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库大坝防渗面板砼专项施工方案

水库大坝防渗面板砼专项施工方案

大坝防渗面板施工案第一章概况东塘水库位于义乌北部大镇东塘片,浦支流大江上游,坝址位于大镇新建村上游200m 峡谷中,距义乌市区约30km。

坝型为浆砌重力坝,水库集雨面积F=19.37km²,主流长度10.96km,总库容293.31万m³,正常库容254.79万m³。

正常水位168.20m(1985高程基准,下同),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169.83m,3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170.25m。

本水库是一座以供水、灌溉为主,结合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

大坝防渗面板位于大坝迎水面,处于“U”型河谷中,左岸坝0+000~坝0+.4段建基面高程为162.70~134.6m,河谷底坝0+.4~坝0+086段建基面高程为134.6m,右岸坝0+086~坝0+134.05段建基面高程为134.6m~169.42m;防渗面板顶高程为170.9m,顶部宽度0.50m,迎水面坡度为1:0.1,背水面与原大坝相连,采用C25W6F100砼。

防渗面板每隔10~15m设伸缩缝一条,距面板表面200mm设铜片止水一道,并在表层设SR塑性填料及盖片,缝间用低发泡聚乙烯闭塑料填充。

底板下设固结灌浆2排,间间距3m,深在建基面以下8m;帷幕灌浆1排,间间距2m,布置在底板基础轴线上,帷幕灌浆伸入相对不透水层(q<5Lu)以下5m;砼底板与岩地基之间连接设Ф25锚筋,锚筋间距1.2m形布置伸入岩基础2.5m,共3排;主要布置在大坝两侧山体段嵌槽(围:坝0+000至坝0+,坝0+086至坝0+134.05)。

遇断层及破碎带进行挖槽回填砼处理。

主要工程量:嵌槽开挖3280 m3,C25W6F100砼防渗面板6432m3,铜片止水265m,伸缩缝842 m2,迎水面锚筋2930根,趾板锚筋393根,迎水坡原高频振捣砂浆防渗面板凿除2945 m2。

第二章施工准备通过对现场进一步的踏勘分析,对大坝防渗面板作如下的施工布置:1风、水、电系统的布置1、供风系统在大坝顶设2台3.5立移动空压机和在坝脚设7立固定式空压机,再用2寸或3寸管向大坝开挖、锚杆钻和固结灌浆钻供风。

2、供水系统计划在3#拌和系统(大坝上游200m左右公路转弯处)附近设一砖砌水池,拌和砼用水从水池中抽取,水池水从水库蓄水深塘抽取,考虑到枯水期水库来水很少,准备在库区挖一蓄水深塘,以备枯水期能够供3#拌和系统用水。

大坝防渗面板清基、养护等用水考虑在坝前蓄水深塘或坝脚蓄水池中抽取,当水库来水较多时考虑直接从坝前蓄水深塘中抽取;当枯水期来水很少时,防渗面板施工等用水考虑从坝脚蓄水池中抽取,蓄水池来水取至村中自来水。

3、施工用电业主在大坝右坝脚附近安装了容量为400KVA的变压器。

在业主提供的变压器旁设一配电室,按用电规将施工用电供至各临时用电点。

2 施工道路(场交通)1、杜上线公路可以直接至3#拌和系统(坝前200m左右的公路转弯段处)的砂料仓顶部,砂料运输车可由公路附近直接卸料至料仓。

2、杜上线公路至3#拌和系统修筑一施工道路,可作为3#拌和系统的水泥运输入仓道路。

3、3#拌和系统至围堰和右坝头,在库区沿公路修筑一施工道路,可作为防渗面板底部砼入仓的施工道路。

4、3#拌和系统~杜上公路~坝顶,可作为防渗面板上部砼入仓的施工道路。

3 料仓、砼拌和系统布置主料仓:坝前200m左右公路转弯处的库区填筑一平台,平台靠近系统的山体一侧布置3个主堆料仓,分别堆放砂、小、中3档料;平台靠近山体另一侧,堆放大1档料。

