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化贸易导论名词解释1、▲ATA单证册制度:是一种可以简化通关手续、节约通关费用和时间、降低持证人临时进出口货物风险,并且可以在一年内重复使用的被国际社会称为临时进出口货物的护照,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海关文件。
2、▲国际文化经纪人:指在国际文化市场中,以本国文化为立足点,以提升本国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为目标,为国家间文化产品流通的双方提供信息、促成交易而收取佣金等报酬的经营主体。
第一章国际文化竞争与国际文化贸易(填空)一、发展国际文化贸易的重要意义(文化生产和贸易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能够加快国民财富积累,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够向其他产业提供丰富的文化附加值,为其他产业的外贸出口打开广阔的道路,提升国家文化形象,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1、文化贸易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2、文化贸易对经济发展具有整体带动作用,文化经济表现出一种“整体效应”,它不仅仅是诸多经济功能中的一种,还是经济的发源地、经济的框架和经济的结构,文化经济的整体性效应解决了大型购物中心所暴露出的问题,妥善地解决了保护旧城风貌,传承城市文脉,同时增强旧城经济与文化活力,应对交通与土地压力等一系列问题,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贸易第一个方面的作用)3、文化生产以文化创造性活动为中心,层层扩散,形成文化产业生产体系4、文化产业的生产链:内容的创意、生产输入、再生产、交易5、文化产品和文化贸易的“火车头”作用包括两个层面:(1)从某一产业领域来说,文化产品本身所带动的是后期相关收入,是整个相关产业价值链的形成(2)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对外贸易战略来说,它甚至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增长6、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一般商品和特殊商品的双重属性,使得文化贸易在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该国的文化形象,加强其他国家对该国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文化贸易的第二个方面的作用)7、由于文化亲近感和文化认同感,文化贸易会形成巨大的整合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一个国家其他非文化产品的出口贸易,从而对增强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文化贸易的第三个方面的作用)8、发展国际文化贸易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出口结构从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本身的情况来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还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差现象,大力发展文化贸易,改变文化贸易中的严重逆差现状,进而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格局,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第二章国际文化贸易的学科定位与特点1、阿多诺的’文化批判“理论2、国际贸易: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3、文化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文化交换活动3、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商品性和艺术性。
4、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间:1994年4月,基本精神是自由贸易,即消除关税和商品进口配额5、人类五大文明:克里特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哈拉巴文明、中国黄河流域文明6传播媒介的五个阶段:口语传播阶段、手抄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媒介传播阶段、网络媒介传播阶段7、文化帝国主义:在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下诞生的,“新帝国主义”指的是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在获得民族独立的背景下,帝国主义的扩张战略由以军事手段和直接的殖民统治为主,转向以经济和文化为主8、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1)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2)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3)这种文化扩张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实现的第三章国际文化贸易的历史与现状第一节国际版权贸易的发展历史一、国际版权贸易的产生源于:a.社会经济尤其是印刷技术与音像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b.国际版权保护立法进程的发展2、英国是版权制度确立最早的国家,1709年,英国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安娜法》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版权贸易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知识经济的兴起第二节媒介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历史一、报纸、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1830年,英国出现了每份只卖一便士的“便士报”,标志着大众传播的真正兴起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节目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第四种传播媒体----互联网二、美国成为世界上主要电视节目输出国的原因1、在电视历史的进程中,美国制作的电视节目的总时数最多,它有较多的国家级电视台制作或买进节目,每天花较长时间播放节目2、美国电视制作商愿意以廉价的价格出售节目。
节目的价格取决于购买国市场的大小,观众可收视美国电视的时间以及该国的购买能力,这些价格远远低于一般国家制作同类电视节目的成本,从而鼓励了其他国家进口节目,以弥补自身制作能力的欠缺。
3、西方国家长期培养起来的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基于这种关系,美国的三大电视网已经分别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电视台建立了关系,这些关系都涉及到经济投资和国际电视网。
