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
的鉴别方法
第一步,首先我来说明一下这几种糖的性质。
还原性糖种类: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非还原性糖有蔗糖、淀粉。
还原性糖概念: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果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酮基,乳糖和麦芽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故它们都是还原糖。
第二步,由于葡萄糖、麦芽糖、果糖都是还原性糖,而蔗糖、淀粉是非还原性糖,所以用斐林试剂、班氏试剂、银氨溶液就能鉴别分类出其中有特征反应的四种还原性糖,另两种没有特征反应的为蔗糖、淀粉,而淀粉与蔗糖用碘水KI就能鉴别了,遇碘变蓝的为淀粉。
另一种就为蔗糖。
第三步,对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物质的鉴别,两种方法:
(1)将这四种物质的水溶液分别加入到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果糖,因为果糖会与Ca(OH)2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而其他三种糖没有这种现象发生。
(2)用溴水鉴别,葡萄糖、麦芽糖(都含有醛基)能使溴水褪色,与溴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糖酸,而果糖是酮糖(只有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醛糖),在酸性条件下不能被溴水氧化,所以不能使溴水褪色。
第四步,将一定量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分别与水混合,由于乳糖在冷水(常温下)溶解度很小,加水搅拌后不能完全溶解,所以混合后浑浊的就是乳糖,能完全溶解形成透明溶液的为另两种。
第五步,两种方法:
(1)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麦芽糖分别与H2在镍的催化下加热反应,消耗的H2多的为葡萄糖,少的为麦芽糖。
(2)葡萄糖、麦芽糖二者与苯肼反应,形成糖脎,成脎较快的为葡萄糖,成脎较慢的为麦芽糖。
补充:淀粉和乳糖在冷水(常温即可)中溶解度都较小,一开始就可以将他们与另外四种易溶的糖区分开。
斐林试剂配置:
将36.4g CuSO4.5H2O溶于200mL水中,用0.5mL浓硫酸酸化,再用水稀释到500mL待用;取173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71g NaOH固体溶于400mL水中,再稀释到500mL,使用时取等体积两溶液混合。
检测:
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2: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混合均匀,甲液量较多,乙液只需少量。
然后再注入)。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十八页说的是“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3: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4: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核糖、葡萄糖、果糖均为砖红色沉淀;蔗糖、淀粉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