主料仓采用钢板分隔,每个主料仓分别可以堆放150m3左右料(满足防渗面板最大仓块约120 m3砼浇筑强度需要)。

膨胀剂、引气剂等堆料库布置于拌和系统附近,采用竹木搭设简易料仓,屋顶及四采用油毡防漏,可以满足堆放50t膨胀剂和20t引气剂需要。

水泥和粉煤灰采用散装罐储备,在外加剂堆放棚附近的靠山体一侧分别布置30t、50t、50t三只散装罐,分别储备水泥和粉煤灰,这样散装水泥可以可以储备80t,粉煤灰可以储备40t (防渗面板最大仓块水泥用量为45t,粉煤灰用量为6t)。

备料仓:备料仓1,进入3#拌和系统临时道路口公路对面的山凹平整出一场地,作为5~20碎档料备料场地,可以满足备料200m3;备料仓2,在离备料仓1约30m附近的公路山边有一较宽敞的场地,将堆渣清离后可作为20~40档料备料仓,可以满足备料约200m3;管理处前场地上作为40~80档料堆料仓,满足堆料1000 m3。

3#拌和系统设1台750型自落式拌和机,并备有自动计量装置,平均每台班能生产120m3砼料,能够保证防渗面板最大仓块约120m3砼浇筑强度需要。

4 主要原材料采购本工程碎拟向浦江治平采场购买的成品料,砂拟向兰溪香溪镇砂场采购,水泥拟使用兰溪“立马”牌水泥。

第三章主要施工法、施工工艺1 砼施工工艺流程砼施工流程图2 测量放样1、概述施工测量从施工控制网布设、施工测量放样、设备配置、人员组织等面组织施工测量工作。

2、执行规、要求(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SL52-93)(2) 《三、四等水准测量规》(GB12898-91)(3)设计、监理部门其他要求等3、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服务整个施工过程,控制网建立合理程度关系到整个施工放样优劣、控制点误差,以对测量放样精度影响甚微为原则。

具体测量平面布置,以大坝右坝头及右坝头上游公路边的K1、K2为控制点,其它部位的控制点由此部位引出布置闭合导线网,测量成果利用计算机密平差,并经监理审查核准。

4、施工放样施工测量放样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施工放样所有测量点均以首级控制网为基础。

所有放样资料应有二人以上独立计算复核,提交测量资料一律以书面形式,测量资料统一编号存档。

5、设备配置、人员组织根据本工程施工放样精度要求和施测任务,须配备足够的施工放样设备,精干、丰富经验专职测量人员。

设备配置:全站仪一台、J2-2型光学经纬仪一台、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两台、其他相关测量仪器。

人员组织:整个测量班子共配备3名。

其术员2名,专职测量工1名。

3 建基面及施工缝面处理基岩面处理要求无松动岩块,岩面清洁干净无积渣、铁锈、高龄土、积水。

为确保以上要求,除用人工撬棒进行撬挖,另配备两支风镐进行基岩面处理。

对新老砼接触面处理按常规式采用冲毛和凿毛,砼浇筑完毕终凝后用压力水冲毛,冲毛水压力控制在4~6kg/cm2,冲毛不彻底之处,采用人工凿毛,人工凿毛要求砼强度在4~6kg/cm2以上,施工缝处理,必须认真彻底,使新老砼结合良好,确保质量要求。

4 模板工程4.1 立模案采用半悬臂式结构模板,面板采用300×1500mm普通钢模板和木模板进行架立,层高一般以每仓次2.5m左右组织施工。

拉条采用φ12钢筋,拉条在立面上布置4根,纵向每1.5m安排一组。

4.2 一般模板安装⑴、模板安装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安装过程中,必须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复;支架必须支承在坚实的地基或老砼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⑵、模板的钢拉条不应弯曲,采用的拉条直径应满足荷载要求,拉条与锚环连接必须牢固;预埋在下层砼中的锚固件螺栓钢筋环等,在承受荷载时,必须有足够的锚固强度。

