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以来法国、德国的代议制政体 试题

近代以来法国、德国的代议制政体 试题

2013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专题闯关》精选最新2013年模拟题专测专题十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近代以来法国、德国的代议制政体一、选择题1.(浙江省2013届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试题)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机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代议制度。

英国首相是下议院选举,议会选举结束后,国王(或女王)召见多数党领袖,邀请他出任首相并着手组阁。

美国总统选举是包括预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选举人”成立选举人团正式选举总统和当选总统就职典礼等几个阶段。

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机构帝国议会由各邦推选。

2.(江西省九江市2013年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C.平民可直选法国总统 D.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共和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此举是吸取了法国家族改民主政体为帝制历史教训,为了防止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掌握政权之后改变国家的政体所作出的规定。

故选D。

3.(江西省九江市2013年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德意志1871年宪法中明确规定,新统一的德意志帝国首脑称德意志皇帝(Deytscher Kaiser)而非德国皇帝(Kaiser yon Deutschland)。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德意志宪法在行政结构中体现为联邦主义B.德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从根本上得以解决C.宪法条款前者涉及各邦的领土统治权,后者与德意志民族联系起来D.宪法体现了普鲁士政治特色的印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德国1871年宪法。

强调德意志在于强调国家的统一,故选A。

B表述不符合史实。

C项表述错误,应该是前者与德意志民族联系起来。

D项与题意强调国家统一不吻合。

4.(北京市石景山区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威廉一世皇帝被称为“骑士皇帝”, 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

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C.德意志帝国已走上现代资本主义道路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德意志代议制度的建立。

根据材料中皇帝掌握权利,“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表明德意志属于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国家,有议员存在说明有代议制度的特点。

其余三项都没有准确概括材料内容。

5.(北京市石景山区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从中解读不正确的是A. 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B. 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形式的斗争、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上C. 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D. 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根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

1875年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时在1783年,D项说法错误。

其余三项均在选项中能够判断出来。

6.(2013年广东省五校高三联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7题)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①实行责任内阁制②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③议会都是两院制④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③④D. ①②④【答案】C【解析】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用排除法做,美国和德国内阁都是由元首任命,故不需要对议会负责,不是责任内阁制,排除①;德国代议制下,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力,保留浓厚封建残余,是不彻底和不成熟的代议制,排除②;答案是C.7.(2013年广东省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20题)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法律性文件。

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赋予全体公民充分的选举权,明确规定了印第安人和黑人无法享有与白人一致的权利,另外英法两国也是在19世纪末逐步实现普选权的,选择B项。

8.(2013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文科综合试题28题)《晨邮报·1789年7月21日论巴士底狱的陷落》:“英国人一定是丧失了所有的道德和自由感,否则怎么会对这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对它正在进行的庄严方式,不表敬仰赞赏。

凡有幸目睹这一伟大城市最近三天发展的同胞,一定不会认为我国的话是夸张的。

”“这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是指A.尼德兰革命B.法国大革命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答案】B【解析】考查法国大革命。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789年7月21日来判断出答案是B,考查学生是否有效的审题能力和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

9.(2013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8题)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

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B.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C.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D.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答案】C【解析】A项从“星条旗“等信息可以判断应该是美国,A项是美国国歌《星条旗》的歌词,也作《星条旗之歌》。

B项”神佑女王“等信息可以判断是英国,B项选自英国国歌,产生于18世纪40年代,原名《天佑国王》,1837年至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和1952年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后改称《天佑女王》,它是称颂英国国王的歌曲。

D项”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等可以判断是法国,歌词选自法国国歌《马赛曲》的歌词,此曲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首激励人民进行革命驱逐外敌的歌曲,影响较大。

C项较难判别。

了解相关资料,C 项选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歌,歌词采用的是19世纪德国诗人所写的一首反映当时德国人民心愿的诗《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

10.(2013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2题)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B.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C.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D.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答案】D【解析】本题较常见,由于法国封建势力较强大,而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出现了频繁地更换宪法的现象,说明走向共和的历程并不平坦,非常艰难。

11.(2013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25题)“1875年宪法”是法国迄今为止存在时间最长的宪法。

在下列关于该宪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票制共和”B.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C.规定总统的权力极大,两院的权力很小D.法国的共和政体并没有因为它的颁布而巩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1875年宪法。

根据所学可以了解到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两院的权力很小”错误,1875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

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12.(2013年辽宁省沈阳、大连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28题)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

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

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

上述材料表明: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答案】D【解析】考查德意志帝国。

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但从其后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威廉一世自称“德国皇帝”,可知在帝国内部存在地方分权势力,选择D项。

13.(2013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22题)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决定:“关于税收方面的经济特权,无论是人身的或实物的概应永远废除之,一切公民和—切财产均应纳税。

”这一决定的实质在于A.废除封建制度 B.废除经济特权 C.保护私有财产 D.否定等级制度【答案】D【解析】考查考生材料信息的获取与理解能力,需从现象入本质。

关键信息:1789年、经济特权。

14.(2013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7题)“玛丽安”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

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斗的玛丽安”形象影响法国各地;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

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是A.法国女性的代表B.法国民族的象征C.法国自由民主的象征D.法国贵族的代表【答案】C【解析】法国大革命时期和1880年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第二帝国时期是君主专制,“玛丽安”在前两个时期受到推崇,而在第二帝国时期转入地下,可以判断玛丽安是自由民主的象征。

AD两项说法完全错误;B项说法也可排除,这三个时期法国并非存在严重民族危机。

15.(2013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8题)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

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德国成为了一个工业强国,首要前提是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16.(山东省日照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模块考试)晚清世界历史教育教科书《万国历史》,有意删减或修改了原著中的某些词句,如将“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权利”删掉、将“法兰西革命”改为“法兰西变乱”、“革命时代”改为“旧学改革时代”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