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遥县兴盛佛殿沟煤业有限公司“6·7”较大瓦斯(窒息)事故调查报告2015年6月7日15时许,山西平遥县兴盛佛殿沟煤业有限公司4#煤采区0410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发生一起瓦斯(窒息)事故,造成7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11.2万元。
事故发生后,矿方未按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而是自行组织了抢救。
6月8日22时30分,矿方向平遥县安监局谎报称井下11#煤110101综采工作面发生一起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
后经核查,事故实际发生在4#煤采区0410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共造成7人死亡,5人受伤。
接到事故报告后,省委书记王儒林、省长李小鹏等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相继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省委常委、副省长付建华带领省煤炭厅、省安监局、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于6月8日晚连夜赶赴事故现场,要求进一步核实事故情况,重点核查伤亡人数,并就事故处置进行了安排部署。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6月12日派员赶赴事故现场指导工作。
按照省政府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5年6月10日组织成立了由省监察厅、公安厅、煤炭厅、安监局、总工会等单位组成的山西平遥县兴盛佛殿沟煤业有限公司“6.7”较大瓦斯(窒息)事故联合调查组,并邀请山西省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事故调查工作,同时聘请3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参加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要求和“四不放过”原则,通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技术认定及综合分析,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和防范措施,形成了事故调查报告。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一)山西省平遥煤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概况山西省平遥煤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遥煤化集团)前身是平遥县佛殿沟煤矿,成立于1958年,属县营煤矿。
2002年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成立了平遥煤化集团。
企业785人全员参股,其中董事长郭兴银占9.48%,其他职工占90.52%。
目前平遥煤化集团已发展成为集煤炭采选、炼焦化工、天然气营运、新型建材生产、铁路运销、物流运输、房地产开发、农林生态开发、旅游餐饮、金融贸易、推光漆器文化产业经营、新型光学材料生产、煤矸石造纸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集团。
公司现有山西平遥县兴盛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等25个下属企业,职工5000余人。
(二)山西平遥县兴盛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概况山西平遥县兴盛煤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遥兴盛煤化公司)是平遥煤化集团的下属企业之一,由平遥煤化集团、山西省平遥一矿焦化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其中平遥煤化集团股比为97.69%,山西省平遥一矿焦化有限公司股比为2.31%。
平遥兴盛煤化公司共有五座煤矿,职工2500余人。
井田总面积为33.32 km2,保有储量合计为24518.8万吨,生产能力合计为390万吨/年。
目前,五座煤矿中山西平遥县兴盛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温家沟煤矿、山西平遥县兴盛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木家庄煤矿、山西平遥县兴盛金众煤业有限公司为生产矿井,山西兴盛鸿发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平遥县兴盛佛殿沟煤业有限公司为建设矿井。
平遥兴盛煤化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为:(晋)MK安许证字[2014]XQ020Y1,有效期为2014年11月10日至2017年11月9日。
企业法定代表人为郭兴银,公司管理层设有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生产、安全、机电、基建副总经理各1名,下设有安全监察处、质量标准化办公室、机电设备处、基本建设处、生产调度处、培训教育处、一通三防处、应急救援处、地测防治水处等部门。
(三)山西平遥县兴盛佛殿沟煤业有限公司概况1.基本情况山西平遥县兴盛佛殿沟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殿沟煤业)位于平遥县段村镇陈西村南,原为平遥县佛殿沟煤矿,1958年建矿。
2009年9月,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59号”文件批准佛殿沟煤业为整合保留矿井,兼并重组主体企业为平遥兴盛煤化公司。
整合后井田面积5.0211 km2,储量2367万吨,批准开采2#-11#煤层。
全矿共有职工502人,其中井下职工 278 人。
佛殿沟煤业属建设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
2011年2月1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40号”文件批准其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工期24个月。
2014年1月9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4〕13号”文件批准其建设工期延期至2014年10月10日。
2015年1月8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5〕4号”文件批准佛殿沟煤业6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于2015年1月9日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至2015年7月10日结束。
