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50.00分)姜夔平生好藏书,工于诗、文、词,亦精通音律,擅长书法。
其词既承续周邦彦衣钵,变软媚为清婉,又挹取词风,变雄健为清刚,清幽峭拔自成一宗。
()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暂无《花间词》是第一部的总集。
它的出现,使流行于民间市井里巷的曲子词全面进入文人创作领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体式——词的正式成熟。
()A.文人词B.民间词词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晁补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暂无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时,肃政廉访使臧梦解和陆垕“交章荐其才”,但始终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A.秦观B.晏几道C.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A.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号“梦窗”,平生多与词客、显贵交游。
为南宋后期著名词人,其词于忧念国事、感慨盛衰外,多游冶、酬酢之作,针线绵密,运意婉曲,造句冶炼,音律协和,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之为“词中李商隐”,但不免门径狭窄。
今存《梦窗词甲乙丙丁稿》。
()A.周密B.张炎C.吴文英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暂无《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这是词中最负盛名的写景佳句,词人以江柳轻烟、孤雁残月这二组意象构置了一幅清寂凄美的画面。
()A.韦庄B.冯延巳温庭筠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暂无柳永时代,曾亲撰《劝学篇》,大力宣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干钟粟”的功利主义读书观和人生观,柳永视功名利禄为“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夏云峰》)的思想,在当时确有离经叛道的意味。
()A.宋太祖B.宋徽宗C.宋真宗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暂无身处宋元易代的乱世,精神上压抑苦闷、物质上拮据困顿,老年寄居僧舍、檐下“听雨”的蒋捷,只有到一切皆空的思想中寻求精神依托。
()A.儒家B.道家C.佛家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暂无范成大18岁时,其父范雩去世。
移居昆山荐严寺(吴中名刹),读书十载,取唐•《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句,自号“此山居士”。
()A.贾岛B.孟郊C.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先生《论苏轼词》认为,苏轼词最可注意的成就在于:“能够极自然地用小词抒写襟抱,把自己平生性格中所禀有的两种不同的特质用世之志意与旷达之襟怀,作了非常完满的结合融汇。
”()A.林语堂B.叶嘉莹C.夏承焘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金明馆丛稿二编》云:“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A.王国维B.陈寅恪C.吴宓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
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飞卿,严妆也。
端己,淡妆也。
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可见在晚唐五代著名的三位词人中,对的评价最高。
()A.韦庄B.李煜温庭筠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冯延巳《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人归后。
”伊人独立小桥,任寒风入袖,直到林间月上,路断行人。
我们读到的是主人公内心一种深沉盘郁的孤寂、惆怅之感。
()A.残月B.新月C.晓月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长相思》:“桥如虹,水如空。
一叶飘然烟雨中。
天教称放翁。
侧船篷,使江风。
蟹舍参差渔市东。
到时闻暮钟。
”()A.朱敦儒B.陆游C.张志和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此词于汴京重阳宴饮而作。
这类“狂篇醉句”,不囿于男女幽怨,而是借佯狂歌酒抒泄人生落拓的限悲凉,见出他率真、疏放的人生沉着厚重的一面。
()A.晏几道B.秦观柳永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此词流露出戍边御敌、乡关万里的哀愁,故写来取境苍凉、笔力遒劲而词旨悲壮。
()A.范成大B.王安石C.范仲淹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古柏行》有过辛酸而又愤激的人生长叹:“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辛弃疾一生都未能施展自己匡时济世的文才武略,正是哪一位带有典型意义的“材大难为用”的悲剧性人物?()A.李白B.杜甫C.白居易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词在花间词固有的艳情题材中即事抒怀、触情兴发,重心已悄然转向自我。
但是,对应歌代言的限制真正予以突破的,是到了南唐词人手里。
()A.李珣B.韦庄欧阳炯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范成大,清人为之不平,何梦华抄本《石湖词》云:“成大虽以诗雄一代,而词亦清雅莹洁,迥异尘嚣。
”()A.诗名为词名所掩B.词名为诗名所掩C.诗名与词名俱盛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清•王士禛《倚声初集•序》,将唐宋词按创作主体个性气质与社会角色身份的不同分为四个种类:诗人之词,文人之词,词人之词,英雄之词。
辛弃疾属于一类。
()A.诗人之词B.文人之词C.英雄之词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暂无二、判断题(共50.00分)白石词一洗华艳而又屏除粗豪,别创一种清疏飘逸、幽洁冷峭之体,多用以抒写自己作为浊世之清客、出尘之高士的幽怀雅韵以及身世之感。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晁补之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称赞他“如精金美玉”。
平生奉儒而又融通佛、老,重视心性养练。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从周邦彦不同时期的羁旅行役词中,可以梳理出他宦游的心路历程:热衷功名——“江南倦客”的憔悴;浮沉不定——“梦入芙蓉浦”的思乡;厌倦漂泊——“事与孤鸿去”的沧桑;欲觅归所——“前事似梦里”的沉思。
这样的宦游心路衍变轨迹,在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为宦生涯中具有普遍意义。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范仲淹南逐途中,登岳阳楼感怀,写有《卖花声》词,“何人此路得生还?”这一仰天长叹语极沉痛,写出了面对前路的战栗恐惧感,概括了古今迁客之悲。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韩元吉号“南涧翁”,学识渊博,宋·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称他“南涧名家,文献、政事、文学,为一代冠冕。
”与叶梦得、张孝祥、辛弃疾等交往唱酬,词风雄浑悲凉亦相近。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蒋捷《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暮卷帘看,朝卷帘看。
故乡一望一心酸。
”所写乃漂泊流浪的客子之思。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蒋捷词有效学辛弃疾之处,但辛弃疾的“拍遍阑干”《水龙吟》,宣泄的是英雄志士才志难伸的苦闷;蒋捷的“栏干拍遍”《一剪梅》,更多的是对乱世隐者个人遭际的感叹。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就中国古代史来看,宋代士人的忧患意识、参与意识、担纲意识比其他历史时期都更为强烈,纠结着个人的和民族的英雄主义情结。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李清照《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吟咏桂花体轻性柔、情疏迹远的品格,那清新淡雅的美一如其人、一如其词,在同时代诸家词人的“浅碧深红”里,李清照“自是花中第一流”。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整个词意化用唐人韩偓《懒起》诗:“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但李清照词的写法更为别致,采用问答形式:“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一问一答跌宕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