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水电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病害与防治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病害与防治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病害与防治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水利水电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病害与防治对于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水利水电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病害与防治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钢筋混凝土;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病害的防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出现此类病害时,应秉承认真严谨的态度进行原因的调查分析,并彻底整改,杜绝再次发生,争取防患于未然。

一、常见病害及其原因分析
水工混凝土在水利工程建筑材料在中很重要,应用广泛,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都能发挥作用,以确保正常运转的水利工程。

根据水工混凝土结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蜂窝,麻面,孔洞,露筋,裂缝,缝隙及夹层和缺棱掉角等。

1.1麻面
麻面指在结构构件表面有众多的小凹点,但是没有出现钢筋暴露的现象。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模板不平整、不够湿润、不严密;振捣的时候发生漏浆或振捣不足以致气泡不能及时地排出;清理模板,拆模太早,模板粘连一起;脱模剂未涂刷均匀或漏刷;及在振捣之后养护不足。

1.2露筋
露筋指钢筋露在混凝土表面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在浇筑时垫块发生位移,钢筋紧靠模板,导致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太薄造成的;有时,是由于保护层的混凝土振捣不太密实,或模板未充分湿润,吸水太多造成的。

1.3蜂窝
蜂窝是指在结构构件当中形成的类似于蜂窝的窟窿,骨料之间呈现出空隙的现象。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材料配合比不太准确或搅拌不均匀造成砂浆与石子分离;振捣不充分气泡没有排除或者漏振;模板漏浆严重;每次浇灌的混凝土过厚,分层不明显,混凝土的交接不清,振捣质量没法掌握;自由倾落的高度不符合规定,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等。

1.4裂缝
裂缝是指在结构体表面或内部发生的各种裂缝现象。

造成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原因有:在施工中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发生变化,拆模太早,地基不均匀沉降,不连续施工,早期受到振动,超长的混凝土施工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主体结构长时间外露等情况皆可能让混凝土出现裂缝。

水灰比不合理,表面产生气孔发生龟裂;坍落度太大,过高过厚浇筑,表面龟裂素浆上浮;水泥用量太大,收缩裂纹;表面的混凝土抹压不匀实;钢筋的保护层太薄太浅,顺筋而裂;大体积的混凝土没有采取降低内外温差的措施;养护不到位,表面发生脱水,导致干缩裂纹等。

1.5缝隙及夹层
缝隙和夹层是指因为结构的内部存在夹层或缝隙,以导致结构被分割成若干个不相连部分的现象。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缝、收缩缝、施工缝处理不当,或掺杂了外来杂物,在继续向施工缝灌注混凝土之前没有除掉表面的水泥膜和已松动的碎石或软弱的混凝土层。

1.6孔洞
孔洞是指在结构的内部存在空隙,全部或局部没有混凝土的现象。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捣空,砂浆严重分离,水泥和砂子分离,石子成堆;骨料太粗,钢筋太密,不易振捣,不易下灰;坑底洞口的模板没有排气口,混凝土内部形成气囊;除此以外,混凝土受冻和泥块掺杂物等都可能造成孔洞。

1.7缺棱掉角
缺棱掉角是指在梁、柱、孔洞和墙板处的直角边上,混凝土出现局部残损或掉落的现象。

其原因主要是模板没有充分湿润,使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收,由于水化不充分、强度降低,以致拆模时棱角发现损坏。

此外,拆模后保护不好或者拆模过早也可能造成棱角发生损坏。

模板没有涂刷隔离剂或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发生粘连,也会引起混泥土脱皮掉块。

拆模用力太猛,拆模方法不合理及程序不当及模板缝漏浆、不严,养护不好也可能造成缺棱少角。

二、病害的预防
在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之中采取一定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发生混凝土病害,依据上文所提到的各种混凝土病害,下文提出了几项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1蜂窝
预防措施:在配料时严格地控制好配合比,严格检查,确保材料的计量准确;均匀拌合,颜色统一,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要符合规定;混凝土自由倾落度通常要保持在2m以内,倘若超过2m,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进行下料;分层进行振捣;灌注层厚度需在振动器的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内;对细骨料的混凝土拌合物,不要高于它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到模板的距离不能大于振捣器的有效的作用半径的1/2;在灌注时需经常观察支架、模板、堵缝等情况,若发现模板走动,要立即停止灌注,并且在混凝土初凝之前修整完好。

