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山东威海凤林中学杨龙飞一、基本实验仪器的应用1.刻度尺: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
2.温度计: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____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_____________;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_____________。
3.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应()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C.不需要再调节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
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4.量筒: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___相平(填“顶部”、“底部”)。
如图4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由图5可知,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固体的体积为____cm3。
图4 图5 图65.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
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
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N。
6.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_________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
(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7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
图7(2)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液面(mm)右液面(mm)液面高度差(mm)1水3朝上1862142823朝下1862142833朝侧面1862142846朝侧面1712295859朝侧面158242846盐水9朝侧面1542469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7.电流表:如图8甲所示的电路图,L1和L2是_______连接的.开关闭合时,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8乙和图8丙,判断A2表的读数是________;流过灯L2的电流大小是________。
8.电压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不明,当电路闭合后,V1和V2的示数分别如图10所示.则V1用的量程是 V,V2用的量程是 V,小灯泡L1上的电压 V。
图9 图109.滑动变阻器:(1)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连续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读出阻值B.电阻箱不可以连续地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但可以读出阻值C.要使变阻器能改变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必须将它与用电器串联D.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不分正、负,因而无论怎样接入电路效果都完全一样(2)在图11的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大的是()图1110.电能表: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的仪表。
小明家的电能表上的一些技术参数如下表,由表可知:小明家的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持续工作的最大电流是;允许在短时间内通过的最大电流是;电能表的转盘第转一圏,接其后面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J。
单相电能表技术参数电压220V电流规格10(30)A频率50Hz每千瓦时转数3000R/kW·h二、综合实验部分11.如图12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
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1)小球从位置a 运动到位置d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小球所作的运动是不是匀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小球从位置a 运动到位置d 的平均速度有多大?图1212.某同学在探究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图13(1)如图13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
(2)如图13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听其响度,这说明响度与有关。
13.如图14所示,是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所拍摄的一组图片,图片是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入射方向依次拍摄的。
实验用的主要器材是手电筒式激光源和半圆型透明玻璃砖。
图中O 点为半圆型透明玻璃砖的圆心,入射光线沿半径方向射向分界面MN.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中所显示的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1)当激光源发出的光沿法线方向射向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上时(即入射光线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其传播方向。
(2)当光由玻璃斜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MN上时,在分界面同时产生的两种现象是。
(3)比较甲、乙两图,你有哪些发现?把你的发现都写出来.(提示:可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从各角的大小及变化情况、各线的位置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4)观察丙图,并与甲、乙两图进行比较,你有哪些联想或猜想?你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把你的联想或猜想以及能够提出的问题写出来.图14 图1514.如图15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A的一侧进行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进行(选填“能”、“不能”),理由是。
15.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16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17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
(3)为了保护视力,你认为应注意什么?(写出两点即可)图16 图1716.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18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图18(1)对比分析②③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对比分析③④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对比分析④⑤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2)综合分析和归纳上述实验,得到的较为完整的结论是:。
(3)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
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
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___________的改变,忽视了_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4)“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如图19,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
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物理知识。
图1917.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
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g/cm3甲1 10 18 1.82 20 36 1.83 30 54 1.8乙4 10 8 0.805 20 16 0.806 30 24 0.8018.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的密度时,如图20所示,左图是用天平称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的位置。
如图所示的是用量筒测金属块体积,放金属块前、后液面的位置。
请从图20中读出数据,将这些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图20金属块的质量m (g)金属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金属块和水总体积V2(cm3)金属块的体积V=V-V1(cm3)金属块密度ρ(g/cm3)19.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运动。
据__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_。
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为使摩擦力的测量较为准确,你有更好的改进方法吗?(请你按图21那样,利用简图表示你的改进方法)(4)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利用图21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
20.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将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二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