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知识导学:短时间、经常变化天气及其影响天气的特点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差别大天气对人类的影响:交通、生活、生产、战争等意义天气预报生产过程内容:阴晴、风、气温、降水等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卫星云图天气符号识别简单天气预报图污染指数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本节的重点是以熟练识别卫星云图中的基本色彩和常用天气符号的含义为基础,达到看懂简单天气预报图的目的。

学习时,可以先从对比、区分不同颜色和符号的意义(形状)出发,结合制作天气符号卡片、识别天气符号竞赛、天气预报接力赛、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节目等活动,加强对它们的掌握。

理解天气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本节的又一重点。

学习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实例和亲身感受说明天气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天气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综合能力训练:一、填空: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的。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风、和降水的情况。

3、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大小。

温度是大气的程度。

4、风向是风的。

风力是风的。

5、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

一、单项选择:1、降水概率为100%表示;降水概率为0表示。

A、可能有雨,肯定无雨B、肯定有雨,可能无雨C、可能有雨,可能无雨D、肯定有雨,肯定无雨2、当天空布满云时,为;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

A、阴天、多云B、多云、晴C、阴天、晴D、多云、阴天3、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健康;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健康。

A、大,有利;小,有害B、大,有害;小,有利C、小,有利;大,有害D、小,有害;大,有利4、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六级西风”的是。

(图1)A、B、C、D、5、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霜冻”的是。

(图2)A、B、C、D、6、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多云”的是。

(图3)A、B、C、D、7、下列天气符号,分别表示。

(图4)A、小雪,中雨,暴雨,雨加雪B、小雨,中雨,大雨,霜冻C、中雨,大雨,暴雨,雾D、小雨,大雨,暴雨,冰雹8、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四季如春B、长冬无夏C、终年炎热D、电闪雷鸣二、综合题:1、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图5)⑴播报以下城市的天气情况:A、哈尔滨,B、成都,C、上海,D、广州,⑵在图中画出:代表以下城市天气情况的天气符号:E、西安:大雨转多云F、大连:雾转晴G、台北:雷阵雨转阴2、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是妥当?请说明原因。

(图6)。

四、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每年秋收以后,许多机场的飞机因为附近村里的农民焚烧秸秆空气能见度低,而被迫停航。

材料二:1952年12月5日—8日,英国伦敦因一场大雾使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气无法扩散,地面中的空气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加,致使4天中死亡4000人。

材料三:美国阿那空大铜矿的冶炼厂排出的含砷废气,使周围牧草受到污染,24千米内的牛、羊、马等家畜中毒,其中中毒的羊多达3000多只。

⑴材料一说明,污浊的空气严重的影响了。

⑵材料二说明,空气质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

⑶材料三说明,有毒气体对和也有危害。

⑷由此看出:空气质量一方面受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的影响。

有时候,后者的影响尤重要。

⑸你还知道哪些污染大气环境的现象?。

⑹以上事例说明:我们需要的空气,我们应当保护。

⑺在生活中,你会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护大气环境?。

活动与探究动手尝试:制作一套天气符号卡片,并与同学比赛看谁识别天气符号又快又准。

1、将准备好的硬纸板或白纸剪裁成大小相同的张卡片。

2、在不同的卡片上画出不同的天气符号(着色、修饰边框)。

3、与同学比赛看谁的卡片制作的精美。

观察记录: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记录下本省主要城市的天气情况。

挑战自我:调查生活中身边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写出调查报告;或结合实际,写出针对全校师生的保护大气的倡议书。

举一反三:“昨夜雨疏风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狂风暴雨”、“风和日丽”、“霞光四射”,描述的是天气现象吗?请在描述天气的诗句或词语下划线。

你是否是还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

是真是假:人类的经济活动严重的破坏了大气中的臭氧层,使两极的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导致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过多的照射在地表,对人类和动物的眼睛产生危害。

有人也因此预言:极地动物中的瞎子会越来越多。

请你查阅资料,判断上述情况是否真实,并解释原因:。

独具慧眼:家住城市的小明,有一个困惑:“在现代化的大城市里,要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看一眼晴朗的天空,特别困难。

空气越来越污浊难闻,灰黄的烟雾笼罩着整个天空。

是谁把我们头上的一大片天空弄的晦暗无光?”你能帮助小明回答这个问题吗?。

史事漫步:你是否听说过《封神演义》中“冰冻岐山”的故事?还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的故事?你还能列举几个天气影响人类活动的传说或历史故事吗?。

