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悲剧创作论

悲剧创作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最渊博的学者,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最博学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竟雄霸了两千年,其中文艺本质论、文艺功用论、悲剧论影响很大
四、悲剧创作论
在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年代,悲剧艺术十分繁荣。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系统的总结了古希腊悲剧艺术的实践经验,行程最早的以情节论为中心的悲剧理论,同时在历史上第一次概括了悲剧的定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

对后世特别是对西方悲剧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悲剧的定义和结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提出了西方文艺理论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悲剧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 关于悲剧情节,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整一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悲剧必须具备六个成分,即:情节、性格、措辞、才智、情景、歌曲。

在这些成分中,最重要的就是情节,即剧情的安排。

他说:“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

”因为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模拟某种性格,而在于模拟某一行为,通过行为表现性格。

他说:“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

”亚里士多德主张,戏剧应该以情节为中心,不能以性格为中心,要求戏剧情节应该统一、完整和长度适当。

戏剧情节只限模拟“一件行为”,所有事迹都要围绕这一行为,事迹之间应有或然或必然的联系,每个事迹都是整体中的有机成分。

剧情安排必须体现事件内在的有机联系,必须反映行动发展的必然规律。

情节必须有适当长度,观察时间太短,则印象模糊;观察时间太长,则印象零碎。

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情节整一律”,不只是着眼于戏剧的形式美,它既是对作品形式的要求,也是对作品内容的要求。

关于悲剧人物,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过失说”。

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着重探讨悲剧人物的品质和遭遇,他认为悲剧的特殊功能是激发怜悯与恐惧。

他解释说:“怜悯是因为此人不应有此大难,恐惧是因受难者是我辈中人,怜悯是怜惜不应之难,恐惧是为如我者恐惧。

” 因此他认为,理想的悲剧人物应该是:既不大德至善,也非穷凶极恶,而是“介乎这两者之间:它不以美德或正义著称,他所以陷于否运,并非引起邪德败行,而是由于…过失‟……甚或宁要更好,不要更劣。

” 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首先含有丰富的辨证因素:悲剧人物不是无辜受难,而却犯有过失,所以咎由自取并不违背道义原则,同时,悲剧人物没有邪德败行,但却遭到严惩,所以值得同情,能够引起怜悯与恐惧。

其次“过失说”打破了传统的命运观念。

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不应只归结为人所无法驾驭的命运,而应到人自身的性格与行为中去寻找,要重视人的责任与完善。

例如伟大的悲剧作家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

迷茫、焦虑、惶惶不安、的情绪和心态,笼罩在哈姆莱特复仇的整个过程中,也就有了他行动上的犹豫和延宕,使他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不是他没有复仇的机会和方法,而是他的性格的缺陷导致他的悲剧性,从而被史学史上称为“延宕的王子”。

中国悲剧性人物也是如此。

例如司马迁笔下的项羽,他骁勇善战、粗中有细,但他性格的弱点导致了他的灭亡。

“妇人之仁”使他在鸿门宴上错过了杀刘邦的机会,以至最后兵败乌江,自刎而亡。

关于悲剧作用,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净化说”。

亚里士多德在悲剧定义的末尾提到,通过人物的动作,“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以取得悲剧的效果,此外,他在《政治学》卷八《论音乐教育》中也讲到“净化”:“某些人特别容易受某些情绪的影响,他们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受到净化,因而心里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

因此,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

”这种情感之所以得到净化,是由于观众受了理性的指导,满足了无害的快感,从而引起道德作用和审美效果,赋予“净化”以积极的教育意义。

“净化”的要义在于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感到一种舒畅的松弛,从而恢复心理的健康。

悲剧的净化作用就是使过强的怜悯与恐惧得以疏导,使过弱的怜悯与恐惧受到激发,从而在剧情的引导之下达到适度;经过多次戏剧陶冶,这种适度的感情就会成为习惯,借此获得心理健康,并且培养伦理德性。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含有丰富的辩证因素。

首先,他把悲剧人物的塑造和观众的心理效果紧密的联系起来,开创了悲剧乃至文艺研究的心理学方向。

其次,他把悲剧的原因归结为悲剧主人公的性格和行为的内部而不是外部。

亚里士多德反对古希腊以来的命运悲剧观,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

当然,他把名声显赫、出身贵族的奴隶主作为悲剧的主
人公,流露了他的贵族意识,是历史的局限性。

他的悲剧理论的根本缺陷,是不理解悲剧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对决定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几乎毫无触及,因而没有更深刻的揭示悲剧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以上是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一些文艺主张。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