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肩关节周围炎诊疗规范

肩关节周围炎诊疗规范

一、肩关节周围炎诊疗规范
定义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是由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而引起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

又称粘连性关节囊炎,俗称五十肩、冻结肩。

在康复医学领域,肩周炎主要是指特定年龄发生的无特殊诱因的肩
关节周围炎症,而不是其他疾病或者外伤导致的继发性肩关节功能障碍。

2.病因与病理
(1) 病因:病因不明。

主要与肩关节退行性病变、肩部的慢性劳损、急性外伤、受凉、感染及活动减少等因素有关。

颈椎疾病造成的肩部神经营养障碍可能也是病因之一。

2)病理:急慢性损伤可致关节囊、韧带和肌肉损伤,使关节囊变薄和出
囊、肩韧带或冈上肌断裂,肩峰、嚎突或肱骨大结节骨质增生等,或发生无菌性
性坏死、粘连、钙化等病理改变
检查方法

(1) 视诊:观察两肩外形是否对称,高低是否一致,有无畸形(斜方肌瘫痪表现为平肩前锯肌瘫痪者上肢向前平举时表现为翼肩;三角肌瘫痪者,肱骨重力可致关节半脱位;肩关节创
伤性脱位,肩峰突出形成方肩)。

肩关节轻度肿胀时不易看出,正常情况下锁骨的外下方是回陷的,肿胀时则该处膨隆
(2) 触诊:压痛部位往往比较弥散。

肩关节周围有多个压痛点,主要是肌腱与骨组织附着
点及滑囊、肌腱处
(3) 活动度:测量肩关节屈
曲、伸展、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的角度,并做记录
⑷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可以作为鉴别诊断的工具
4.临床表现
(1)临床特点:50 岁左右发作,病程数月,有明确的自愈倾向
(2) 主要症状:肩关节疼痛,关节活动障碍。

疼痛特点为肩关节钝痛,急性重者一触即痛可能是组织有撕裂;有的按压时反而减轻,表现为慢性疼痛,夜间疼痛为著。

运动功能障碍为外展、前屈、外旋和内旋受限。

病程长者可因神经营养障碍及失用导致肌肉萎缩,三角肌最显著
5.鉴别诊断
(1)肩关节不稳定:多数有创伤史,肩部疼痛,夜间痛明显,创伤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受限。

部分者查体有肩部松弛、半脱位,X 线有特殊改变
(2)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因C 神经根受到刺激出现肩部疼痛,而长时间疼痛、肌痉拿又可导致慢性损伤性炎症,故颈椎病可有肩部症状,也可继发肩周炎。

两者主要鉴别点是颈椎病时单根神经损害少,往往有前臂及手的根性疼痛,且有神经定位体征。

另外,头颈部体征多于肩周炎
(3) 肩部肿瘤:肩部肿瘤虽较其他疾病少见,但后果严重。

临床上有时将中老年人的肩痛长期以肩周炎或颈椎病治疗,从而延误诊断。

因此,疼痛进行性加重,不能用固定患肢方法缓解终,并出现轴向痛者,均应摄片检查,以除外骨病
D 左: 要排除心胜疾病,右肩痛要排除肝胆等疾患
6•治疗要点①一般治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痛点局部封闭。

②物理治疗:超短波、红外线、磁疗、低、中频电疗、运动训练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