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达变频器故障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花了2个晚上总结出来的所有台达变频器无显示故障解决办法花了2个晚上总结出来的所有台达变频器无显示故障解决办法本文来源:台达变频器兴陆官网台达变频器无显示故障的维修?例一:一台台达变频器VFD-F功率为11KW故障现象:通电无显示故障?故障分析:变频器高压直流供电LED灯亮,说明高压直流供电正常。
检测低压直流供电都没有直流电压,这正是开关电源电路不工作的现象。
开关电源电路不工作实际上就是开关管(K1317)不工作,检测直流电压没有送过来。
查出是连接高压直流电端与脉冲变压器初级端之间降压电阻损坏开路。
故障原因:降压电阻老化损坏开路,致使高压直流电未能加到脉冲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
开关电源无法工作,整个变频器无低压直流供电,出现无显示故障。
故障处理:更换降压电阻。
?例二:一台台达变频器VFD-M功率为7.5KW故障现象:没有任何显示,黑屏?故障分析:测量IGBT模块正常,拆开机器,发现电源电路有明显炸黑的痕迹,说明开关电源已经烧坏。
测量开关管K1317损坏,Z1二极管IN4746开路,保护电阻R1,R8,1R/1/2W 断路,LED灯也炸飞,只有UC3844正常。
故障原因:由于器件老化造成。
?故障处理:更MOS管K1317,R1,R81R/1/2W,二极管IN4746,变频器恢复工作。
例三:一台台达变频器VFD-F功率为1。
5KW故障现象:没有任何显示?故障分析:变频器高压直流供正常,面板无任何显示,而且变频器控制电路上都没有一点电压,属于开关电源电路不正常工作。
故障原因:变频器是由UC3844损坏后输出电流高电平,使开关管长期导通状态,长时间过流导致开关管损坏。
故障处理:检测开关管K1317漏极上电压正常,测得控制极上无脉冲信号,而只有一直流电压。
这说明UC3844输出信号不正常,经检查UC3844已经损坏,同时开关管K1317也损坏。
更换已坏的无器件即可正常工作。
例四:一台台达变频器VFD-B小功率5。
5KW故障现象:无显示?故障分析:变频器通电后,面板无显示,但高压LED指示灯亮。
检测变频器无低压直流供电,开关电源也正常,直流电路也没发现什么短路,开路,断路现象,那故障会出在那里,后来就用最笨的方法——替代法,把T1变压器替换一个新的变压器,上电测试还真的有直流电压了,这说明是T1变压器损坏。
故障原因:由于变频器使用几年了,变压器老化损坏造成。
?故障处理:更换变压器即可?例五:一台台达变频器风机型30KW故障现象:显示不正常。
?故障分析:变频器高压LED指示灯亮,主控板上的LED指示灯也亮,这说是变频器开关电源正常。
主板和主控板上的直流电压也都正常如(5V、10V、15V、24V)都有。
后来用示波器检测主控板,发现有一个芯片HC245有输入电压和信号,而无输出信号,可能就是它损坏故障原因:用户可能在使用变频器时,经常带电扒插操作面板,造成主控板上的芯片HC245损坏。
故障处理:更换芯片HC245即可。
变频器功率模块损坏的维修?例一:一台台达变频器注塑专用5。
5KW故障现象:静态测量逆变模块正常,整流模块损坏。
?故障分析:整流器损坏通常是由于直流负载过载,短路和元件老化引起。
测量PN之间的反向电阻值,(红表笔接P,黑表笔接N),可以反映直流负载是否有过载短路现象。
测出PN间电阻值150R,正常值应大于几十KR,说明直流负载有过载现象。
逆变模块是正常的可以排除,检查滤波大电容,均压电阻正常,测制动开关元件损坏短路,拆下制动开关元件测PN间电阻值正常。
故障原因:制动开关元器件的损坏可能是由于变频减速时间设定过短,制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制动电流而损坏。
整流模块长期处于过载状况下工作而损坏。
故障处理:更换制动开关元器件和整流模块。
?例二:一台台达变频器大11KW故障现象:静态测量逆变模块正常,整流模块损坏。
?故障分析:测量PN之间的反向电阻值正常。
初步认定直流负载无过载、短路现象。
在拆卸变频器时,发现主电路有过打火的痕迹,继而发现短接限流电阻的继电器触点打火后烧坏连接在一起,这可能就是整流器损坏的原因所在。
故障原因:变频器通电瞬间,充电电流经限流电阻限值后对滤波电容充电,当PN间电压升到接近额定值时,继电器动作,短接限流电阻(俗称软启电阻)。
因继电器是常开触点,由于损坏而触点始终闭合,短接了限流电阻,导致整流器损坏。
故障处理:更换继电器,整流模块即可。
?例三:一台台达变频器水泵专用22KW故障现象:逆变模块正常,整流模块损坏,运行中报欠压故障。
?故障分析:打开机器在主电路发现异常,整流模块的三相输入端的V相有打火的痕迹;后来通电变频器在轻负载运行下正常,当负载加到满载时运行一会就报欠压。
初步认为整流模块自然老化损坏,(已经用三年多)故障原因:由于变频器不断的启动和停止,加之电网电压的不稳定或电压过高造成整流模块软击穿(就是处于半导通状态,没有完全坏,低电流下还可运行)。
故障处理:更换整流模块?例四:一台台达变频器功率2。
2KW故障现象:整流模块正常,逆变模块损坏,报软件过流故障。
?故障分析:拆下机器主板先测验驱动电路,在驱动电路上未发现异常。
给直流信号,检测驱支信号,发现有一路驱动输出无负压值。
测量波形幅真明显大于其它五路波形。
检测负压上的滤波电容正常,检测稳压二极管Z2损坏。
故障原因:IGBT因驱动信号电压过高而损坏。
故障处理:更换稳压二极管。
?例五:一台台达变频器用了两年7。
5KW故障现象:整流模块正常,逆变模块损坏,报过流故障。
?故障分析:打开变频器,变频器内部堆积了厚厚的灰尘,还有一些油污,变频器输出端不有明显的打火过的痕迹。
清洗后检查没有什么异常。
