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一、基本概念: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经济领土国外常住单位机构单位基层单位交易经济流量经济存量二、思考题:1.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有哪些?它为何能够赢得来自经济学界和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如此重视?2.何谓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区分它们的简要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3.如何区分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单位,分别将其归入所属机构部门和所属产业部门,并比较机构部门分类与产业部门分类在国民经济核算及其分析中的作用。
三、练习题(一)填空题1.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统一的_____计量单位,运用一套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_____和_____,系统、连续地描述了一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
2.在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类型生产活动、并具有相应收支核算资料的生产单位称为______。
3.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对生产、收入、消费、投资和其他积累的计量属于______,而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属于?_______。
答案:1. 货币账户平衡表 2. 基层单位 3. 经济流量核算经济存量核算(二)单项选择题1.国民经济核算是对_____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A. 物质生产活动B. 非物质生产活动C. 社会经济活动D. 国民经济活动总体2.下列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_______。
A. 外商投资企业B. 外国领事馆C. 季节性来华务工人员D. 外国机构在中国的临时办事处3._____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与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
A. 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B. 资金流量核算C. 投入产出核算D. 资产负债核算答案:1.D 2.A 3.C(三)多项选择题(答案有两项或两项以上)1.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特点是_____。
A.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B.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C.引入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D.以一国经济总体为核算对象E.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体系2.国民经济核算与工商企业会计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
A.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工商企业会计的账户形式B.两者在核算方法及核算原则上一致C.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会计核算D.两者的核算对象和目的不同E.国民经济核算引入了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法3.下列企业和单位中,属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的是_____。
A.日本驻华大使馆B. 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C. 正在利比亚执行为期三个月维和任务的中国工兵小分队D. 深圳的一家中韩合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E. 海尔集团在美国新收购的一家冰箱生产企业.答案:1.ABCDE 2.ACDE 3.BCD(四)判断题1.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计算若干核心指标,而是要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全景,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数据体系。
()2.确定各经济单位常住性的依据,是根据其国籍或法律准则下的财产所有关系。
()3.从基本职能而言,国民经济核算并不直接记录实际资源流动本身,而是以经济价值收支流来指代相应的实物流,在核算中体现。
()答案:1.√ 2. × 3. √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一、基本概念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生产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固定资本消耗工厂法产品法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公共消费支出资本形成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二、思考题1.在计算增加值过程中,要将中间投入价值从总产出价值中扣除掉,那么在核算中间投入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2.从理论上看,净增加值比总增加值更符合增加值的定义,但是,实践中更广泛应用的却是总增加值,为什么?3.现代管理中常常倡导要提高生产的附加值,或者要投资于有较高附加值的产业,如何在核算中体现这些要求?三、练习题(一)填空题1.经济生产不同于自然生产之处在于,它是在________之下为获得产出而进行的生产。
2.无论该单位所有权关系如何,只要属于该地的常住单位,其生产就应该包括在该地生产总值之中,这就是生产核算的“_____”原则。
3.从价值构成上看,国内生产净值是一时期各经济单位所生产的______总和;从实物构成上看,它是一时期各经济单位所生产的_______总价值。
答案:1.人类参与之下 2.属地 3.净增加值净产品(二)单项选择题1.理论上说,下列不属于生产核算范围的是______。
A.企业自制设备B.住户自有住房服务C.家务活动D.毒品生产2.上海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在广州建立了一家分公司,从事服装生产,根据生产核算的原则,该分公司实现的增加值应计入_______的国内生产总值。
