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讲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的真谛是帮助孩子们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之始,滋润学生的心灵。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及班级副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正在成长的需要滋润的幼芽,如何让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是我一直在探索思考的。
慢慢的,我明白,宽容和同理心能够拉进心与心的距离。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同理心是人类本有的天赋能力,让我们有能力理解他人独特的经验。
同理心让我们得以有意义的,满足地与他人连接,最重要的是,同理心是建立爱的关系的核心关键。
从日常生活来看,同理心就是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真诚地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结合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去思考问题,试图去理解他们的真实目的,对相互沟通意义匪浅。
自八年级以来,英语学习难度加深,学生进入了青春期,明显感觉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做小抄”“借鉴”其他同学作业的现象愈发严重。
有一次在午休英语默写期间,我逮住了两个翻书抄的小坏蛋。
当时我火冒三丈,当着老师的面竟然敢偷偷翻书,但教师的本能让我立刻平静,压住自己内心的火,默默地敲了两个同学的脑袋,示意他们将书放起来。
下课后,我将这两名同学叫到办公室,一言不发,给了他们每人十分钟时间思考。
在给他们思考机会的同时,我也在思考原因。
是我布置的内容太难了?是他们太懒了不愿意背?是学坏了?还是什么原因呢?我把我的困惑发在了朋友圈里,很快有朋友回复了,朋友只是简单地说,想想咱们上学的时候。
我突然明白了。
我的学生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偶尔偷懒也是在所难免,他们也许并未认识到作弊抄书这件事是多么严重的事情,只是抄上之后就不会背老师批评,写得好了还会受到老师的表扬。
想想自己上学的时候也犯过这种错误,仔细想了想如果犯错的人是我,我希望我的老师怎么做呢?想明白了这些,我就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于是我先让两名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承认自己抄书是不对的。
于是我跟他们讲,我知道你们是害怕老师惩罚,也是控制不住自己,希望能写得好了得到老师的表扬。
但是,我相信你们,即使不抄也一样可以写得很好,即使默写到不了完美的水平,老师也不会苛求你的。
其实开学以来,老师已经看到了你们的进步,即使一点一滴的进步老师都看在眼里,老师希望看到的是你自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进步,而不是靠着小聪明换来的进步。
这种小聪明的进步就像没有地基的大楼,轰然崩塌的时候,多么惨烈。
最后,我给了他们小小的惩罚,并不是反复抄写,而是要求他们在每次默写之前,提前到我办公室把要背的东西找我背下来。
两个孩子在之后每次默写前都会主动来找我要求背诵,有时候还会比拼今天谁背得更好。
我想大概是同理心发挥了作用。
同理心让我更加明白孩子们的小心思,也让我们的沟通交流少了些许的障碍,拉近了我们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