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粉尘防爆空间重点检查内容参考

粉尘防爆空间重点检查内容参考

《全省深化冶金等工贸行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9号)
现场查看
除尘系统不得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全省深化冶金等工贸行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9号)
现场查看
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需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全省深化冶金等工贸行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9号)
现场查看
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需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全省深化冶金等工贸行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9号)
现场查看
落实动火作业审批制度,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动火作业时,落实停止生产作业、制定作业方案、落实防控措施。
查看相关制度、规程。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排查、辨识本企业的有限空间,并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七条
查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教育培训
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全省深化冶金等工贸行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9号)
现场查看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需采用防碰撞火花作业工具。
《全省深化冶金等工贸行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9号)
现场查看
粉尘清理
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需及时规范清理。
《全省深化冶金等工贸行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9号)
《全省深化冶金等工贸行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9号)
现场查看
防设施。
《全省深化冶金等工贸行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9号)
现场查看
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需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粉尘防爆企业
建构筑物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不得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且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充足。
《全省深化冶金等工贸行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9号)
现场查看
除尘系统
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不能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不得互联互通。
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六条
查看教育培训资料
作业审批及执行
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并严格执行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五条
查看制度资料及作业审批手续
安全警示标志设置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现场查看
涉有限空间企业
有限空间作业制度和规程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2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4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5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6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五条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十九条
现场查看
通风检测仪器装备配置
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涉有限空间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通风检测仪器,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十二条
查看设备配备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
查看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全省深化冶金等工贸行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9号)
现场查看
干式除尘系统需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全省深化冶金等工贸行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9号)
现场查看
除尘系统是不得用正压吹送粉尘,且需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
应急演练
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
查看演练资料
外委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工贸企业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应当发包给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方,并与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工贸企业应当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