2.2麻面
预防措施:模板的表面应该清理干净,不能附着杂物;模板灌注之前,要用清水把模板清洗干净并充分进行湿润,但不能留下积水,让模板的缝隙严密地拼接在一起,一旦出现缝隙,要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要均匀涂刷涂模剂;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分层均匀振捣,并且保证振捣密实,严格防止漏捣,均匀振捣直到气泡排出为止。

2.3露筋
预防措施:灌注之前,要先检查好保护层的厚度及钢筋的位置是否准确;为确保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上通常大约隔1m固定一个水
泥砂浆垫块;钢筋较密集时,需选择大小适当的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能大过钢筋净距的3/4,也不能大于截面最小尺寸的1/4,当截面比较小,而且钢筋又较密集之时,可以用细石混凝土进行灌注;
2.4裂缝
预防措施:加强早期的养护;对超长混凝土施工要严格地控制内外温差并选择适合的添加剂;严格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各项工作都符合要求并达到标准;对大体积现浇混凝土进行施工,应该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方案,来降低水热化,防止施工缝出现;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规定的要求后方可拆模。

2.5缝隙及夹层
预防措施:在继续灌注施工缝处时,若间歇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则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在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1.2mpa时,才可继续灌注;若在已硬化的混凝土的表面继续灌注前,需先清除松软混凝土和表面的水泥薄膜或松动的石子,并进行充分湿润,且冲洗干净,清除积水;沿施工缝的位置在模板上统一开口,方便用来清理和冲洗杂物;冬季施工可以使用高压风来吹;全部清理干净后,封闭通条的开口,最后抹减石子砂浆或水泥浆,灌注混凝土。

2.6孔洞
预防措施:钢筋密集之处,可以用细石混凝土灌注,让混凝土充分填满模板间隙,振捣密实;在机械振捣遇到困难之时,可和人工捣固相结合;在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容易发生灌注不满,振捣不匀实,在侧面开口进行灌注,振捣密实之后再封闭模板,往
上灌注。

2.7缺棱掉角
预防措施:在灌注前模板应充分湿润,灌注之后认真进行养护;拆模时不能用力太猛太急,注意保护好棱角;吊运之时,模板严禁撞击棱角;严格加强成品的保护,拆模之后需用槽钢把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坏;要做好冬季覆盖保温工作,经常测温,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三、病害的处理
对为数不多的麻面、蜂窝、露筋的混凝土,主要处理措施是为了保护钢筋混凝土免受侵蚀,所以可以采用1:2~1:2.5比例的水泥砂浆抹面进行修整。

在抹砂浆之前,需用钢丝刷或加压的水进行清洗湿润,砂浆初凝之后应该加强养护工作。

除了要清除问题地方凸出的骨料颗粒与不密实的混凝土,并用清水洗净充分湿润以外,还要用高强度等级的细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

裂缝,通常是根据它的缝宽采用不同的措施来恢复结构的整体性和抗渗性。

宽度小于0.5mm的裂缝,通常采用化学灌浆,大于0.5mm 裂缝的应用水泥灌浆。

对小的缝隙,通常可以用清水洗净,充分湿润,然后抹水泥浆来解决。

处理夹层要慎重,必要时应该进行补强。

搭好临时的支撑加固后,再对夹层处理,主要是除去杂物,洗净并且充分湿润,用高强度等级的细混凝土进行捣实并养护。

处理孔洞情况,可采用施工缝的处理方法,把孔洞附近的凸出石子与疏松混凝土全都剔凿掉,顶部需凿成斜面且刷洗干净,在湿润
72小时以后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认真捣实。

需注意的是混凝土水灰比控制在0.5内,并拌入水泥量1/10000的铝粉,最后分层进行捣实。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关键技术之一,在施工设计与运行管理之中要高度重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要从这些环节抓好混凝土的质量管理,预防混凝土病害。

不断提高混凝土的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及业务管理水平。

对施工企业而言,需从本质上认识混凝土的病害原因和危害性,以此方能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杜绝、防止病害的发生.从而有力地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顺利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贤强.水利水电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7).
[2]张栋,闫丽萍.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0,(8).
[3]刘新霞,姚国智.水利水电工程隧洞混凝土钢筋锈蚀预防与处理[j].石河子科技,2007,(2).
[4]卢延武,李德成.工程隧洞混凝土钢筋锈蚀预防与处理[j].水利天地,2007(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