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2.79m3/min,相对涌出量2.44m3/t,属瓦斯矿井。
11#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级,煤尘具有爆炸性。
佛殿沟煤业管理层设有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全矿长、技术矿长、工会主席、矿长助理兼通风区长各一名。
矿井实行科、队两级管理,设有安全科、调度室、技术科、机电科、通风科5个职能科室和综采队、综掘队、炮掘队、机运队4个生产队组。
2.矿井主要系统概况(1)开拓系统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3个井筒。
设计开采11#煤层,开采水平标高为+785m。
11#煤层布置有一个综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
(2)提升运输系统矿井主斜井安装带式输送机和架空乘人装置,担负原煤运输任务和人员上下井任务。
副斜井安装一台JK-2.5×2(I)型提升绞车,担负矿井排矸、运料等辅助提升任务。
(3)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矿井总进风量为4344m3/min,总回风量为4528m3/min。
(4)供电系统矿井采用35kV双回路供电,双回路电源分别引自平遥兴盛煤化35kV开闭站不同母线段。
开闭站一回路引自平遥电力公司所属的城南110kV变电站,另一回路引自介休连福变电站110kV工业专线。
(5)排水系统副斜井井底设有中央水泵房及主、副水仓,中央水泵房安装三台MD155-67×4型耐磨离心水泵。
主水仓容积为1335 m3,副水仓容积为865 m3,排水管为两趟Φ194×5.5mm型无缝钢管,沿副斜井敷设出井。
(6)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矿井安装有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通讯联络、供水施救和压风自救等安全避险系统。
3.矿井证照情况《采矿许可证》编号:C1400002009111220043884,有效期:2014年11月15日至2015年11月15日。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编号:140000115964309,经营期限:2013年4月16日至2019年11月15日。
二、事故区域基本情况本起事故发生在4#煤采区0410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与封闭的041002工作面切眼贯通处。
(一)矿井禁采区及初步设计变更情况1.矿井禁采区情况由于该矿采矿许可证载明井田范围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山西省泉域边界范围及重点保护区划定的批复》(晋政函〔1998〕137号)确定的洪山泉域重点保护区有部分重叠,按照省水利厅“晋水资源函〔2012〕849号”和晋中市政府“市政函〔2012〕79号”文件中关于洪山泉域保护的有关规定,佛殿沟煤业井田南部面积约3.121km2的区域被确定为禁采区。
2014年11月15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了佛殿沟煤业的采矿许可证。
采矿许可证副本中注明:井巷工程标高至地表,洪山泉域重点保护区及普洞二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及其他重要建(构)筑物压覆资源禁止开采。
发生事故的4#煤采区位于禁采区范围内。
2. 4#煤采区初步设计变更情况根据批复的矿井初步设计,确定11#煤层为主采煤层,投产前期单水平(标高为+785m)开采9#、11#煤层,后期设一辅助水平通过暗斜井开采4#煤层。
由于该矿井田南部被列为洪山泉域保护禁采区,矿方于2012年4月25日委托晋中市煤炭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变更,2012年7月17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批复了该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后采区划分由原设计的五个采区变更为两个采区,首采工作面位置相应调整到新划分的11#煤一采区。
4#煤层不在设计的首采区范围内。
(二)4#煤采区主要系统情况1.4#煤采区生产系统形成情况2013年9-12月份,佛殿沟煤业超出设计范围施工了4#煤绕道、车场煤仓约60米的巷道工程,与4#煤原来的大巷贯通,同时对原有的约600米巷道进行了维护。
2013年12月施工完成后对该区域进行了密闭。
2015年3月14日,佛殿沟煤业打开了4#煤采区密闭,接通电缆,对巷道进行了维护,形成了4#煤采区的采掘作业场所。
2015年3月21日,开始在4#煤采区进行采掘作业。
2.4#煤采区采掘布置情况4#煤采区布置有一个回采、两个掘进工作面,分别是041001炮采工作面和0410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041003运输顺槽切眼掘进工作面。
041002工作面的运输顺槽和切眼已施工完成,在事故发生前处于封闭状态。
3.4#煤采区通风系统情况4#煤采区主要用风地点为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
041001炮采工作面采用一进两回W型通风方式。
在041002回风顺槽联络横贯向外约12米处安装有一台5.5kW局扇向0410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和041003运输顺槽切眼掘进工作面交替供风,事故发生时局扇向0410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供风。
4.4#煤采区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情况4#煤采区未建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供水施救和压风自救系统,采掘工作面未安装通讯设施,仅在运输大巷和采区煤仓附近安设了电话。
(三)4#煤采区劳动组织情况4#煤采区采、掘工作面每天分8点班(8:00—16:00)和16点班(16:00—24:00)两班进行作业。
回采工作面周一至周六生产,周日休息,掘进工作面每天进行作业。
如遇上级部门检查,立即封闭4#煤层,停止生产活动。
三、事故经过、抢险及报告情况(一)事故发生经过2015年6月7日8点班,矿井共有69人入井,其中,51人在11#煤系统作业,18人在4#煤采区作业(其中王世明、杨再洪、林中元3人属于16点班的工人提前入井)。
2015年6月7日7时15分,4#煤采区掘进队跟班队长任用武对8点班15名工人进行了工作安排。
8时左右,15名工人下井,9时左右,工人陆续到达4#煤采区。
当班安全员王云禄和瓦检员梁四清、跟班队长任用武先进入0410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安全检查后工人们开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