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古诗鉴赏常识
• (8)闺妇怀人诗(闺怨) • 详见面对面186-190页
• 2、对仗 • 对仗是一种句法(字数相等,词性相 同,平仄相反[尾字仄起平收]) •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一二句描述背景,扣题)夜发清 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三 四句道出诗旨) •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 城。(一二句描述背景,扣题)此 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四句道出诗旨)
• 律诗的结构特征: • 一二七八句完成对诗题的表述(把 这四句抽出来,意思也是完整的) • 三四五六句是对题旨的渲染 • ①今夜鄜州月,②闺中只独看。 • ③遥怜小儿女,④未解忆长安。 • ⑤香雾云鬟湿,⑥清辉玉臂寒。 • ⑦何时依虚幌,⑧双照泪痕干。
• 3、结构 • 结构即章法。古人写近体诗讲究章法,全 诗分四层(绝句每句为一层,律诗每联为 一层),依次称为 “起”“承”“转”“合”。 • 起:紧扣诗题,提携全诗。 • 承:直承上文,多为较细致的描写。 • 转:推开一层,多为由写景转入写人。 • 合:点出主旨,收束全文,抒发情感。
绝句的结构特征: • 一二句完题(扣题,要带描述性), 第三句抛出(立意),第四句接住, 即三四句道出诗旨。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二句描述背景,扣题)劝君更 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三四 句道出诗旨)。面191
• 近体诗(唐以后诗歌) • (一)从体裁上 • (1)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 (2)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 (二)从内容题材上 • (1)送别留别诗(送别) • (2)山水田园诗(写景) • (3)托物言志诗(咏物)
• (4)怀古咏史诗(咏史) • (5)即事感怀诗(感怀)
• (6)边塞征战诗(边塞) 八句完成对诗题的表述(把这 四句抽出来,意思也是完整的) • 三四五六句是对题旨的渲染 • 登岳阳楼 • ①昔闻洞庭水,②今上岳阳楼。 • ③吴楚东南坼,④乾坤日夜浮。 • ⑤亲朋无一字,⑥老病有孤舟。 • ⑦戎马关山北,⑧凭轩涕泗流。
• 律诗的结构特征: • 一二七八句完成对诗题的表述(把这四句 抽出来,意思也是完整的) • 三四五六句是对题旨的渲染 • 旅夜书怀 • ①细草微风岸, ②危樯独夜舟。 • ③星垂平野阔, ④月涌大江流。 • ⑤名岂文章著, ⑥官因老病休。 • ⑦飘飘何所似, ⑧天地一沙鸥。 • 面191
• 古诗词的鉴赏(6~9分题) • 大纲解读: • 考查要点:(1)正确理解字句的含义;(2 对文学知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的识记、 理解;(3)对修辞手法和技巧的辨识、理 解;(4)对意境、艺术形象、主旨的把握; (5)对感情基调、艺术风格的把握;(6) 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 “考纲”考查重点: • ①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诗词鉴赏常识
基本常识 1、体制 2、对仗 3、结构
• 1、体制: • 古体诗:四言、五古、七古、杂言、乐府 歌行 近体诗(格律诗):五律、七律、五绝、 七绝、排律(五排、七排) 古诗:押韵宽泛,字数不限,句式自由。 • 律诗:押韵严格,字句固定,平仄分明, 对仗工整。 • 词和曲的知识略
• 附录: • 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 • (1)古诗四言、五言、 七言、杂言等 • 《诗经》开创现实主义诗歌传统 • (2)楚辞:六言为主 开起浪漫主义先河 • (3)乐府诗:五言为主 奠定了中国古典 诗歌以五言、七言的为主的基础 • 注: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 →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 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