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东南亚练习题(最新整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东南亚练习题(最新整理)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练习题一、选择题1.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和位置最北的岛屿是( )A.北海道、四国B.本州、四国 C.本州、北海道D.九州、北海道2.关于日本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ft是富士ft B.河流源远流长C.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D.樱花是日本的国花,秋季开放3.位于北海道和本州之间的海峡是( )A.濑户内海B.朝鲜海峡C.津轻海峡D.宗谷海峡4.日本的首都是( )A.东京B.神户C.大阪D.横滨5.下列属于日本传统服装的是( )A.旗袍B.唐装C.礼服D.和服6.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东北部B.日本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C.日本位于中国的南面D.日本位于南北半球的南半球7.有关日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民族构成复杂,有32 个民族B.日本和中国的文字是相同的C.日本的文化是东西方兼容的文化D.日本居民以门种人为主8.日本国内贫乏的资源是( )A.海洋资源B.水资源C.森林资源D.矿产资源9.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 )A.有适宜的气候条件B.有优良的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C.接近太平洋的大渔场D.受火ft、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小10.关于日本对外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原料和工业产品都需大量进口B.工业原料和工业产品都需大量出口C.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D.工业产品进口多,工业原料出口多11.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B.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C.农业发达,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D.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12.下列工业原料日本需要百分之百进口的是( )A.石油B.铜矿石C、棉花D.煤炭13.日本从中东主要进口的工业原料、燃料是( )A.煤B.石油C.铁矿石D.铜矿石14.日本的工业产品主要销往( )A.美国、西欧、东南亚B.美国、中亚、东南亚C.澳大利亚D.巴西、北非、西亚二、综合题15.读日本地图7-1,回答:(1)濒临的海洋:○1 ○2(2)邻国:○3 ④ ⑤(3)岛屿:⑥⑦⑧⑨(4)首都:A ,位于平原。

(5)最高峰:B ,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16.读日本工业分布图7—2,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区名称:①②③④(2)日本的工业区主要集中在洋沿岸和海沿岸,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主要是答:太平洋濑户内海日本工业原料缺乏,国内市场小,而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有优良的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3)日本所需的石油主要来自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而所需的铁矿石主要来自、等国;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答:日本工业原料缺乏,国内市场小。

17.读日本工业原料来源和所占比例图7—3 和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日本处于太平洋火ft地震带上,有火ft 200 多座,其中活火ft近肋座,火ft分布广,类型齐全,堪称“世界火ft博物馆”。

日本火ft分布以富士ft为中心,向各方延伸有8 个火ft带。

其中九州岛的阿苏火ft是世界上火ft口最大的火ft,火ft口东西宽1 8 千米,南北长24 千米,方圆80 千米,火ft口内又有10 多个火ft锥。

与火ft活动有关的是全国温泉遍布,共有温泉约1200 处。

日本地震频繁,有“地震国”之称,近百年来,5 级以上地震发生100 余次,—)强烈地震感约每3 年1 次,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4 次。

地震主要分布在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

1923 年9 月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东京房屋毁坏了73%,横滨达96%,死亡人数达15 万(1)日本大量出口的物品是( )A.稻米B.石油C.食品D.工业制成品(2)众所周知,日本资源贫乏,但由于所处的温暖湿润的气候及良好的环境保护,日本也有较丰富的( )A.石油和煤炭B.水力与森林巳铁矿和铜矿D.石油和铁矿(3)日本由西亚地区进口的商品是( )A.铁矿B.石油C.煤炭D.铜矿(4)读材料,分析日本为什么堪称“世界火ft博物馆”?日本为什么有“地震国”之称?答:日本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有火山 200 多座,其中活火山近 80 座,火山分布广,类型齐全。

日本地震频繁,近百年来,5 级以上地震发生 100 余次。

强烈地震感约每 3 年1 次,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 4次。

(5)日本经济发达,试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答:有利条件:多优良港湾,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高,科技和教育事业发达。

不利条件:工业原料和燃料缺乏;国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18.读材料“—次性筷子”,思考问题:提起一次性筷子,几乎无人不知,它起源于日本,后传入我国;但现在日本人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却是从中国进口的,数量达每年2 印亿双。