可以认定是变频器输入端打火产生电流所致(由于变频器的绝缘性降低了,所以通电就会打火拉弧)。
故障原因:变频器是电子产品需要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维修,这对减少变频器故障和延长变频寿命是非常重要的。
国内很多用户对这一点还做得不够,直到变频器出现故障到维修还是没有这个观念。
故障处理:清洗变频器内的灰尘,更换IGBT模块。
通过面板显示故障来维修变频器?例一:一台台达变频器从北方送过来的1。
5KW故障现象:显示OCU(过流)故障分析:给变频器通入直流测试电源后,显示过流故障OCU,(这是我们公司变频器比较常见的故障),认为是电流检测保护电路有问题,对电流保护检测电路进行全面的测量,并没有发现任何不正常的现象。
再次通电还是显示这样的故障,奇怪的是这个故障可以复位,这个现象提醒了我,根据经验分析,更换驱动电路内的滤波电容应该会有所收获。
因为平时修理旧变频器时,都必须将驱动电路的滤波电容(一般是贴片电容)更换新电容,因为这些电容容易老化。
把全部的电容更换下后,上电运行正常。
在于其他智能(plc、dcs系统)配合后,可实现多重控制策略和闭环调节,变频器的应用误区和弊端及应对策略其本身也具备较为完善的保护功能。
但在实际应用和安装环境中,却存在许多误区。
正视矛盾的所在,规避风险,合理运用,才是提高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误区一:在变频器输出回路连接电磁开关、电磁接触器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场合需要使用到接触器进行变频器切换:如当变频故障时切换到工频状态运行,或是当采用一拖二方式,一台电动机故障,变频器转向拖动另一台电动机等情况。
所以许多用户会认为在变频器输出回路加装电磁开关、电磁接触器是标准的配置,是安全断开电源的方式,事实上这种做法存在较大的隐患。
弊端:在变频器还在运行的时候,接触器先行断开,突然中断负载,浪涌电流会使过电流保护动作,会给整流逆变主电路产生一定的冲击。
严重的,甚至会使变频器输出模块igbt造成损坏。
同时,在带感性电动机负载时,感性磁场能量无法快速释放,将产生高电压,损伤电动机和连接电缆的绝缘。
应对策略:将变频器输出侧直接与电动机电缆相连,正常起停电动机可以通过触发变频器控制端子来实现,达到软起软停的效果。
若必须在输出侧使用,则必须在变频调速器输出与接触器动作之间,加以必要的控制联锁,保证只有在变频调速器无输出时,接触器才能动作。
误区二:设备正常停运时,断开变频器交流输入电源在设备正常停运时,很多用户习惯于断开变频器交流输入电源开关,认为那样更安全、也可以节能。
弊端:此种做法,表面上似乎可以起到保护变频器不受电源故障冲击的作用。
实际上,变频器长时间不带电,加上现场环境湿度影响,会造成内部电路板受潮而发生缓慢氧化、逐渐出现短路现象。
这就是在变频器断电停运一段时间后,再次送电时会频繁报软故障的原因。
应对策略:除设备检修外,应使变频器长时间处于带电状态。
除此之外,还应开启变频控制柜的上下风扇、在柜内放置干燥剂或安装自动温湿度控制加热器,保持通风和环境干燥。
误区三:露天或粉尘环境下安装的变频器控制柜采用密封型式在部分厂矿、地下室、露天安装使用的变频器控制柜,会经受着如高温、粉尘、潮湿等恶劣环境的严酷考验。
为此,很多用户会选用密封型式的变频柜。
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雨、防尘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变频器散热不良的问题。
弊端:控制柜密封严实会使得变频器因通风散热能力不足而引起内部元器件过热,热敏元件保护动作,造成故障跳闸,设备被迫停运。
应对策略:在变频器控制柜上部加装透气的防雨罩,且带有防尘滤网,同时作为排气口。
下部也同样开槽安装带滤网的风扇,作为进气口。
可以形成空气流通,同时过滤环境里的粉尘。
冷却空气流通方向:从底部流向顶部。
变频器之间的横向安装距离应不小于5mm,进入变频器的冷却空气温度不能超过+40摄氏度。
如果环境温度长时间在+40摄氏度以上,则需考虑将变频器安装在带空调的小室内。
在控制箱中,变频器一般应安装在箱体上部,绝对不允许把发热元件或易发热的元件紧靠变频器的底部安装。
误区四:为提高电压品质,在变频器输出端并联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部分企业由于用电容量限制,电压品质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大型用电设备投用时,会造成厂站内母线电压降低,负载功率因数明显随着下降。
为提高电压品质,用户通常在变频器输出端并联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希望可以改善功率因数。
弊端:将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与浪涌吸收器连接在电机电缆上(在传动单元和电机之间),它们的影响不仅会降低电机的控制精度,还会在传动单元输出侧形成瞬变电压,引起传动单元的永久性损坏。
如果在acs800的三相输入线上并联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必须确保该电容器和acs800不会同时充电,以避免浪涌电压损坏变频器。
变频器的电流流入改善功率因数用的电容器,由于其充电电流造成变频器过电流(oct),所以不能起动。
应对策略:将拆除后运转,至于改善,在变频器的输入侧接入ac电抗器是有效的。
误区五:选用断路器作为变频器热过载和短路保护,效果比好断路器具备较为完善的保护功能,已广泛应用在配电设备中,大有取代传统熔断器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