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几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几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1.过滤
[情境一]:现在有一份食盐(NaCl)和一份砂子,把它们混到了一起,想一想:要把它们分开,怎么办?分开后的砂子与原来的砂子相比较,有没有减少,我们怎么知道?用什
么方法证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知识贮备:①砂子不溶于水(H2O)。

②食盐可溶于水。

③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用过的筛子的用途。

④测定物质的质量大小可用托盘天平。

新知识补充:滤纸是一种可以让水顺利透过的纸,但泥砂却不能透过。

实验前的准备:
1.过滤器的准备:①选择一个漏斗和一张滤纸,
②想一想:怎么把滤纸放进漏斗?
③怎样安装一个右图所示的过滤装置?
2.托盘天平的使用:①调整好托盘天平,准备称量。

②分别称取20 克砂子和20克食盐。

实验用品:铁架台(带铁圈)、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2只)、托盘天平、药匙。

实验步骤:①将称量好的砂子和食盐混合于烧杯中。

②加入少量水使其中的食盐完全溶解。

③过滤。

④称量滤渣。

⑤保留滤液(食盐水)以备下一个实验用。

思考:1、步骤②的水为什么只加少量而不是越多越好?
2、步骤④的称量合适不合适?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3、用同样的实验方法还可以分开什么样的混合物?举例说明。

2.蒸发
[情境二]:在[情境一]的实验中我们只实现了砂子与食盐水的分离,但食盐与水还是混合在一起。

如果我们现在就想把食盐和水分开,从而实现把砂子与食盐分开后得到混
合前的砂子和食盐,怎么办?
知识贮备:①常温下,水(可用H2O表示)为液态,当温度升高到100℃(水的沸点)时就会转变为水蒸气而汽化。

②食盐(化学名为氯化钠,用NaCl表示)在常温下为固体,熔点:801℃沸
点:1413℃
③食盐溶解于水中时,只是由原来比较大的用肉眼可以看得见的颗粒分散成很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扩散到了水中。

新知识补充:1、日常生活中可以用锅煮开水,实验室则可以用蒸发皿来代替“锅”。

2、注意观察酒精灯的火焰,有什么特点?想一下什么位置的温度会最高?
实验前的准备:安装一个右图所示的蒸发装置,想一下:如何安装会更合理?
实验用品: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①把食盐水注入蒸发皿中。

②点燃酒精灯,开始对食盐水加热,并不断搅拌。

③加热到适当的时候就可以得到食盐固体。

④称量所得到的食盐(NaCl)的质量。

思考:
1、步骤②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步骤③中的“适当的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3、步骤④中称出的食盐的质量与20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用同样的实验方法还可以分开什么样的混合物?举例说明。

3.分液
前两节我们是在学习固体与固体的分离和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方法,要是遇上了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我们也想把它们分离开,应该怎么办?
[情境三]:家里餐桌上的排骨汤、鸭子汤都看到过了,在水面上漂了一层厚厚的油。

想一想:那油是液体,水也是液体,要想把油和水分开,可以怎么办?
知识贮备:1、油不溶于水。

2.油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

新知识补充:有一种仪器名叫“分液漏斗”,意为可以把液体分开的漏斗。

实验前的准备:通过观察和往仪器中加水,探究把液体分开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用品:铁架台(带铁圈)、分液漏斗、烧杯、食用油。

实验步骤:
①油水混合物的配制:在烧杯中先加入50mL的水,再量取20mL的食用油注入烧杯
中,观察现象。

②慢慢地倾斜烧杯,把液体倒出少量,观察能否只倒出油而不倒出水来。

③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上口玻璃塞,把混合液体倒入分液漏斗,盖上玻璃塞,放
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如图所示静置一段时间。

④把烧杯放在分液漏斗下方,先打开上口的玻璃塞,小心旋转活塞,让下层液体缓缓地
流入烧杯。

⑤当两种液体的分界面进入活塞中的小孔部分时,即关闭活塞。

思考:
1.步骤①中配制听油水混合物静置后即分层,能否想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其中哪一层是油层,哪一层是水层?
2.步骤③中为什么要静置一段时间,在实验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3.步骤④中如果不先打开上口的玻璃塞,后续操作能否顺利进行?为什么?
4.完成步骤⑤后,下层的液体是已经装在烧杯里了,而上层液体还在分液漏斗中,想一想:应该怎么取出上层液体?为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