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0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0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0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座号等内容填写(涂)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1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35分。

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

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

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将试卷和答题卡、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在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中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受到人们的重视。

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张衡、屈原 B.宋应星、李时珍 C.蔡伦、张仲景 D.张仲景、李时珍2. 古代有很多励志的名言,在今天依然激励着我们。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出自A.郦道元 B.司马迁 C.司马光 D.孔子3.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别人看作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4. 《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5.“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由此可见“大包干”A.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纠正了“文革”的错误6.右图是小明对某一城市做的城市卡片,该城市是A.厦门 B.珠海 C.深圳 D.汕头7. 邓小平曾说:“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以上讲话主要阐述A. 在香港设立自治区B.“一国两制”构想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 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非洲文明成就的是A.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B.夏朝王宫遗址C.空中花园想像图D.罗马古道9. 古希腊有位科学家,以发现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而闻名。

他是A.荷马 B.阿基米德 C.牛顿 D.达尔文10.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

”这件“头等大事”是指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 C.文艺复兴 D.资产阶级革命11.右图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时代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个事件是A.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C. 拿破仑远征俄罗斯D. 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12.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材料表明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摆脱民族危机B. 解放农奴为自由人C. 走资本主义道路D. 维护统治阶级利益13.“它在苏联的实行曾经创造过非凡的成就,曾是20世纪中叶大多数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竞相效仿的社会发展模式。

”这里的“它”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改革开放政策14.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l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日本“进攻”是指A.全面侵华战争 B.突袭苏联 C.诺曼底登陆 D.偷袭珍珠港15. 下面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世界格局形成的是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1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共35分)16.(12分)十九大报告指出: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化源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1)材料一为什么把1492年视为“全球化的开始”?(1分)材料二: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车、汽车、铁制轮船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无线电、电报成为新的通讯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2)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领域的标志性发明分别是什么?两次工业革命为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有哪些具体表现?(4分)材料三: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速了资本和原材料的国际流动。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这一切都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3)根据材料,二战以来,在“推动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方面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2分)(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2分)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投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参与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为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我国既是国际规则的遵循者、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和推进者。

(5)请例证材料四中“中国积极投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参与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作为全球化的“建设者和推进者”,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什么举措?(3分)17.(11分)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外交大事年表(部分)1959年毛泽东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朋友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两国建交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的原因有哪些?(2分)材料二: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中国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英、中葡《联合声明》规定,中国政府在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后,分别成立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概括香港问题的根源和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

这是哪一科学决策的胜利?(4分)材料三:(3)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至少写出两条)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其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的什么外交政策?新时期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有那些?(5分)18.(12分)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关系,对考查当代国际关系有借鉴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回忆录中写到:“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数量,将他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他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材料二:它不仅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威望,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

英法只图苟安一时,以为借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便可缓和他们自己与德国的矛盾。

……但是英法越是退让,希特勒越是看不起他们,轻蔑地把他的对手叫做“一批可怜虫”,越是敢于放手发动侵略战争。

材料三: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以上三则材料摘编自《世界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指的这个和约是什么?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德国为什么认为该和约对其不公?此和约对战后新秩序有何影响?(3分)(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英法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它使英法长期实行的什么政策达到了顶峰?它对当时世界局势的走向产生了什么危害?(3分)(3)材料三中的联盟指什么?联盟得以成立并能维持的共同目标是什么?联盟的成立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应对复杂的国际关系?(2分)2020年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精挑细选(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1分,第18题12分,共35分)16.(12分)(1)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使孤立分散的世界开始走向整体(1分)。

(2)第一次:蒸汽机(1分);第二次:内燃机,或电动机(1分);火车汽车轮船等改善交通运输条件(1分);电报电话等改善通讯条件(1分)。

(3)信息技术;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两极格局的瓦解(任答两点即可,2分)。

(4)积极:加强经济联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机会。

消极:产业分工与国际贸易不平等,利润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风险增大。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分)(5)WTO(或世界贸易组织,1分),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1分);成立亚投行(或倡导“一带一路”等。

言之有理即可,1分)。

17.(11分)(1)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政策等。

(2分)(2)香港问题的根源: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分)内容: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1分)成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1分)构想:“一国两制”。

(1分)(3)信息: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性的经济组织;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国际交流和主导国际事务;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稳步提高;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