⑶、模板与砼接触的面板安装前应涂上脱模剂,安装后各块模板接缝上必须平整密,以保证砼外表的平整度和密实性。

⑷、模板安装的允偏差,应根据结构物的安全、运行条件、经济和美观等要求来确定。

4.3 模板制作及安装允偏差表螺杆拉条已浇筑砼组合钢模板方木(竖围檩)方木(横围檩)半悬臂模板示意图三角支架安全防护网 跑道板人行道预埋螺栓模板制作的允偏差表模板安装的允偏差表4.5 模板拆除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砼强度达到25kg/cm2以上,其保证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才能拆除。

承重模板,应在砼达到规要求,达到强度后能拆除。

拆下的模板、支架及配件应及时清理、维修,并分类堆存,妥善保管。

5 钢筋工程5.1 钢筋采购及进场检验本工程所用钢筋均采用符合标准的产品,认真执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低碳热扎圆盘条》(GB/701-199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园钢筋》(GB/3013-91)之规定,并坚决杜绝小钢厂产品入场;到场钢筋附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单,钢筋进场后由项目部质测科负责按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可使用;在钢筋使用前,根据工程师要求,提交钢筋的技术文件。

5.2 钢筋的存放钢筋按照级别、直径、炉号、试验与否分类堆放,对不合格钢筋及时清退出厂。

钢筋堆放时,其下部垫放预制混凝土支墩,使钢筋距地面300mm并保证钢筋不变形,钢筋上面覆盖苫布,保证待用钢筋清洁无污染。

钢筋堆放处干燥、通风,避免钢筋因潮湿而生锈。

5.3 钢筋的加工钢筋采用集中加工,加工前由施工员绘制下料表,经负责人审核无误,报请工程师审批后,交钢筋加工厂进行加工。

钢筋加工前,钢筋厂负责对弯曲的钢筋调直并清除污锈,加工时首先制做样筋,下料结束后,经项目部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后,使用专用车辆运至现场使用。

5.4 钢筋焊接钢筋焊接开始前,焊接工艺及电焊工资格考核经工程师审核,审核合格的电焊工可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焊接操作。

大坝防渗面板钢筋有φ16、φ12、φ25(锚筋),φ16、φ12钢筋均采用单面焊接或双面焊接,φ25钢筋为锚筋使用不设接头。

无论采取哪种接头形式,均做到满足现行标准JGJ18—96的要求。

5.5 钢筋绑扎安装基础钢筋绑扎之前,认真学习图纸。

由钢筋班长与工号施工员一起依据设计图纸,在垫层混凝土上用墨线弹出每根钢筋位置;侧墙钢筋绑扎前,依据设计图纸,每隔2m左右立起一组竖向钢筋,用粉笔点画出其它筋位置。

钢筋的保护层、间距、定位和设计图及相关规要求一致。

绑扎钢筋的金属丝为20~22号(0.7~0.9)㎜的软铁丝。

钢筋绑扎时,格按照标示的位置布筋,对号入位;所有构筑物,为防止绑扎过程中及绑扎完毕后,钢筋移位或变形,无论是基础钢筋还是侧墙钢筋,均加设支撑梯架;梯架事先由钢筋工按照基础厚度及侧墙宽度计算加工,基础钢筋梯架间距为0.8m,其端部及中间每隔3.0m设一道三角形支架,以防支架变形,侧墙钢筋梯架间距不得大于2.0m。

绑扎钢筋用的绑丝端头向折。

钢筋绑扎过程中,如钢筋位置与预留、预埋管位置冲突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施工。

钢筋绑扎完成及时约请工程师进行检查,合格后可浇筑混凝土。

在混凝土浇筑前,保护好已绑扎完毕的钢筋,不在钢筋上踩踏、放置重物;同时不随意改变已验收的钢筋的形状。

6 止水铜片施工1、紫铜片的加工与连接紫铜止水片按设计形状、尺寸,采用专门成型机根据需要长度加工挤压整体成型,确保成型质量。

加工时,尽量减少接头数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