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及学制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学制:全日制三年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民航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面向安徽省以及华东地区,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培养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与管理业务,熟练航空服务与管理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有较高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从事空中乘务、客运服务、机票销售、货物运输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知识目标1、掌握外语、计算机、思想政治、体育等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民航基础知识、民航法规、服务心理等专业基础知识3、掌握表达与沟通、航空服务与管理英语、机上旅客服务、民航旅客运输、管理等专业技能(2)能力目标1、具备职业形象塑造以及礼仪服务能力2、具备对民航服务认知能力3、具备空乘服务客舱服务能力4、具备民航旅客运输服务能力(3)素质目标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2、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3、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4、具备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服从组织的工作安排5、具备良好的旅客服务沟通能力6、具备较强的上进心和责任心7、具备分析问题和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专业课程体系(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主要就业岗位分析)(三)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见附表)六、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一)专业教学团队1. 精品共享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将课程中核心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拓展要求通过精品课程网站随时对外发布,达到对所有学生开放,具有资源的共享性。

2. 教学资源库通过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将海量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内容上传至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课余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建立专业阅览室通过建立专业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图书、杂志学习场所。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建议:“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

1. 教学组织形式建议根据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建议校内的教学组织形式以“2.5+0.5模”式来完成,即前两年半在校内完成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以及专业心智的养成,后半年在企业完成专业顶岗实习。

2. 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课程标准的制定,确定航空服务专业提倡基于航空服务地面以及空乘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加强“教、学、做”一体化,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鼓励学校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七、毕业标准学生学完规定课程,经考核全部合格,同时取得规定的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经鉴定思想品德符合要求,准予毕业。

毕业生分为合格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同时颁发相应证书并存入学生档案。

(一)合格毕业生标准达到合格标准需满足以下条件:1、思想品德:获取思想品德合格证书。

2、学业成绩:合格。

(各门课程考试含补考及格)3、职业资格:学生可根据兴趣,在以下项目中选考,获取其中四项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初级乘务员、客运员、酒店中级服务员证书(前厅中级服务员证、客房中级服务员证、餐厅中级服务员证等)、全国导游员资格证书(中文或英文)、普通话证书(二级乙等以上)、高校计算机证书(一级以上)、高职高专英语A或B级证书、大学英语四或六级证书、调酒师证书及其他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

(二)优秀毕业生标准达到优秀标准需满足以下条件:1、思想品德:获取思想品德合格证书。

(成绩在良好以上)2、学业成绩:课程考试无补考,并至少获得一次奖学金。

3、职业资格:学生可根据兴趣,在以下项目中选考,获取其中五项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初级乘务员、地勤人员资格考证、酒店中级服务员证书(前厅中级服务员证、客房中级服务员证、餐厅中级服务员证等)、全国导游员资格证书(中文或英文)、普通话证书(二级乙等以上)、高校计算机证书(一级以上)、高职高专英语A或B级证书、大学英语四或六级证书、调酒师证书及其他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

4、对于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方面能达到优秀标准,而职业资格只符合合格标准的学生,如能在省市以上级别的专业比赛中获得一次三等奖以上荣誉,也可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

八、其它说明(一)假期综合实践活动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利用假期到实习机场进行暑运的引导和服务工作(二)第二课堂1、技能竞赛2、专业知识比赛3、英语口语比赛4、礼仪形象展示九、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可以通过专升本和自考的形式继续专业学习和深造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01-0317:40|#2 楼一、专业名称航空服务,专业代码:520504.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大专三、学制标准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度,学业可在3-5 年内完成。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现代民用航空,机场企业提供一线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具有较高英语水平,掌握航空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以及较强的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对能力的,从事民航空中乘务服务,民航地勤值机服务,VIP 服务、问询服务、安检服务、航空票务等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外向型应用人才。

五、职业与岗位分析(一)行业发展现状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商务和度假旅客在交通方式上改变观念而选择飞机出行,这势必带动民航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巨大转变过程中。

