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模电实验报告篇一:模电实验报告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放大电路的失真研究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韩佳伟学生姓名:合作者:蒋明宇李祥学号:任课教师:13212065 白双XX年6月16日目录实验报告 ................................................ ....................... 1 实验题目:放大电路的失真研究 ....................................... 1 1 实验题目及要求 ................................................ ................. 2 2 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 ................................................ ......... 3 2.1 实验目的 ................................................ ....................... 3 2.2 知识点 ................................................ ......................... 3 2.3 非线性失真原理介绍 .................................................3 3 实验过程 ................................................ .............................4 3.1 选取的实验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 4 1截止失真、饱和失真、双向失真.............................. 4 2交越失真 ................................................ ...................... 6 3非对称失真 ................................................ .................. 8 4增益带宽积 ................................................ .................. 9 5语音放大电路 .............................................................. 9 6 容性负载 ................................................ ................... 10 3.2 每个电路的讨论和方案比较 ................................... 11 3.3 分析研究 ................................................ ................... 12 4 总结与体会 ................................................ ....................... 17 4.1 通过本次实验哪些能力得到提高,哪些解决的问题印象深刻,有哪些创新点? .. (17)4.2 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 18 5 参考文献 ................................................ (18)1 实验题目及要求题目:失真放大电路的研究要求:(1)输入一标准正弦波,如图1(a),频率2KHz,幅度50mV,输出正弦波频率2KHz,幅度1V。
(2)图1(b)是电路输出波形,若达到要求,如何设计电路,并修改。
(3)图1(c)是电路输出波形,若达到要求,如何设计电路,并修改。
(4)图1(d)是电路输出波形,若达到要求,如何设计电路,并修改。
(5)输入一标准正弦波,频率2KHz,幅度5V,设计电路使之输出图1(e)输出波形,并改进。
(a)(b)图1(f)2 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2.1 实验目的(1). 掌握失真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解决电路的失真问题——提高系统地构思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掌握消除放大电路各种失真技术——系统地归纳模拟电子技术中失真现象。
(3). 具备通过现象分析电路结构特点——提高改善电路的能力。
2.2 知识点(1). 截止失真、饱和失真、双向失真、交越失真等。
(2). 射极偏置电路、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和负反馈电路。
(3). 克服各种失真的技术。
2.3 非线性失真原理介绍失真现象:一个理想的放大器,其输出信号应当如实的反映输入信号,即他们尽管在幅度上不同,时间上也可能有延迟,但波形应当是相同的.但是,在实际放大器中,由于种种原因,输入信号不可能与输入信号的波形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叫做失真.非线性失真:放大器件的工作点进入了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区,使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不再保持线性关系,这样产生的失真称为非线性失真。
非线性失真产生的主要原因:(1)晶体管等特性的非线性;(2)静态工作等位置设置的不合适或输入信号过大。
由于放大器件工作在非线性区而产生的非线性失真有5种: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双向失真、交越失真和不对称失真。
非线性失真的特征是产生新的频率分量,即产生输入信号的单频分量为基波分量的高次谐波分量。
3 实验过程3.1 选取的实验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 1截止失真、饱和失真、双向失真分析知道,满足要求的电路很多,我们可以采用射级偏置电路。
原理图饱和失真截止失真篇二:模电实验报告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放大电路的失真研究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XX 年 6月7 日目录《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设计 1.设计题目及实验要求 2.实验目的及知识背景2.1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2.1.1截止失真 2.1.2饱和失真 2.2 双向失真 2.3 交越失真 2.4 不对称失真 2.5 增益带宽积 2.6 容性负载2.7 语音放大 3实验过程3.1截止、饱和、双向失真电路 3.2交越失真电路 3.3不对称失真电路 3.4 增益带宽积 3.5 容性负载 3.6 语音放大 3.7 失真研究 4总结与体会 5参考文献1 实验题目及要求基本要求(1)输入一标准正弦波,频率2kHz,幅度50mV,输出正弦波频率2kHz,幅度1V。
正常波形顶部失真底部失真双向失真交越失真非对称失真(2)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实验报告(3)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思考:npn型组成的共射放大电路和pnp型组成的共射放大电路在截止和饱和失真方面的不同。
(4)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思考:共基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与共射放大电路在截止和饱和失真方面的不同。
(5)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设计电路并改进。
讨论产生失真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思考:双电源供电的功率放大器改成单电源供电会出现哪种失真?如何使单电源供电的功率放大器不失真?实验报告2、发挥部分(1)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设计电路并改进。
讨论产生失真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2)任意选择一运算放大器,测出增益带宽积fT。
并重新完成前面基本要求和发挥部分的工作。
(3)将运放接成任意负反馈放大器,要求负载2kΩ,放大倍数为1,将振荡频率提高至fT的95%,观察输出波形是否失真,若将振荡器频率提高至fT的110%,观察输出波形是否失真。
(4)放大倍数保持100,振荡频率提高至fT的95%或更高一点,保持不失真放大,将纯阻抗负载2kΩ替换为容抗负载,观察失真的输出波形。
(5)设计电路,改善发挥部分(4)的输出波形失真。
3.附加部分(1)设计一频率范围在20Hz~20kHz语音放大器。
(2)将各种失真引入语音放大器,观察、倾听语音输出。
4. 失真研究(1)由单电源供电的运算放大器电路会出现哪种失真?(2)负反馈可解决波形失真,解决的是哪类失真?(3)测量增益带宽积fT有哪些方法?(4)提高频率后若失真,属于哪类失真?篇三:模电实验报告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授课教师张秀梅学XX00802101专业摘要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产生标准信号的电子仪器,是工业生产和电工、电子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之一。
本文采用分立元器件设计了可输出正弦波的电子琴,介绍了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电路参数计算方法、电路仿真结果,并进行了电路制作。
所设计的信号发生器由振荡电路、稳幅电路、正弦波调幅电路、电路组成。
采用RC振荡方式产生振荡信号,通过二极管IN4148和运放UA741cp实现振荡信号稳幅,调幅之后输出正弦波信号。
采用了多级电阻和多级双联电位器实现频率的分段。
本文设计的频率琴是通过改变RC选频网络的参数来实现频率的变化,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等特点,经仿真和实际电路制作验证,其产生的正弦波。
关键词:电子琴;信号发生器;RC震荡;选频网络目录第1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信号发生器的应用 ................................................ (4)1.2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 (5)1.3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 (6)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信号发生器的实现方法 ................................................ .. 72.2 本设计总体方案 ................................................ .. (7)2.3 正弦波信号生成方案 ................................................ (8)2.3.1 振荡信号的生成方法 (8)2.3.2 RC振荡原理与振荡条件 .................................... . (8)2.4 频率方案 ................................................ . (11)第3章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 ................................................ .. 93.1 RC振荡与稳幅电路设计 .................................................123.1.1 电路参数计算 ................................................ (12)3.1.2 电路仿真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