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仓储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第三组2014.7.1目录1.引言 (3)1.1编写目的 (3)1.2项目背景 (3)1.3定义 (3)2.任务概述 (4)2.1目标 (4)2.2运行环境 (5)3.数据描述 (5)3.1数据库设计 (5)3.2用例图 (8)3.2.1用户登陆模块用例图 (8) (8)3.2.2 整体流程图 (9)4.功能需求 (10)4.1功能划分 (10)4.1.1前台用户 (10)4.1.2 后台用户——管理员 (10)4.2 功能描述 (11)4.2.1 用户信息管理 (11)4.3系统结构 (11)5.性能需求 (12)5.1环境要求 (12)服务器端 (12)①系统软件:Windows xp/win7 (12)②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或Oracle (12)③开发工具:JAVA / HTML语言/javascript (12)客户端 (12)①系统软件:Windows xp/win7。
(12)②采用浏览器形式:IE,火狐,chrome等主流浏览器。
(12)5.2 系统安全性要求 (12)5.3 故障处理要求 (12)5.4 其他性能要求 (13)6.运行需求 (13)6.1用户界面 (13)6.2服务器软件 (13)6.3硬件接口 (14)6.4软件接口 (14)6.5 内部接口 (14)1.引言1.1编写目的此需求分析文档对物联网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做了全面细致的用户需求分析,明确所要开发的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性能与界面,使系统分析人员与仓库开发人员能清楚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概要设计说明书和完成后续设计与开发工作。
1.2项目背景在21世纪科技与文化飞速发展之际,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
而仓储管理在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和库存控制及发货,将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传统简单、静态的仓储管理已无法保证企业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
如今的仓库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已十分复杂化多样化,仅靠人工记忆和手工录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在这个大背景下,物联网仓储管理系统针对于特定对象(如仓库)的商品、单据流动,进行仓库作业结果的记录、核对和管理,从而增加仓库的效率、管理透明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仓库利用率,明显增加了经济效益。
1.3定义Browser/Server体系B/S结构的软件是相对传统的C/S结构而言的。
C/S结构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客户端、服务器端都安装相应的软件,客户端、服务器端各完成相应的计算工作,服务器端保存数据库。
B/S结构应该具有如下特征:服务器端都安装相应的软件,客户端不安装任何软件(不需要维护)。
客户端运行程序是靠浏览器软件(如IE ,Netscape等)登陆服务器进行的。
客户端在浏览器里完成一定的计算任务。
Client/Server体系在计算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网络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也随着相关技术在不断发展。
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主要是主机/终端方式,进入80年代以来,Client/Server体系逐渐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90年代后,随着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可视化程序开发技术的成熟,进一步推动了Client/Server结构的广泛应用。
如今,Client/Server体系己经成为最主要的计算机应用体系结构,随着网络应用的要求,Client/Server体系又进一步衍变成T多层Client/Server结构体系和Browser/Server体系。
本项目预计使用C/S体系对该工程进行计划。
2.任务概述2.1目标项目开发意图:将以前一直以人工化的仓储管理方式,通过网站形式转化为物联网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实现在线进行仓库的进入/转出,从而减少人力物力,提高了仓库利用率,明显增加了经济效益。
2.2运行环境客户的操作平台:PCWeb服务器: Eclipse数据库服务器软件: MySQL3.数据描述3.1数据库设计表3-1 登陆数据字典表3-2 客户数据字典表3-3 仓库数据字典表3-4 申请入库数据字典字段名称类型默认值是否索引是否为空说明id int主键否主键title varchar(50)否出库标题stock_in_id varchar(50)否入库id num int出库数量status tinyint出库状态0 未审核1 审核通过2 审核未通过create_date datetime创建时间last_modify datetime最后修改时间user_id int表3-5 审核入库数据字典3.2用例图3.2.1用户登陆模块用例图用例规格描述:注册简要描述:用户通过设定用户名和密码来创建个人账户。
