPS、空调、 温湿度、漏水、门禁、安防、消防、 防雷等)。系统提供信息中心环境的 监测、控制、告警、预警等功能,当 设备故障时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大大 提高对故障的快速反应能力。
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是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把大量的日常办公管理工作实行电子 化,是通过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集成运用,将学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网络上完成, 同时实现工作流程的顺畅流通,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提高单位信息透明度和单 位工作效率;系统紧密结合学校运营模块,全面贯通学校内部经脉,通过对学校各部门办公要 素的整合,实现对工作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整合管理。实施校园办公自动化,是希望通过这 个过程建立新型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
考勤管理系统原理图
17
停车场管理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设备、车道管理设备搭建的一套对停车场车辆出入、场 内车流引导、收取停车费进行管理的网络系统。它通过采集记录车辆出入记录、场内位置,实现
车辆出入和场内车辆的动态和静态的综合管理。系统一般以射频感应卡为载体,通过感应卡记录
车辆进出信息,通过管理软件完成收费策略实现,收费账务管理,车道设备控制等功能。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原理图
23
灯光照明管理系统
灯光照明管理系统是利用先进电磁调压及电子感应技术,对供电进行实时监控与跟踪, 自动平滑地调节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幅度,改善照明电路中不平衡负荷所带来的额外功耗,提 高功率因素,降低灯具和线路的工作温度,达到优化供电目的照明控制系统。系统可实现学 校办公区域和校园道路照明的智能控制,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16
考勤管理系统
考勤管理系统是一套高度智能化、可实时统计也可脱机使用的人事考勤管理系统。通过刷 卡或指纹识别系统自动记录读卡时间、地点、日期和人名等资料,并通过考勤管理软件生成各
种报表。取代原始的手工统计考勤的方式,将大量的数据分析、时间统计的工作交由考勤软件
完成,大大缓解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是现代化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考勤管理系 统主要运用于对教师、职工等的考勤管理。
8
远程教育系统
远程教育系统的目的是实现 个性化、因材施教的高效教学方 式,利用电视或互联网等传播媒 体授课,突破传统“面授”教学 的局限,可实现课程直播、课程 点播、交互问答、在线考试等, 为求知者提供了时间分散、自由 安排学习、资源共享、地域广阔 、交互式的学习创新方式。与面 授教育相比,远程教育系统的优 势在于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扩大教学 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 的成本。
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主是作用是起到宣传、普及知识作用。可通过显示屏幕可播放政府相 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及基本常识等。也通过显示屏幕可播放会议通知、告示、工作安排和先进 集体、个人的光荣榜及先进事迹,政府宣传口号及重要新闻、企事业单位重要信息、广告等。学 校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主要应用于播报通知、宣传标语等。
智能化水平也必然继续提高。
2
校园智能化所包含系统
结合我公司多年的智能化建设经验,对校园智能化工程设计如下智能化子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
2、计算机网络系统 3、多媒体会议系统 4、大礼堂多功能厅多媒体系统 5、多媒体电教系统 6、远程教育系统 7、校园信息管理系统
13、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
14、考勤管理系统 15、停车场管理系统 16、出入口门禁管理系统 17、有线电视系统 18、电子巡更系统 19、LED大屏信息发布系统
19
有线电视系统
有限电视系统是采用缆线(电缆或光缆)等作为传输介质来传送电视节目的一种闭路电视 系统。系统应包括卫星接收部分、有线电视接收部分、传输系统三个部分,各路信号分别接收 ,经过各种技术处理后进行混合,再通过传输系统送至放置于学校食堂、小卖部和教职工休息 室等地的用户终端。
有线电视系统原理图
校园 信息 管理 系统
交 流 园 地
学 生 频 道
家 长 频 道
教 师 频 道
学 籍 管 理
成 绩 管 理
学 生 表 现
学 生 体 质
教 学 设 置
教 师 信 息
班 级 学 生
信 息 发 布
校 产 管 理
网 络 磁 盘
办 公 自 动 化
校园门户网站 基础网络、宽带接入
教师
学生
家长
10
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
20
电子巡更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通过先进的移动自动识别技术,将巡逻人员在巡更巡检工作中的时间、 地点及情况自动准确记录下来。它是一种对巡逻人员的巡更巡检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 管理的全新产品。通过对学校重要区域和监控盲区的巡查实现治安管理中人防与技防一大屏信息发布系统
6
大礼堂多功能厅多媒体系统
大礼堂多功能厅多媒 体系统汇集舞台灯光音响 、会议中控、投影融合、 液晶显示等于一体,满足 了学校举办大型会议、演 讲、讲座、学术交流会、 文娱联欢晚会等大型活动 的需求。
7
多媒体电教系统
多媒体电教系统是一个集 音视频与一体的全自动电教平 台,主要组成如下:多媒体电 脑、视频采集卡、录音卡座、 录像机、多媒体控制平台、多 媒体投影机、电动屏幕、全自 动实物展示仪、座式麦克风/ 领夹式无线麦克风、音响系统 等。系统通过多媒体控制平台 将电化教室中所有设备进行一 体化智能控制,实现了人机优 化组合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使 教学更为直观,灵活,易于学 生领会理解和接受各种教学内 容。
11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有诸多缺点,比如操作手续繁琐、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出错率高等,给 对大量资料的查询、更新及维护都带来不少困难。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用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 方法,建立一套高效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是图书馆的运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图书馆信息管 理的工作质量。管理员可以更方便地管理读者的登记、图书的购入、借出、归还以及注销等情况,还 可以利用系统得出仓储和折旧等情况,根据这些决定进购书的类型和数量;借阅者通过系统可以快速 查找图书信息,方便借阅,同时可以连接网络,便于在校师生查询自己的借阅信息等,避免在馆图书 内,下载所需资源,大大节省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方便了师生的借阅,查询。
22
楼宇自动化控制(BA)系统
楼宇自动化控制(BA)系统是通过对学校综合楼及宿舍楼的各机电设备进行集散式监控的 系统,监控范围如下:冷热源系统、新风机组、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 、变配电系统等。实现大楼内的机电设施如:风、火、水、电、照明等项的监控和管理,建设 目的:分布控制/集中管理,营造大楼舒适的环境和节能、提高各类设备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