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
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
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1.自学要求:(出示课件)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
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
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
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zǔānónɡwànɡzhāi tāo dàn yì祖啊浓望摘掏蛋忆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
(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那/浓绿的/树阴/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3)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祖啊浓望摘掏蛋忆1.讨论如何识记字形呢?2.教给学生识记方法:①用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比如:“组”与“祖”,“淘”与“掏”,“忆”与“亿”。
“滴”与“摘”。
②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记,比如:“望”字要注意左上是个“亡”,竖折变成竖提。
③感到有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出,比如:“蛋”字上面不是“定”。
3.在习字本上进行描红练习。
4.当堂默写。
指名学生上台默写生字,集体纠正。
(四)当堂检测,巩固学习。
读一读,写一写(出示课件)祖先浓绿一望无边摘野果掏鸟蛋回忆第二课时(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原始森林,捕捉祖先原始的生活。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狩猎、采摘)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自由自在,惊喜连连)(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苍苍茫茫、祖先)(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①我们不应该滥砍滥伐,不要随便狩猎。
②森林附近不能开一些工厂,排放废气、废水。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三)拓展延伸: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钻木取火、集体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①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生火做饭的?②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搭建房屋的?板书设计大一望无边摘野果、掏鹊蛋祖先的摇篮猜想祖先的生活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感叹祖先的美好生活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正确认读“纪、譬”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世、界”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文,明白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做,不忘初心,不迷失自我,那么一切就容易了,就简单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书写“界、须”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
【教学难点】每个人都能找到事情的自然规律,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做,不忘初心,不迷失自我。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同学们,当我们年纪还小的时候,最应该是学习文化知识,你知道当世界还小的时候,他在干什么吗?对,也在学习,学习怎么面对自己的生活。
2.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怎么学习生活的。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1.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边听边思考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根据读音,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
3.反馈检查。
(1)检查生字的读音课件出示注音生字:二类生字:jìpìcāo mǐn zhēnɡzhìxùò纪譬糙敏睁秩序哦一类生字:shìjièbìxūɡōnɡfǎn fùjiǎn nònɡjīnɡ世界必须功反复简弄睛①带拼音读。
相机指导区分平、翘舌音:“糙”世平舌音,“睁、秩、世”是翘舌音。
②指导读好前后鼻音“敏、反、简”是前鼻音,“功、弄、睛”是后鼻音。
③分组检查生字朗读情况。
同学们在小组内比一比,看谁读得准。
④指生在班内展示。
如果仍有出错,教师不用自己教,可请同学相互帮忙解决。
(2)词语检查课件出示词语(带拼音):(一类生字)世界必须成功反复简单弄明白眼睛(二类生字)年纪譬如粗糙敏感睁开秩序这些词语,同学们能准确认读吗?①自由练读。
②组内检查读。
③班内展示。
(带拼音指生读;去拼音指生读。
)④老师打乱顺序抽查读。
(重点指导生字词语的读音。
)(3)句子检查读好以下长句子:①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②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一阵子那样,所以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
③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4)课文朗读检查提出要求:标出自然段,将课文读流利。
①小组内同学分段练读。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②指名两三个小组在班内比赛朗读,其余同学认真听,评出优胜小组。
(三)总结我们这节课认识了世界小的时候的样子,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朋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认读词语:世界必须成功反复简单弄明白眼睛年纪譬如粗糙敏感睁开秩序2.世界年纪小的时候怎么样,后来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重点突破A.朗读感悟第1——5自然段1.自由读第2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出示:太阳开始学,学习怎么。
譬如说,它粗糙的,把这个敏感的吓坏了。
2.学习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课件出示)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一阵子,一阵子。
所以看起来,有时,有时缺。
它学会的是不断的。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仿写:有时,有时。
3.同桌互读课文第4自然段。
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水开始学习。
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一直,,……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一直强调这个词语?(说明这是水最容易做的事,最简单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B.朗读第6自然段。
1.理解和体会“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的含义。
(本来做自己最容易的事,就已经很好了,但是,世界是在慢慢变化的,总是有些东西不满足现状,要打破这些,重新安排秩序。
)2.用“只要……就”写句子。
(三)练习说话1.选一个开头,接着往下讲。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每天,太阳都会东升西落,上山下山,发光发热。
月亮每天按照自己的想法,变化莫测,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有时圆,有时缺;水每天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动物们每天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快乐地生活着,植物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地生长着,人类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2.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板书设计总说,万物开始学习生活。
当世界年纪太阳、月亮、水和万物还小的时候最自己最容易做的事顺应自然规律,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
做自己容易做的事,世界就有秩序了。
25 羿射九日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
理解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故事。
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
1.动画片《女娲补天》片段,这是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喜欢神话故事吗?2.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出示课题:羿射九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咱们先来听听这个故事,好吗?播放视频。
2.你想不想也来读读这个故事?那咱们得先来认一认本节课生字?在刚才的读书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的读书姿势很好,大多数小朋友已经将课文中的生字词圈画出来了,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
借助拼音自由去拼音读,指名读,齐读。
教师相机提示“稼”读轻声,“此、窜、滋”是平舌音,“值、射、熔、庄”是翘舌音,“艰、箭、新”是前鼻音,“弓、腾”是后鼻音。
告诉我你读懂了那个词语?你既可以解释也可以通过做动作、换词告诉我。
3. 练习朗读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