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群文阅读学习感悟

群文阅读学习感悟

群文阅读学习感悟
北区小学
寇丽霞
群文阅读学习感悟
2013年10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第五期的教师素质讲坛,先有崇高路小学的王晓娟老师做课“谢尔诗中的不可思议”,带着孩子们领略了谢尔大师诗中的有趣、搞笑、想象直到不可思议的感悟。

之后吴群老师做课“孙悟空的成长启示”,带着大家在孙悟空生活的世界中思考。

感觉很优美,孩子们飘起来的思绪,充分说明孩子真正的在用心阅读。

之后,华南师范大学的于泽元教授就“群文阅读”是什么和怎么做做了专题的讲座。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体目标中要求孩子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要求小学生的阅读量在10000字左右。

《薛瑞平班级日志》中的故事教学、每日所诵、经典诵读……她曾这样说:语文教学只要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培养起来了,语文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对此,我认为“群文阅读”的引进是势在必得。

会上,于泽元教授从“群文阅读”的内涵、特征、选文、组织结构、课堂结构五个方面阐述了群文阅读的课程理念。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个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创新。

就像王晓娟老师的由一幅简笔画让孩子猜测,引出谢尔大师的诗《懒懒的简》,到《作业机》的观察,由“一篇”到“一群”的大量阅读,
把课堂的时间充分的还给了学生,尽量的让孩子去感悟,从而体会到谢尔诗中的不可思议。

老师不讲太多话,不提太多问题,老师不发起太多讨论。

如果老师的话多了,问题多了,对话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这群文章,学生就读不完了。

所以“群文阅读”只有发展“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从“一篇”到“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群文阅读的特征:群文齐读,集体建构,内外结合,共同生长。

要求我们以最大的真诚,充分信任儿童母语学习的能力,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为主要特征的精读教学一统天下的状况,通过全面的阅读指导,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引领孩子的阅读生活。

构建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吴群老师的课上,围绕一个主线“孙悟空的成长启示”,引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思考。

吴老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没有太多的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后呼应、高潮迭起……在这个过程中,吴老师也不是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

这节课的“群文阅读”,吴老师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学会放弃。

通过让孩子们大量的阅读与交流、思考,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的思维结构:四个重要的观点:1. 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是结构化的;2. 在相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结构是相通的,阅读理解也是如此;3. 教师对文本的结构把握得越深刻,越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教学才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4. 教学的结构要依据文本的结构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过去人们批评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

”确实如此,如果只孤零零地进行一篇又一篇的阅读教学,就很难形成学生系统的知识结构,而“群文阅读”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问题。

“群文阅读”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可以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均能获得不同的质和量。

大量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开阔视野、积聚知识,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

“群文阅读”需要透过我们老师的教学活动,步骤化、程序化,让每个学生,不限天生能力、先天条件不同,背景知识多寡,都能循着老师有步骤、有程序的教学设计,每个人都往前进展一些。

由此,我们要做有心的语文教师,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指引学生游历在文字营造的精神家园,吸收文化的营养,让学生的心里长出智慧的幼苗,让人生在书籍的映衬下变得充实而美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