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生如何与抑郁焦虑病人沟通

医生如何与抑郁焦虑病人沟通

医生如何与抑郁焦虑病人沟通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抑郁障碍是全球第四大疾病负担,也是导致患者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医生在忧郁病人就诊的时候要怎么沟通?下面小编整理了与抑郁焦虑病人沟通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与抑郁焦虑病人沟通的方法:就诊时候的沟通技巧
当患者走进诊室的时候我们要观察,观察的重点在哪呢?首先看他的伴诊情况,是谁陪她来就诊的,这对了解他的生活环境很重要,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情感支持****,我们首先要判断,比如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由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年男子陪着来就诊,无非就这几种情况,第一个考虑的是他爹,初步判断这个女患者感情生活不完整,要么单身、离异,至少夫妻感情不好吧。

看病对一个人来说是生活中重要的事,这个时候老公不来陪,情感支持在哪里?没有比家人的健康更重要的事需要去处理。

第二个想到的是她老公,三十来岁的女性嫁给六十来岁的男子,这个本身就是抑郁障碍的发病土壤了。

还可能是领导啊、同事什么的,都可能提示一些不合理的或者畸形的情感支持在里面。

当这个患者坐在诊桌旁就诊的时候,我们应当观察她的坐姿、体态、眼神、表情、说话的语气、语调、反应速度等,比如这个三十来岁的女性坐下后眼神飘忽不定,并不时回头看她的伴诊者,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这个患者非常没有安全感或者对伴诊者不信任感,这时我们可以示意伴诊者在门外回避,与患者单独交流。

我们要迅速与患者建立沟通关系,首先要做的就是倾听,抑郁障碍的患者通常希望倾诉,她们常常是情感宣泄有障碍,她们希望把积累的负能量的东西宣泄出来,又没有对象,所以,我们作为医生要以正能量来化解她。

其次就是共情。

医生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体验对方的感受,共情之后要给予希望,医生不能被患者的十年心酸一把泪带到沟里去嘛。

倾听之后要与患者进行互动式的交流,要以积极的目光,实时给予鼓励,要用目光传递正能量。

患者的倾诉往往是漫无边际的,甚至是逻辑混乱的,这时候我们要实时地提问,诱导,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

提问也是有技巧的,我们要以关心的而非审问的方式去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工作乃至家庭。

询问时要由易而难,首先要问她的躯体情况,比如“身体有哪些不舒服”啊之类的,逐渐深入地询问情绪以及精神问题。

要由浅入深地问,从现实中的压力以及对一些社会现象的
看法等,最后了解是否有自杀倾向。

当然,你不能上来就问“想不想自杀啊?”,那就完了,没准患者回去就想不开真跳了。

还有一个技巧就是“明知故问”,不仅是在考察患者的认知功能,更重要的是观察患者的伴诊者的反应,如果伴诊者在旁边认真倾听整个就诊过程,并适时参与回答医生的提问,说明患者的情感支持系统尚完善,至少家人对她是关爱的,所以她或者还是有希望的。

如果这个伴诊者一会儿一个电话,一会儿一个电话,或者在离患者很远的地方斗地主呢,你说他对患者的关心能好到哪儿去?情感支持系统不完善,这样的患者不好治疗,病情容易反复,自杀率也高。

提问从“开放式”到“封闭式”,要以患者最想说的开始到医生最关注的问题,这是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

什么是开放式提问呢?就是泛泛的、全面的,比如开始可以问“您怎么不好了?”或者“您那里不舒服了?”这样的一些问题。

封闭式提问就是要问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问失眠情况,可以问“平时几点睡觉?”、“躺下多久能入睡?”、“睡觉有没有做梦?”,甚至可以问“能说说昨晚的梦吗?”,这样的问题以深入了解患者是入睡困难呢?早醒呢?还是易醒梦多呢?还可以根据梦境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来判断抑郁的程度。

最核心的还在症状的询问,专科医生都懂的。

症状的询问一般遵循由易而难的原则。

比如从饮食、睡眠、精力到情绪再到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