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醉花阴_李清照

醉花阴_李清照



东 篱 把 酒 黄 昏 后 , 有 暗
纱 厨 , 半 夜 凉 初 透 。
销 金 兽 , 佳 节 又 重 阳 , 玉 枕

薄 雾 浓 云
醉 花 阴
永 李 昼 清 , 照 瑞 脑
南 渡 前
愁?
相思
(思念丈夫) 寂寞无聊之感
诵读
思夫
寂寞 无聊 之感
西 风 , 人 似 黄 花 瘦
香 盈 袖 。 莫 道 不 消 。 魂 , 帘 卷
叠词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 愁苦的感情基调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环境 心情 感受
茫然无着
寂寞冷清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寻寻觅觅(寻觅什么?为什么而寻觅? 寻觅的结果如何?)
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 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 者别的什么。环境孤寂,心情空虚, 无可排遣寄托。 寻觅的结果:冷冷清清 感觉中既有秋风的萧瑟,又有异地的 冷清,更有孤寂生活的清寒。既明指 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 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
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1)造语含蓄,意蕴丰富。诗人借气氛的渲染、贴切的比喻 构成西风瘦菊,佳节冷落,对花兴叹的艺术画面,离别之恨、 相思之苦尽含其中。 (2)比喻新奇传神。以黄色的菊花比相思的诗人,兼用菊花 品节高洁之意,形神兼备,耐人寻味。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香 盈 袖 。 莫 道 不 消 。 魂 , 帘 卷
东 篱 把 酒 黄 昏 后 , 有 暗
纱 厨 , 半 夜 凉 初 透 。
销 金 兽 , 佳 节 又 重 阳 , 玉 枕
薄 醉 雾 浓 花 云 阴 愁 永 李 昼 清 , 照 瑞 脑
• 背景:李清照的词以金兵南渡为界分为两个时 期,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前期作品真 实反映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些 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一剪梅》《醉花阴 》;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她不但连续经历了 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 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夫妻半生收藏的 金石文物已丢失殆尽。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 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 的寡妇。后期作品主要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 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隆重哀 愁,如《武陵春》《声声慢》.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物 行
动Hale Waihona Puke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薄雾”“浓云”“瑞 脑”“金兽”“玉 物 枕”“纱厨”“西 风”“黄花”来烘托心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呼应
总 结
词中通过多方渲染烘托,刻画了一个日夜
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形象。 上 描写闺中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 阕 环境,点出了 “愁思”的心境。
下 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
阕 无计,直接抒发离别的极度悲苦。
西 风 , 人 似 黄 花 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薄雾”“浓云”“瑞 脑”“金兽”“玉 物 枕”“纱厨”“西 风”“黄花”来烘托心情 行 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 心情 动
李清照 词 《醉花阴》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 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 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 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 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 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 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 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 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 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 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 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 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 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 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 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 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 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 孤独凄凉。 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时 令 时

景 物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景 物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东 篱 把 酒 黄 昏 后 , 有 暗
纱 厨 , 半 夜 凉 初 透 。
销 金 兽 , 佳 节 又 重 阳 , 玉 枕
薄 醉 雾 花 浓 云 阴 愁 永 李 昼 清 , 照 瑞 脑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物 行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以靖康之乱为界
前期的词作主要表现 后期的词作主要表现她晚年
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 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 自然美景与闺阁生活, 也抒写了夫妇之间的离 别相思。 的凄凉身世之感和寂寞愁苦之 情,这些作品或触景生情,或 托物寓意,委婉而深沉地抒发 她的故土之恋、家国之恨。词 调沉郁凄怆、悲凉哀惋。
香 盈 袖 。 莫 道 不 消 。 魂 , 帘 卷
东 篱 把 酒 黄 昏 后 , 有 暗
纱 厨 , 半 夜 凉 初 透 。
销 金 兽 , 佳 节 又 重 阳 , 玉 枕
薄 醉 雾 花 浓 云 阴 愁 永 李 昼 清 , 照 瑞 脑
西 风 , 人 似 黄 花 瘦
香 盈 袖 。 莫 道 不 消 。 魂 , 帘 卷
时 令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行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行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 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 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 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 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 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 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 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
风,人似黄花瘦。”
鉴赏探讨
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
(明诚)独驰马赴建康陛辞,冒大暑感疾,七月 于建康病危,八月卒。(清照)葬毕明诚,金兵已 迫建康,清照携带图书出逃。 ——李清照《金石录后续》
“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 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经奉化、上宁海至三门,入章安,至黄岩,具舟 入海,奔温州。自台州、明州回越州,次年赴杭。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薄雾”“浓云”“瑞 脑”“金兽”“玉 物 枕”“纱厨”“西 风”“黄花”来烘托心情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物 行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一)、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二)、间接写愁
借景抒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