A. 上海B. 广州C. 上海兼广州D. 国外3.在国民经济范围内,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________。
A. 总是对的B. 总是错的C. 对于企业来说是对的D. 当企业用作当期生产原材料时才能成立答案:1.C 2.B 3.D(三)多项选择题1.对生产者进行分类,有利于观察分析经济生产结构,具体体现在_______?。
A.进行产业分类为产业结构分析提供前提B.进行产业分类可以衍生出投入产出核算的框架C.进行机构部门分类可以观察生产的机构部门机构,还可以反映经济组织结构特征D.机构部门分类为收入分配核算、资产负债核算等提供了起点E.按参与市场的性质分类有利于观察分析经济生产的市场化程度2.下列关于总产出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
A.总产出既包括货物产出,也包括服务产出B.一般不用总产出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是因为中间产品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C.工业总产出的核算一般采用“产品法”D.在我国,对于生长周期较长、跨越几个核算期的农产品,一般在未成熟时不对其进行产出核算E.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普通高校普遍采取收费制,大学生交纳的学费内在地构成了高校总产出的一部分3.下列关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固定资本形成是指用于固定资产积累的最终产品价值B.固定资本形成=当期获得的现有资产和新资产-当期处置的现有资产C.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变化共同构成最终产品使用的一个主要部分D.在我国,对于超过一年才能建成的固定资产,一般到建成后才记为固定资本形成E.我国地质勘探队员在新疆柴达木盆地的勘探费用应计入当期的固定资本形成答案:1.ABCDE 2.ABDE 3.ABCE(四)判断题1.某商品房的建筑工程于去年完成但在今年实现销售,因此应按照销售金额计入今年的GDP 中。
2.公共消费支出主要是指政府消费支出,它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针对居民住户提供的部分,二是针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而发生的。
3.消费、积累代表了对GDP的主要需求因素,因此,刺激消费、积累的诸多措施,其结果必然拉动本国GDP,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答案:1. ×2. √ 3. ×(五)计算分析题1.现有北京2002年国民经济核算有关资料:总产出11143.49亿元,中间消耗7930.68亿元,固定资产折旧524.06亿元,劳动者报酬1427.73亿元,生产税净额420.60亿元,营业盈余834.32亿元,农村居民消费147.71亿元,城镇居民消费901.80亿元,政府消费650.60亿元,固定资本形成1913.12亿元,存货增加96.90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497.12亿元。
试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该地区报告年国内生产总值。
2.要求:(1)分别计算各产业的中间消耗。
(2)按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3)计算各产业的贡献率。
3. 假定某经济只包括A、 B、C、D四个生产部门,A 部门作为生产起点没有中间投入。
已知某时期各部门的生产资料如下:A 部门产品( 100元)出售给B 部门用做原材料;B 部门产品一部分( 100)出售给C 部门做进一步加工,另一部分(50元)出售D部门作进一步加工;C 部门产品一部分(100元)出售给D 部门,另一部分(150元)用做个人消费;D 部门产品300元全部用做个人消费。
据此要求计算该经济的增加值总计和最终产品价值。
答案:1. (1)按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11143.49-7930.68=3212.71(亿元)(2)按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524.06+1427.73+420.60+834.32=3206.71(亿元)(3)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147.71+901.80+650.60)+(1913.12+96.90)-497.12=3212.71(亿元)2. 农业中间消耗= 2400 ? 0.50 = 1200(亿元)工业中间消耗= 8750 ? 0.72 = 6300(亿元)建筑业中间消耗= 1020 ? 0.70 = 714(亿元)金融业中间消耗= 480 ? 0.35 =168(亿元)其他服务业中间消耗= 3200? 0.64 = 2048(亿元)(2)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2400+8750+1020+480+3200)-(1200+6300+714+168+2048)= 5420(亿元)(3)某产业贡献率=该产业增加值/ 国内生产总值农业贡献率= (2400-1200)/ 5420= 22.14%工业贡献率=(8750-6300)/5420= 45.20%建筑业贡献率=(1020-714)/5420= 5.65%金融业贡献率=(480-168)/5420=5.76%其他服务业贡献率=(3200-2048)/5420= 21.25%3.计算结果如下表:───────────────────────────部门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最终产品A 100(B) - 100 —B 100(C)+50(D) 100(A) 50 —C 100(D)+150(P.C) 100(B) 150 150D 300(P.C) 50(B)+100(C) 150 300合计 800 350 450 450─────────────────────────────(注:第二列括号表示产品去向,第三列括号表示投入来源,P.C表示个人消费。
)四、应用研究项目设计1.查阅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根据其中所提供数据,(1)重新根据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联系实际体会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
(2)根据三种方法的思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构比例,分析中国经济结构的现实状况和演变过程。
(3)以居民消费支出为基础计算历年恩格尔系数,考察我国该系数的变动趋势,与收入相联系分析我国居民群体的消费模式及收入水平。
2.查阅历年世界银行之《世界发展报告》,将我国的产业结构、产值增值率、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我国各项目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认清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