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高考题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高考题

勤建学校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第6周周末作业(满分:100分用时:80分钟)命题人:向祚平审核人:陈国庭得分:座位号:班级姓名任课教师家长签名 2014.10.10·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6分,共36分)1.[福建理综化学卷12]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燃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判断正确的是()A.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D.在20-25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mol·L—1·min—12. [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13]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b(g) 2c(g) △H 1<0;x(g)+3y(g) 2z (g) △H 2>0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3. [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12]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00mol 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H<0。

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gD.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是90%4、(13年山东理综·14)2SO 2(g )+O 2(g )3(g )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催化剂V 2O 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度一定增大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 .在t 1、t 2时刻,SO 3(g )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SO 3(g )生成的平均速率为2121c c u t t -=- 5、(上海)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 产生氢气体积v 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则曲线a 、b 、c 、d 所对应的试验组别可能是( )A .4-3-2-1B .1-2-3-4C .3-4-2-1D .1-2-4-36、.(广东)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 A .盐酸的浓度 B .铝条的表面积 C .溶液的温度 D .加少量Na 2SO 4二、非选择题(共计64分)实验序号 金属 质量/g 金属状态C(H 2SO 4) /mol·L -1 V (H 2SO 4)/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丝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丝 0.7 50 20 36 250 4 0.10 丝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丝 1.0 50 20 35 125 7 0.10 丝 1.0 50 35 50 50 8 0.10 丝 1.1 50 20 34 100 90.10丝1.150304440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V 2O 5 组别 c(HCl)(mol·L -1) 温度(℃) 状态 1 2.0 25 块状 2 2.5 30 块状 3 2.5 50 粉末状 42.5 30 粉末状(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

8、(全国16分)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3)实验室中现有24Na SO 、4MgSO 、24Ag SO 、24K SO 等4中溶液,可与实验中4CuSO 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 ;(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旌有 (答两种);(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 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 1= ,V 6= ,V 9=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 中的金属呈 色,实验E 中的金属呈 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4CuSO 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

但当加入的4CuSO 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

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9、(16分 广东)“碘钟”实验中,3I - + S 2O 82- = I 3-+ 2SO 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 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 来度量,t 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c(I -)/mol ·L -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 2O 82-)/mol ·L -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 /s88.044.022.044.0t 2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显色时间t 2=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 2的范围为 (填字母)A 、<22.0sB 、22.0~44.0sC 、>44.0sD 、数据不足,无法判断(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10. [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31](16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KI、0.2%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0.10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__________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成为蓝色。

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_______。

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表中Vx=__ _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3)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

该电池反应为:2Li(s)+I2(s)=2LiI (s)△H已知:4Li(s)+O2(g)=2Li2O(s)△H14 LiI(s)+O2(g)=2I2(s)+2Li2O(s)△H2则电池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___________极。

附加题:[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卷27](16分)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 KJ·mol-1、—285.8 KJ·mol-1、—283.0 KJ·mol-1,则生成1 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答案:1. A 解析:从图像中可以读出pH=2时,曲线下降是最快的,说明溶液的酸性越强,降解速率越大,所以B项错误。

一般来说,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R的起始浓度越小,其降解的速率越小,C项错误。

D项中可计算出其速率为0.04×10—4mol·L—1·min—1,D项错误。

A项中R都是完全降解,降解百分率都是100%。

这题是选择题的创新点,题给信息量大,考查学生能力全面,尤其是读图能力要求较高。

其中D项要注意横坐标的数量级,不太细心的同学要吃亏。

2.A试题分析: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对第二个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温度升高,导致第一个反应向逆反应移动;B、等压时,通入z气体,第二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器中温度升高;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D、等容时,通入z气体,第二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解: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气体的体积增大,平衡x(g)+3y(g)⇌2z(g)(△H>0)向左移动,反应放热,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由于该反应容器是一个不导热的容器,所以平衡a (g)+b(g)⇌2c(g)也向左(吸热方向)移动,c的物质的量减小,故A错误;B、等压时,通入z气体,增大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x(g)+3y(g)⇌2z(g)向左移动,由于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容器内温度升高,虽然导致第一个反应向逆反应移动,但移动结果不会恢复到原温度,故平衡时温度升高,故B正确;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即各组分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各组分的反应速率不发生变化,故C正确;3. 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及计算。

SO的生成速率和SO2的消耗速率都是正3反应速率,两者始终相等,不能说明已达平衡,A错;由于正反应是放热的,所以降温时平衡右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即正反应速率较小程度小于逆反应速率,B错;根据化学方程式知: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是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量的2倍,即0.63 mol,SO2不与BaCl2反应,则生成硫酸钡为0.63 mol,得到146.79 g,C错;根据平衡前后的压强比知反应前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0.315 g,即减小1-82.5%=17.5%,所以反应前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8 mol,O2为1.1 mol,则SO2为0.7 mol.消耗的SO2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即0.63 mol,转化率为0.63 mol/0.7 mol=90%,D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