中国航空运输业在全球的排名已跃升至世界第三位。

到2020 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航空运输业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10%左右,每百万平方公里拥有机场数量将大幅度增加,航班密度、旅客客运量等各项指标都将快速增长,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航空市场。

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对民航专业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将大大增加。

中国自入世以来,中国民航人才的国际化需求进一步提高,对空乘、安保、安检、VIP服务等领域的专门人才的需求与争夺全面展开。

而且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航空公司的服务不再是出售机票、把乘客送到目的地等简单服务,而是在运营环节上的融旅游业、餐饮业在内的延伸服务、增值服务。

因此民航业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属于极有潜力的行业。

(二)人才需求分析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过程中,正逐步加大对各航空公司的政策调整和资金投入,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后我国民航客机将以每年递增不低于200架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20 年我国民航客机将增加到5000 架,机场将增加到319 个。

仅对空乘人员的需求一项,如按每架飞机30名比例配齐空乘人员,每年我国实际需求的空乘人员约8000〜9000名,据不完全统计,外国航空公司每年在我国招聘乘务员900〜1200名。

而国内空港地面需要的人员约为6000〜7000名。

除原有人员和国家现有能力培训的民航空港服务人员和空乘人员外,缺额在30%以上,因此,我国近几年对航空服务类人员的需求量极大。

(三)工作任务分析(表一)备注:学生必须按要求修满以上学分方能毕业。

个主要业务部门的专业技能实习;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整个航空服务相关产业中触类旁通,并具备一定的技能,以适应动态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1.2航空服务课程实践体系以技能为本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不同学期安排不同的实习,包括认知实习、民航企业各个主要业务部门的专业技能实习,使学生既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

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外语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突出我院的自身特色。

技能课的体现方式较多:如以民航概论、客舱服务礼仪、客舱服务实操为主的操作课、技能理论课、社会实践课、岗位实习课等,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使两者都得以提高。

按照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新的课程体系完全是动态的。

针对人才市场变化的要求,实践体系结构中相关的部分可与之保持同步。

能力(七)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综合能力沟通技巧职业形象行业认知课程实训就业教育社会实践技能大赛与证书考核毕业考核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备注:1.《心理健康教育》由社会社会科学教学部统一安排在第一学期或者第二学期开设。

2.《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证》由公共基础教学部统一安排考证和培训学期。

3.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素质教育学分10 学分才能取得毕业资格。

主要学习领域4 十、教学实施说明(一)产教融合本专业组建了航空服务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团队。

建设团队由行业专家、高职教育专家、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

航空服务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将在建设团队提供的行业需求指导和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航空服务工作任务分析归纳T工作过程课程开发T教学过程方案设计”的思路,根据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模块,以岗位技能及标准、行业规范及标准的训练为主要内容,校企联合开发、设计和整合课程,建成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实现了资源共享,担负起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企业人员在职培训、社会人员就业培训等任务。

包括有核心实训基地——虚拟实景模拟的模拟舱实训中心、职业养成实训基地——形体训练室和语音训练室、两个技能拓展实训室——茶艺实训室和休闲管理实训中心。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成为项目、课程建设一体化提供有效的实训保障。

(二)校企合作学校与辽宁天业航空培训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长效机制。

天业公司利用与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的多年良好的合作的背景,为学校提供校外实习实训的航空公司,包括南方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吉祥航空公司、河南航空公司等国内10 余家航空公司。

(三)教学改革在对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上,本着以行业为依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双语”教学、“分段式”教学以及“实地”教学等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人才。

1. 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为适应航空公司招聘时对外语能力的要求,本专业在一些课程上进行了“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本专业教师用中文及第二语言—英语进行航空服务专业讲授,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与学习,并使他们具备国际交流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2. 以分段式教学增强学生的行业意识。

教学团队为了更好的利用团队优势,更好的进行校企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对课程采用了分段式教学。

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当中,随时补充航空服务行业新知识,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零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