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统计学课程建设小组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它有三种形式: 1.如果实际数与计划数都为绝对数时: 2.如果实际数与计划数都为相对数时: (1)若计划完成指标以100%为最低限规定的, 属于越高越好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 + 实际增长%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00% 1 + 计划增长% 例 :某企业2005 年计划销售收入提高 2% ,而 实际提高了2.5%。
统计学课程建设小组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三)表现形式 1.有名数 2.无名数 :常以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 数、翻番数表示。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一)结构相对指标 总体某部分的数值 结 构 相 对 指 标 =————————— ×100% 总体的全部数值
计算结果用的百分数或成数表示,各组比重 总和等于100%或1。
统计学课程建设小组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作用
(一)概念 又称绝对数。它是表明一定时间、地点和 条件下某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 计指标。 (二)作用 1.是反映总体基本状况,社会经济活动绝对 效果的统计指标; 2.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的重要依据; 3.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各种分析指 标的基础。
总体单位总量 时点指标
总体标志总量 时期指标
统计学课程建设小组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意义及表现形式
(一)概念 又称相对数。它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对 比的结果,用来反映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或联系程度。 (二)意义 1 .为人们深入认识事物发展的质量与状况 提供客观依据; 2 .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可以对 比的基础,进行更为有效的分析。
间
产 110 122 66 量
74 37 38 42 49 53 58 65 72
775
统计学课程建设小组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要求:1.计算该产品计划完成程度 2.计算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解: 1.产量计划完成程度=(53+58+65+72)÷200 =124% 2.从第四年第三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产量之和: 42+49+53+58=202万吨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60-54)+2÷[(58-38)÷90]= 6个月零9天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三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本章教学目的:本章要求掌握①总量指标的概 念、作用和种类;②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 常见相对指标的性质、特点和计算方法;③平 均指标的概念、作用、常见的几种平均数的特 点和计算方法;④变异指标的概念、计算。 本章教学重点:时期指标、时点指标、相对指 标、平均指标及变异指标的计算。 本章教学难点:时期与时点指标区别及变异指 标的计算。 本章教学学时:10学时
统计学课程建设小组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二)比例相对指标 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数值 比例相对指标=——————————— 总体中另一部分的数值 例:人口性别比:106.74:100(五普); 106.3:100(1%,男性为67309万人, 女性为63319万人) (三)比较相对指标 甲总体某指标值 比较相对指标=—————————×100% 乙总体同类指标值
统计学课程建设小组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五)动态相对指标 报告期水平 发展速度=——————×100% 基期水平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如:2005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是2004年同期的111.3%,增长11.3%。 (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00% 计划任务数
统计学课程建设小组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四)强度相对指标
某一总量指标数值 强度相对指标=—————————————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 如:2005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938元 无名数:出生率、伤亡事故率 可分两种 (分子分母所属时间不一致) 有名数:人/Km2
(分子分母所属时间一致)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通过下表:1. 区分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 2. 区分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
单 位 名 称 纺织局 化工局 机械局 合 计 企业数 (个) 300 250 450 1000 职工人数 固定资产增 (人) 加额(万元) 8000 5000 7000 20000 1000 2000 2000 5000 工业增加值 (万元) 200 500 300 1000
统计学课程建设小组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2)若计划完成指标以100%为最高限规定 的,属于越低越好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 - 实际降低%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00% 1 - 计划降低% 例:某企业本年计划降低管理费用5% ,而实 际降低6%。 3.如果实际数与计划数都为平均数时 实际平均水平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00% 计划平均水平 例:本年度计划平均工资为1000元/人.月, 实际为1200元/人.月。
统计学课程建设小组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进行分类 1.单位总量 2.标志总量 (二)按反映的时间状况进行分类 1.时点指标 2.时期指标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三)按计量单位的不同进行分类 1.实物量指标 2.价值量指标 3.劳动量指标
统计学课程建设小组
统计学课程建设小组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例:某种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200万吨, 计划执行情况如下: 第 时 一 年 第 二 年 第 三 年 上 半 年 第 三 年 下 半 年 第 四 年 一 季 度 第 四 年 二 季 度 第 四 年 三 季 度 第 四 年 四 季 度 第 五 年 一 季 度 第 五 年 二 季 度 第 五 年 三 季 度 第 五 年 四 季 度 5 年 合 计
统计学课程建设小组
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4.中长期计划完成相对数的计算方法
A.水平法:若计划指标是按整个计划期的末年应达到的
水平来规定的,用水平法。 公式为: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期末年实际达到的 水平÷计划中规定的末年水平)×100% 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计划期月数-实际完成 月数)+超额完成计划数÷(达标月(季)日均产量 -上年同月(季)日均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