你知道吗?洁净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一个人在5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人体每天要吸10—12立方米的空气。

由此可见:消除空气的污染或保持污染的浓度低于某个限度之下,是何等重要。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知识导学:气温与生活最高:午后2时日变化最低: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最高温:7月气温的变化陆地最低温:1月年变化最高温:8 月海洋最低温:2 月气温年较差表示方法:等温线图低纬度:气温高气温的分布纬度高纬度:气温低夏季:陆地>海洋规律海陆(同纬度)冬季:陆地<海洋海拨:海拔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气温变化和气温分布是本节的重点。

关于气温的变化,可以从实际生活中,一天中不同时段和一年中不同月份的气温差异入手,总结归纳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明确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制作过程,学会阅读和绘制,并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描述变化规律。

关于气温的分布,可以先从地球五带的景观、在河边(湖边或海滩)游览的亲身感受,登山过程中的气温差别入手,结合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阅读分析,总结归纳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能正确解释规律产生的原因,并能用此规律解释一些现象。

综合能力训练一、填空:1、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3、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

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5、测量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作,读作。

二、选择:1、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的陆地,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A、北半球七月B、南半球七月C、北半球一月D、南半球一月2、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是。

A、热带B、北温带C、亚热带D、南寒带3、某地某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为6℃、16℃、14℃、4℃,该日的最高气温最有可能为。

A、8℃B、17℃C、25℃D、14℃4、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的比较大。

A、气温年较差B、日平均气温C、气温日较差D、年平均气温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气温的分布深受的影响。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人类活动D、海拔高度6、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A、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B、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C、从赤道向高纬度降低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7、一般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

A、上升0.6℃B、降低6℃C、降低0.6℃D、上升6℃8、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的相对高度为。

A、600米B、3666米C、200米D、2000米三、综合题:1、读图做出选择:(图1)⑴点A的温度为℃。

A、4℃B、8℃C、16℃D、12℃⑵比较图中四个点温度的高低。

A、B>A>C>DB、A>D>C>BC、C>A>D>BD、D>A>B>C⑶点E是中心,F气温差别。

A、高温,小B、低温,小C、高温、大D、低温,大2、读图回答:(图2)(1)四个点中,气温最高的是点,气温最低的是点。

(2)若B点海拔为200米,气温为16.8℃,则海拔为50米的C地气温为℃;海拔500米的D处气温为℃,海拔650米的A处气温为℃。

3、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图3)⑴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约为℃,出现在月。

⑵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月为℃,出现在月。

⑶此地位于(南/北)半球,因为。

最有可能是(陆地/海洋),因为。

⑷本地这一年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⑸说明本地气温的年变化。

4、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图4)⑴A地的年平均气温在℃以上,B地的年平均气温为℃以下,因为。

⑵夏季A地的温度(高于/低于)C地,冬季A地的温度(高于/低于)C 地,这是因为。

⑶D地是我国的高原,它的年平均气温在℃以下,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气温(高/低)大约℃,这是因为。

三、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赤道地区的绝大多数居民一生中从未亲身经历过下雪的天气,。

材料二:两极地区随处可见的皑皑白雪和巨大冰山。

材料三:世界上的许多高山上都有终年不化的积雪。

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并做出回答:⑴问:?答:。

⑵问:?答:。

活动与探究挑战自我:请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演示以下实验:1、准备:完全相同的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加热架各两个,分别装有同样高度沙子和水的烧杯。

2、操作过程:⑴将酒精灯置于加热架底部,加热架上方先放上石棉网,再放上装有沙子或水的烧杯。

⑵同时点燃酒精灯,加热分别装有沙子和水的烧杯。

⑶数分钟后,同时插入温度计(注意不要碰到烧杯壁),测量出沙子和水的温度。

(沙子℃;水℃)3、分析测量结果:。

4、这个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同纬度同时间和温度不相同。

动手尝试:测量气温: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以组为单位测量当地某一天的气温:1、讨论:温度表应该放置在什么位置(什么高度?在阳光下还是在阴影处等)。

2、计划:测量几次?分别在几点测量?由谁测量(记录)?3、练习:熟练准确的读温度表指示的温度。

4、测量。

5、分析:一天中的最高(低)气温大约是多少?出现在什么时间?当天的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6、画出:日气温变化曲线。

是真是假:大洋洲中的塔斯曼海,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二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八月。

以上情况是否属实?解释一下原因:。

举一反三:冬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国景色:草长莺飞,百花盛开。

同在冬季,两地景色却相差悬殊,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