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练习题(答案版)

新闻练习题(答案版)

新闻练习题
1.
2005年广东卷
用不超过20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分)
2004年12月5日10时50分,随着最后一组数据核对完成,我国自主研制的SARS 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圆满结束。

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宣布:临床试验中,36位受试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了抗体,这表明我国自行研制的疫苗是安全的,初步证明是有效的。

Ⅰ期临床试验的完成,标志着SARS疫苗研究的难关已基本攻克,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也具备了在紧急状态下保护高危人群的潜力。

这是我国SARS科技攻关取得的一项标志性重大成果,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Ⅰ期临床试验的SARS疫苗。

2.
2007年北京卷
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

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

(每条不超过25字)(4分)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

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颐和园旧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

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4.8公里。

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

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
程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届时,前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

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解析]
本段第一句作为总领句,概括了此报道的核心话题,即“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这里的关键词不在于“南水北调”,而在于“进展”,也就是工程的“阶段”,统观全文,发现共两个阶段,一是中线工程2010年竣工,一是北京段今年年底完工,但概括信息题,除了要简述核心话题外,还要把握题干中隐含的要求,本题要概括出对北京市民而言重要的信息,两个阶段,重要在哪儿?也就转化为概括两段工程的作用,这在文中均有明确说明,中线工程要实现长江水入京,北京段则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这几点答全,也就踩中了答案中的四个给分点。

信息一:长江水将在2010年引入北京。

信息二: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年底完工,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3.
2010年天津卷
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限36字以内)(3分)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

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

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成巨大的“门”字型,象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津塔高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形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筑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这组建筑将于2010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答案示例: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天津新地标津门塔将于2010年内建成使用
4.
2008年安徽卷
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4分)
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

安徽省根据今年年初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组提出的评估意见,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展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据了解,今年,安徽将加快重点环保工程建设,要求已列入淮河、巢湖流域“十一五”计划而未开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4月底以前必须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前实现两流域所有审、县全部建成管网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境监察、监测和统计能力,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鼓励环保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技术研发和信贷倾斜。

参考示例:①淮河、巢湖的治污步伐加快。

②淮河、巢湖治污提速。

③安徽强化淮河、巢湖水污染防治。

5.
2007年福建卷
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

(3分)
卫生部4月30日发出公告,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同时将在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口腔卫生处,负责全国牙病防治管理工作。

据介绍,全国牙防组是1988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牙病防治组织。

牙防组自成立以来,在改善大众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水平、监测口腔疾病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告指出,随着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和行业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牙防组已难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卫生部决定予以撤销。

牙防组撤销后,原承担的工作由卫生部统一安排,群众性牙病预防保健技术工作和有关事务性管理工作,将以
委托形式交专业社团或机构承担。

答案:卫生部撤销全国牙防组(或:全国牙防组被卫生部撤销)
6.
(2012浙江卷)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5分)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

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
【示例】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

(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

”)
第二小题是从自我的角度入手,实际上和材料中的被调查者是一类群体,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示例】学生以学业为主,父母关心成绩没错;但我们的成长路上不仅只有学习成绩,强健身体、培养兴趣、磨砺意志、塑造品格等都应该成为交流的话题。

7.
2006年北京卷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在的这则新闻。

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4分)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
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

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
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

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点评:
示例:好事无好报,折射出的是人与人的冷漠、不信任,令人深思。

8.
(10年福建卷)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少人喜欢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

材料二:据报道,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

在英国,近50万人从英国各地聚集到有“伦敦心脏”之称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佳,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享受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浓浓的中国年味。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3分)
答: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概述。

(150字左右)(7分)
答案示例:
(1)节日文化相互交融
(2)观点一:我们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
观点二:过节,只要快乐就行
观点三:正确引导,健康过节
示例:正确引导,健康过节。

所谓“节日”,就是一种纪念性的日子,过节就是精神的洗礼。

不论是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过外来的“洋节日”,都可视为文化的折射与传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家园更加温馨。

每一个人
对节日的看法与过去不一样,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让那些节日过得更加健康,更有意义。

9.
2009年福建卷
⒗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

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⑴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分)
答:
【参考答案】⑴答案示例: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要求考生能够从两则材料中筛选出重要信息,然后用一句话进行概括表达。

作答时,考生首先要明确两则材料均是围绕清明节祭奠一事展开的。

两则材料中,材料1侧重阐述的是近几年清明节祭奠出现的趋势,材料2则侧重讲今年清明节祭奠所出现的新变化,材料1与材料2之间存在着时间的前后关系,而事件本身则出现变化,通过筛选、提取与概括,不难得出答案。

⑵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5分)
答:
【参考答案】示例:赞同网祭,摒弃陋习。

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

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简要阐述。

作答时,考生首先要回答出自己对清明节祭奠形式的看法,如赞同或反对,然后多角度阐述自己这样认为的理由,阐述时,事件本身的社会价值、意义、影响应该成为佐证观点的重点。

10.
(2012湖南卷)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2分)
伦敦当地时间18日17时,随着中国与土耳其主宾国活动交接仪式的正式举行,为期3天的伦敦书展落下帷幕。

在此次书展上,中国以迄今最大规模的主宾国活劝隆重登场,向英国及来自世界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