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PPT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PPT课件


例2: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 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 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山东卷)
【分析】一挥而就:一挥笔就完成了,形容诗文、书画 很快就写好画好了。挥,挥笔。根据例句看,此处应为 “一蹴而就”。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 成功。蹴,踏;就,成功。由“一蹴而就”的词义可以看 出,它才适合例句的语境。
句子上下文已有与成语相同意思的表述, 导致成语语意和上下文语意重复。在辨析成语 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同时注意观 察前后文字,判断是否出现语意重复的错误。
例1: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 性思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 贷的责任
“责无旁贷”是“自己的责任不能 推卸给别人”之义,与“责任” 重复。
• 例2:他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打得遍 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全身与遍体鳞伤语意重复
例 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徕顾客吗?其 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大方”是指某种专长的人。整个词语的意思是 被内行的人笑话,前面不能再加“让人”。
重复赘余
责无旁贷的责任 忍俊不禁地笑了 潜移默化地影响 百姓民不聊生 浑身遍体鳞伤
例1:石刻作品上的各种花鸟虫兽、人 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 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 人物形象。此外,还应注意只能用于男女尤 其是夫妻间的成语,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耳鬓厮磨、比翼双飞、破镜重圆、夫唱妇随、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等
例2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 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 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跃跃欲试)
例2: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甘为变法流血 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似乎少 了些刚性。
“始作俑者”意思是指“最先做坏事的 人”,是个贬义词。 ——犯了贬词褒用 的错误
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 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广东卷)
【分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
难。首,最先,最早;当,面对;冲,
要冲,交通要道。而例句中把它理解为
“居首要位置,起关键作用”的意思,
与词义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 例2。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 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 高 考 语 文 复习正 确使用 词语》 PPT课 件
2020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
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 高 考 语 文 复习正 确使用 词语》 PPT课 件
考点解读:
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 能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 中的含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 熟语)等,其中不仅有词语(包括熟语)使 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 问题。
五、(色彩失调)褒贬失当
了解成语的感情色彩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关 键。相当一部分成语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如 “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办事没有丝毫根据,含 贬义;“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 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一般用 于褒义。
• 例1: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 倍增心喜、蠢蠢欲动。
• 分析:句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 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 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 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差强人意”,“差”是“稍微”的意思,整 个熟语是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句②中却 把它理解成了“强人所难”的意思了,使用错了。
例3:入夏以来,长江、黑龙江流域,五 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 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义近)混用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 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
`
• 例1: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 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 迷撕去了。
• 分析:例中“不胫而走”应为“不翼而 飞”。“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腿而能行走, “不翼而飞”是指没有翅膀却能飞走。 “不胫而走”侧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着 刻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不翼而 飞”则着重指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
考点分布:
1、成语正误辨析 2、近义成语选用辨析 3、正确辨析近义虚词
命题趋势及备考指向
• 1、全国卷3词语考查重点是什么?
• 考查重点固定、突出。考查重点是常用成语的辨 析和使用,其中常考设误类型是望文生义、张冠 李戴、褒贬误用、词义混淆和搭配不当。
• 2、2020年词语复习备考的方向是什么?
• 初步预测,会延续2019年的考查模式,即易误成 语(词语)的辨析(短文填空型),选择题,分值为3 分。备考重心应放在成语正误的辨析上。
• 1、张冠李戴 • 2、望文生义 • 3、重复赘余 • 4、形近义近 • 5、色彩失调 • 6、前后矛盾 • 7、谦敬错位 • 8、区别轻重 • 9、不合语境
一、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有些只 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指向性。 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
如“豆蔻年华”称十三四岁的女子;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 客一样,不能指同学、朋友间的关系; “荡气回肠”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 只用于物,而不能用于人。
【分析】春秋鼎盛:指正处在壮年。春秋,指年龄;鼎, 正当。例句中成语“春秋鼎盛”修饰的对象是“时代”, 对象用错
二、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 的含义,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 去牵强附会,造成不确切的理解,从而做出错 误的判断。
例1: 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
例3: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 用户对此弹冠相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 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弹冠相庆”:用来指一个人做官,其同伙也互相庆贺 即将有官做,含贬义,放在原句中不恰当。这里是与“额 手称庆”相混淆。“额手称庆”指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 幸,形容高兴和喜悦,在原句中“上网资费”下调,用 “额手称庆”更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广大用户的喜悦心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