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六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共16页,40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生注意:1.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2.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右边的方框,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Co 59第I卷(共21小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B.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C.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生物膜上进行D.细胞膜上的受体不一定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2.研究人员发现小鼠一条染色体上一个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够合成反义RNA,反义RNA 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①过程是在小鼠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B.与②过程直接有关的核酸除图中所示外还有tRNA和rRNAC.抑癌基因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D.如果细胞中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被沉默,此时②过程被抑制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不相符的是A.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B.mRNA从细胞核内到达细胞质穿越生物膜层数为0层C.图中表示3条多肽链正在合成,肽链合成的方向为:5`→3`D.多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到mRNA上,共同完成一条肽链合成,提高了翻译效率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现象5.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其中操作不正确的有A.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B.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C.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D.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需将菌液稀释合适倍数后重新计数6.病毒是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病原微生物,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其中一种B.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氨基酸合成子代病毒的蛋白质C.炭疽病、结核病、狂犬病、乙肝等疾病并非都是由病毒引起的D.人类感染HIV病毒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管道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可减缓管道腐蚀B.烧碱、小苏打、氢氧化铝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工业生产中,常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D.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2(SO4)3,加入足量CuO粉末,充分搅拌过滤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N AB.14g分子式为C n H2n的链烃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2N AC.室温时,1.0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 AD.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22.4L氢气,转移电子数为2N A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X原子核外M电子层的电子数为1,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Z的单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元素W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只有2种C.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D.由W与Z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10.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甲和乙两种有机物,乙在铜的催化作用下能氧化为醛,满足以上条件的酯有A.6种 B.7种 C.8种 D.9种11.某可充电电池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a、b为惰性电极,溶液呈酸性。
放电时右槽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绿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流方向是a→电器→bB.放电时,a电极附近溶液pH增大C.充电时,a接电源的正极D.充电过程中,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水中滴入几滴稀硫酸,K w和溶液pH均变小B.保存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稀HNO3抑制Fe2+水解C.向CuSO4溶液中通入少量H2S,c(Cu2+)和溶液pH均减小D.AlCl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得到AlCl3固体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单位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千克、安培、库仑是导出单位B .安培、千克、米是基本单位C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克,也可以是千克D .库仑定律中的静电常量k 的单位是22/N m A ⋅15.如图15所示,小球以v 0=5m/s 的速度水平抛出,飞行过程中经过空中的P 、Q 两点,小球在P 点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小球在Q 点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取10 m/s 2),以下正确的是A .P 点距离抛出点的距离为2.5mB .Q 点距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2.5mC .P 、Q 两点间的高度差h =2.5 mD .小球经过P 、Q两点间的时间间隔1)t = s16.如图16所示,小物体P 放在直角斜劈M 上,M 下端连接一竖直弹簧,并紧贴竖直光滑墙壁;开始时,P 、M 静止,M 与墙壁间无作用力。
现以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 向上推物体P ,但P 、M 未发生相对运动。
则在施加力F 后 A .P 、M 之间的摩擦力变大 B .P 、M 之间的摩擦力变小 C .墙壁与M 之间仍然无作用力 D .弹簧的形变量减小17.如图17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金属板内侧表面系一绝缘细线,细线下端系一带电小球,带电小球静止时绝缘细线与金属板的夹角为θ.电容器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为电阻箱,R 2为滑动变阻器,R 3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 ,此时R 2的滑片在正中间,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 和U .已知电源电动势E 和内阻r 一定,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R 1不变,将R 2的滑片向右端滑动,则I 读数变小,U 读数变大B .小球带正电,将R 2的滑片向左端滑动过程中会有电流流过R 2C .增大R 1,则I 读数变大,U 读数变小D .减小R 1,则U 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 的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不变18. “太极球”是近年来在广大市民中较流行的一种健身器材.做该项运动时,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球却不会掉落地PQv 0 图15R 3图17 M P F图16上.现将太极球简化成如图18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板而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在运动到图中的A 、B 、C 、D 位置时球与板间无相对运动趋势。
A 为圆周的最高点,C 为最低点,B 、D 与圆心O 等高且在B 、D 处板与水平面夹角为θ。
设球的质量为m ,圆周的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拍的重力,若运动过程到最高点时拍与小球之间作用力恰为mg ,则 A.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T =B .圆周运动的周期为:gR T π2= C .在B 、D 处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为2sin mgθ D .在B 、D 处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为sin mgθ19.如图19 所示,P 、Q 两颗卫星均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轨道半径均为r ,卫星P 、Q 的连线总是通过地心,若两卫星均沿逆时针方向运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22gRr B .卫星P 运动到Q 目前位置处所需的时间是2T CD .P 、Q 两颗卫星一定是同步卫星20.如图20,光滑斜面C 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均为m 的滑块A 、B 叠放在一起后由静止开始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对B 的压力等于mg B .B 受4个力的作用C .地面对C 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 .若将A 撤去,则B 下滑的加速度变小 21.如图21所示,空间内有一场强为qmgE 23=、竖直向下的匀图19图 18图 20强电场。
一根绝缘轻质硬杆的两端分别固定着A 、B 两只质量均为m 带电量均为+q 的小球,O 点是一光滑水平轴,已知AO=L ,BO=2L ,重力加速度为g 。
细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使其自由转动,当B 球转到O 点正下方的过程中 A. B 球电势能减少了mgL 3B. A 、B 球与杆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了mgL 23C.转动过程中杆对A 的弹力不做功D.转到最低点时B 球的速度为gL 2第II 卷 (共19小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7分)如图22(a )所示,楔形木块A 固定在水平放置压力传感器上,A 的斜面是光滑的。
某同学将质量不同的小钢球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记录小钢珠在斜面上运动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重力加速度g = 9.8 m/s 2.记录实验数据后,根据数据做出F-m 图像,如图22(b )。
(1) 由图像知,木块A 的质量M= kg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 若斜面倾角为θ,由图像知,2cos θ= 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 不同质量的小钢珠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_______ (填 “相同”或“不相同”)23.(8分)图22(a ) 图22(b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23(a)所示的实验电路,用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实验器材为:待测干电池组(电动势约3V)、电流表(量程0.6A,内阻小于1Ω)、电阻箱(0~99.99Ω)、滑动变阻器(0~10Ω)、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各一个及导线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