难道日本的森林已近枯竭?不,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8%,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可以说森林资源非常丰富。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用本国的木材来生产一次性筷子呢?是为了保护日本的生态环境。

他们把生态环境当作立国之本,对自己国家的树木不会、也不允许随便砍伐一棵。

为了防止建筑毁掉树木,还专门开办了“树木银行”,施工单位在施工场地挖出的树,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工程结束时,必须及时从“银行”取出来,栽到附近规划好的地方,保持原有的绿地面积。

1.日本从哪个国家进口一次性筷子?答:中国2. 日本进口一次性筷子是因为国内缺少森林资源吗?答:不是,他们是不想砍伐自己国家的树木,是出于一种对自己国家森林资源的爱护,对环境的保护,才不惜高价进口。

3.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答: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我国的林木资源,避免因森林覆盖率减少而引发的环境危害。

第二节东南亚一、选择题.1.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是( )A.泰国B.老挝C.印度尼西亚D.缅甸2.东南亚与中国陆界相邻国家的首都分别是( )A.仰光、曼谷、万象B.河内、金边、曼谷C.河内、万象、仰光D.万象、金边、河内3.东南亚各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玉米B.小麦C.水稻D.谷子4.关于马六甲海峡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B.是欧洲、非洲东行到东南亚、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C.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D.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5.东南亚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A.菲律宾B.马来西亚C.泰国D.印度尼西亚6.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A、伊洛瓦底江B.红河C、湄公河D.萨尔温江7.下列有关中南半岛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南半岛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与马来半岛共同组成东南亚B.ft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C.中南半岛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D.中南半岛地处低纬8.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A.ft河相间,纵列分布B.地形崎岖,火ft众多C.南高北低,以高原为主D.东高西低,以ft地为主9.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中亚B.西亚C.东南亚D.南亚10.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 )A.马来群岛B.西印度群岛C.日本群岛D.夏威夷群岛11.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是( )A.巴西B.泰国C.印度尼西D.马来西亚二、综合题12.读图7-4,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半岛B 河C 河D 江G 海峡H 海(2) A 所在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物产)生产国;F 所在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物产)生产国和(物产)出口国。

(3)E 所在的群岛,以气候类型为主。

(4)说出G 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答: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13.将下列首都与所在国家和附近的河流之间连线。

a.越南A.万象①红河b.泰国B.金边②湄公河d.柬埔寨D.河内④伊洛瓦底江e.缅甸E.仰光14.读马六甲海峡示意图7-5,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为洲,B 为洲,C 为洋,D 为洋。

(2)图中E 海峡的名称是海峡,它位于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洋与洋之间的海上通道。

(3)东南亚的位置特征为( )A.“五海三地之地”B.“十字路口”的位置C.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D.无法说清楚(4)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原因是这里的气候土壤,对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参考答案:第一节日本1C 2A 3C 4.A 5.D 6.B 7.C 8.D 9.B 10.C 11.B 12.C 13.B 14.A15.(1)太平洋日本海(2)俄罗斯中国韩国(3)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东京关东(5)富士ft16.(1)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2)太平洋濑户内海日本工业原料缺乏,国内市场小,而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有优良的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3)中东印度巴西(澳大利亚) 日本工业原料缺乏,国内市场小。

17.(1)D(2)B(3)B(4)日本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近 80 座,火山分布广,类型齐全。

日本地震频繁,近百年来,5 级以上地震发生 100 余次。

强烈地震感约每 3 年 1 次,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 4 次。

(5)有利:多优良港湾,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高,科技和教育事业发达不利:工业原料和燃料缺乏;国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第二节东南亚1.B 2.C 3.C 4.A 5.C 6.C 7.D 8.A 9.C 10.A 11.D12.(”马来半岛湄南河湄公河伊洛瓦底江马六甲海峡南海(2)棕油蕉麻椰子 (3)马来群岛热带雨林 (4)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个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13.广D—①卜C—③c—A——② d B 一②e---E 一④14.(1)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2)马六甲马来太平洋印度洋(3)B (4)湿热肥沃“”“”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