事件流:1. 当用户要求注册成为一个新用户,系统要求输入新的用户名和密码2. 新用户输入其用户名和密码3. 系统进行用户名的验证是否重复A1:已用的用户名A2:用户名,密码不符合要求4. 新用户注册成功前置条件:未注册新用户输入符合要求的用户名和密码后置条件:注册成功后,可直接进入系统,管理个人信息。
否则修改用户名,重新注册。
登陆简要描述:用户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可登陆事件流:1. 当用户要求登陆系统时,系统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2. 用户输入其用户名和密码3. 系统进行用户名和密码的验证A1:无效的用户名A2:密码错误4.用户登录系统,进行其他操作前置条件:用户有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置条件:登陆成功,用户方可进行相应操作;否则登录失败需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修改用户信息简要描述:系统验证登陆者是注册用户且登陆后可以根据需求修改当前账户的信息事件流:1.用户登陆系统后选择修改用户信息功能2.用户输入新的用户信息3.操作成功前置条件:登陆者必须是注册用户后置条件:用户信息修改成功3.2.2 整体流程图用例规格描述:注册简要描述:用户通过设定用户名和密码来创建个人账户。
事件流:1. 当用户要求注册成为一个新用户,系统要求输入新的用户名和密码2. 新用户输入其用户名和密码3. 系统进行用户名的验证是否重复A1:已用的用户名A2:用户名,密码不符合要求4. 新用户注册成功前置条件:未注册新用户输入符合要求的用户名和密码后置条件:注册成功后,可直接进入系统,管理个人信息。
否则修改用户名,重新注册。
登陆简要描述:用户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可登陆事件流:1. 当用户要求登陆系统时,系统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2. 用户输入其用户名和密码3. 系统进行用户名和密码的验证A1:无效的用户名A2:密码错误4.用户登录系统,进行其他操作前置条件:用户有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置条件:登陆成功,用户方可进行相应操作;否则登录失败需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修改用户信息简要描述:系统验证登陆者是注册用户且登陆后可以根据需求修改当前账户的信息事件流:1.用户登陆系统后选择修改用户信息功能2.用户输入新的用户信息3.操作成功前置条件:登陆者必须是注册用户后置条件:用户信息修改成功4.功能需求4.1功能划分4.1.1前台用户前台用户必须登录成功后方可进入主页面进行其他操作。
用户1、可以查看自己的信息。
2、可以查看本人所得成就信息3、可以查看商户、菜品、其他用户等信息(按不同的条件和排序方式显示)。
4.1.2 后台用户——管理员1、对前台用户管理,增删改查。
2、对后台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增删改查,修改密码。
3、数据备份与恢复。
4、对用户提供信息进行审核,然后进行相关操作。
5、后台用户必须登录成功后方可进入后台主页面。
6、可以安全注销。
4.2 功能描述4.2.1 用户信息管理1、用户登录机制保证了用户在本网站的安全性,便于网站管理。
前台用户必须以微信账号进行登录后才可进行操作,确保了信息的安全性。
2、管理员拥有对用户信息的查看和修改权限,如增、删用户,查询用户信息等。
4.3系统结构5.1环境要求服务器端①系统软件:Windows xp/win7②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或Oracle③开发工具:JAVA / HTML语言/javascript客户端①系统软件:Windows xp/win7。
②采用浏览器形式:IE,火狐,chrome等主流浏览器。
①当执行查询时,查询完后提供返回按钮可继续查找;②用户处于一定时间的“不操作”,服务器可不再响应其对数据库的请求操作,除非再次登陆。
5.2 系统安全性要求①数据库连接采用MSSQL方法进行连接,从而提高数据库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②对某些页面进行强制用户登陆后方能进行相关操作。
5.3 故障处理要求软、硬件故障:a)用户所使用电脑的系统有问题,或者浏览器有问题。
b)数据库有问题也无法正常使用c)内存太小会影响运行速度d)对于各类突发事件的要注意避免e)对于电脑的存储量要随时关注,以免出现存储量不足的情况5.4 其他性能要求保密性:系统数据要做好保密设施,以免重要数据的丢失或者盗取。
简洁性:用户的操作界面必须做到简单明了,不能有太复杂的设置或者操作。
可更新性:对于系统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更新,维护等操作,扩展其功能,并使系统稳定。
可转换性:只要系统能保证环境部署成功,并且网络正常,就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6.运行需求6.1用户界面移动端用户界面力求简洁快速,页面设计风格应一致,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最赏心悦目的服务6.2服务器软件Web服务器软件: IIS 5.1(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软件: mysql6.3硬件接口手机是安卓智能机GPS6.4软件接口服务器的操作系统: Windows XP SP1及以上操作系统6.5 内部接口内部接口方面,各模块之间采用函数调用、参数传递、返回值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具体参数的结构将在下面数据结构设计的内容中说明。
接口传递的信息将是以数据结构封装了的数据,以参数传递或返回值的形式在各模块间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