三、国际电影贸易的发展历史美国电影的发展:明星制、利用广播推销影片,提供类型日益分明,风格多样的影片、出产类型影片、注重商业效益,时刻注重受众的喜好、跨国界创造美国文化的全球效应四、日本、韩国队国际动漫、游戏市场的开拓1、日本动漫市场成熟原因遵循市场规律、漫画单行本“红皮书”的迎合受众需求,为年轻人创造了新的职业和梦想追求、增加游戏交流性与任天堂公司合作推出新款掌上游戏机、重视开拓海外市场第四章国际文化贸易的理论建构(多出名词解释、简答)第一节国际文化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方法一、需求与供给需求量是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价格2、消费者的货币收入3、相关商品价格4、消费者偏好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二、供给量是生产者(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影响供给的因素:商品自身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三、国际贸易理论阶段,重要理论家及其理论成果1、早期贸易理论阶段:重商主义2、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阶段(其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国际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可以增加社会财富,实现的手段是自由贸易政策和减少贸易壁垒)(1)、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贸易模型,他是第一个建立起市场经济学分析框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2)、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贸易理论3、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代表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根据这一理论,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应该根据本国生产要素的充裕度来组织生产,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四、现代国际贸易理论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现实出现了很多新特点1.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2、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3、各国的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4、当今的国际市场竞争主要以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为主五、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1、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的特征:商品的同质性,即各个厂商生产的商品都是一样的;单个厂商在市场中的微弱地位,他们的生产量的多少和变化不会对市场价格产生任何影响2、不完全竞争、价格歧视与国际贸易形成价格歧视的条件:①必须是不完全竞争;②市场必须是分割的,低价格市场上的消费者很难把商品倒卖到高价市场上获利;③在不同市场上,消费者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弹性不同3、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一般都为大公司、大企业(广泛用于分析国际文化贸易)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深圳的大芬优化村是典型的外部规模经济)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需求决定的贸易理论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者雷蒙得·弗龙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阶段2、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1)决定需求的因素:实际需求、喜爱偏好、收入水平(2)需求偏好与收入不同产生国际分工与贸易需求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一个国家的收入的变动◎国际文化贸易主要是在高收入的国家之间进行,是由其产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决定的。
低收入国家对文化类产品的消费非常有限,中国老百姓的消费结构的变迁就很有说明性◎20世纪60年代,中国老百姓的收入主要用于基本的生活需要,主要消费品是所谓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收音机,那时候文化消费贫乏◎1978年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收入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80年代后老百姓的三大件变成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进入90年代,经济快递发展,买房,少数富人开始买车,各种娱乐方式开始盛行。
◎21世纪后,互联网技术成熟,百姓进入了网络资讯的时代,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出国旅游,艺术品收藏,夜生活丰富起来★但是老百姓的需求的增加,并美誉刺激国内的厂商生产出足够多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的文化产业远远落后于人们需要的后面,国内的文化产品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要,中国出现了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
七、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与后发展国家的竞争战略建立国家竞争优势,善用四因素:生产因素;需求因素;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该理论强调形成国家的整体竞争优势,强调人力资本高级要素的培育,尤其是对企业结构与组织的作用、机遇的作用、产业配套的作用、政府政策的作用等给予特别的关注。
◎在我国运用这一理论的一个典范,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长足发展的原因1、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直接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迫使公司努力创意2、深圳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大力鼓励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资金、配套政策、人才培养、进出口、成果的转让等多方面加以扶持;此外还大力引进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国家级的研发中心3、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八、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主要研究在给定制度和技术(给定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不同产生资源的不同配置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即研究如何搭配不同的生产要素更为优化的问题。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效率,因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美国电影产业制作体制的特点1、以明星为中心的大制片厂和独立制作人共存的体制2、电影发行时一种垄断竞争的格局3、电影放映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4、美国电影产业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大发行商的规模经济优势,这一点是美国电影产业与其他国家电影产业相比竞争力超强的关键。
由于拥有庞大的电影市场,大发行商凭借其对国内发行市场的控制,获得规模经济,保证了他们的较高利润,降低了成本,形成了美国电影产业的强大竞争实力。
★总结:高度的专业分工和庞大的规模经济、开放性、垄断机制、企业是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体◎对我国电影体制发展的启示中国电影体制的最大弊端是市场化改革不够,尤其是发行环节,国内的电影发行公司没有完全脱离政府的附属机构,不是独立的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